先睹为快!2020 CSCO大会:这些肺癌靶向热点研究你一定要知道!

一年一度的肿瘤盛会——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研究摘要已经公布,我们全面梳理了2020 CSCO大会上关于肺癌靶向研究的重点信息,帮助大家了解靶向治疗最新动态,一起来围观吧~

 

联合篇:靶向联合放疗、化疗、抗血管生成风云再起

 

1. 全脑放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来自吉林省肿瘤医院的苏晶教授回顾性分析了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奥希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这项研究以吉林省肿瘤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5例NSCLC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病理类型腺癌44例,鳞癌6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所有患者均行EGFR检测,其中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脑姑息性放疗。

 

其中试验组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n=13)给予EGFR-TKI(奥希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对照组(n=42)采用单纯全脑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客观缓解率(ORR)、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ORR分别为85%及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50%及1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0.8个月及5.6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而试验组患者的数据为36.00%,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佳,PFS长,不良反应轻可耐受,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选择应用。至于长期生存率及耐药等方面,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2.EGFR-TKI联合化疗对EGFR突变的晚期NSCLC骨转移临床疗效分析

 

骨是肺癌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其发生率为30%~40%,好发于脊柱和躯干近端,其22%~59%的患者会出现骨相关事件(SREs),如癌性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高钙血症等,肺癌原发灶和骨转移灶驱动基因表达存在异质性。

 

来自吉林省肿瘤医院的张香花等教授探讨了EGFR-TKI治疗有效的晚期伴有骨转移NSCLC患者骨转移病灶进展,经化疗联合EGFR-TKI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治的肺癌伴有骨转移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证实为NSCLC,并且ARMS法证实伴有EGFR 19Del 或21外显子L858R突变,共42例,ECOG PS评分为0-2分,所有患者均一线治疗中口服EGFR-TKI,均为治疗后骨转移灶进展。其中20例为靶向联合化疗组,给予局部放疗后化疗序贯EGFR-TKI(EGFR-TKI联合化疗组),22例为给予局部放疗联合EGFR-TKI(放疗组)。

 

结果发现EGFR-TKI联合化疗组和放疗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骨痛缓解率分别为95.0%及90.1%,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TKI联合化疗组的PFS(18.0个月 vs 13.2个月)、总生存期(OS)均高于放疗组(39.0个月 vs 33.5个月)(P均<0.05)。

 

该研究结果显示EGFR-TKI类药物治疗有效的晚期NSCLC患者,新发骨转移或较前进展后继续口服EGFR-TKI类药物联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率和良好的生存,经化疗、靶向分子药物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化疗联合靶向分子药物综合治疗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治疗模式。

 

3.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 T790M突变的NSCLC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孙长河、杨国旺教授共同探讨了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 T790M突变的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

 

该研究选取34例EGFR 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1例为试验组,即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组,23例为对照组,即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治疗疗效、肿瘤标志物变化及相关毒副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ORR为76.3%,对比对照组的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试验组的PFS为16个月,优于对照组的PFS为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的肿瘤标志物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两组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降低、皮疹、血压升高、蛋白尿、腹泻、甲沟炎、心慌等,反应均较轻,只有2例需要减量。

 

该研究表明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试验组的疗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药奥希替尼对照组。肿瘤标志物较前降低,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继续探究。

 

Biomarker篇:NSCLC靶向治疗预后指标探讨

 

1. 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原发肿瘤位置对NSCLC靶向治疗的预后价值

 

靶向治疗已成为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有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OS及中位进展生存时间有关。但上述炎症指标与靶向治疗的预后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NLR与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为NSCLC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省肿瘤医院的谢雪琪、唐文洁等教授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13-2018年间就诊的晚期NSCLC病理诊断为肺腺癌伴有EGFR突变且口服TKI治疗的随访资料。收集治疗前1周内中性粒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之比。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分析用于评估PFS的预后因素。

 

该研究共纳入221例晚期NSCLC伴有EGFR突变且口服靶向药物的患者。其中EGFR突变包括19Del,21Ins及罕见突变。最终纳入分析的有190例患者(29例患者缺少治疗前全血细胞计数,1例病人无法准确判断出肿瘤的位置,1例患者丢失影像学资料)。190例患者1年和2年的PFS率为55.3%和8.4%。治疗前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相对淋巴细胞、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治疗前NLR最佳界值分别为:1.625×109/L、18.8%、3.675×109/L、51.8% 和2.245。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病人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及NLR比值增高,PFS时间相对缩短(分别为18.8月 vs 13.00月,P=0.003;12.03月 vs 14.5月,P=0.014;7.0月 vs 15.2月,P<0.001)。

 

此外,研究发现治疗前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的患者,其中位进展时间相比较于治疗前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较低组明显延长(16.50月 vs 13.00月,P=0.012;15.3 月 vs 8.8 月,P<0.001)。原发肿瘤生长位置也是一个预后因素(中心型与周围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1.6月 vs 13.3月,P=0.003)。多因素分析发现NLR及肿瘤的生长位置可作为判断PFS时间的孤立预后因素(HR=3.297,95%CI:1.614-6.737,P=0.001;HR=2.021,95%CI:1.365-2.993,P=0.000)。

 

该研究得出NLR及原发肿瘤位置是判断伴有EGFR突变的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孤立预后因素。未来仍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2. 炎症指标与EGFR-TKI一线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关系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EGFR-TKI已广泛应用于NSCLC的治疗,但是尚缺乏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炎症指标已被证实与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有关,那该如何评估炎症指标与EGFR-TKI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呢?

 

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崔朋飞、刘子玲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EGFR-TKI一线治疗的236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ECOG评分、病理类型、EGFR突变类型、TNM分期、转移部位、肿瘤标志物及血常规等,用X-tile软件确定各炎症指标的cutoff值,用卡方检验分析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影响患者PFS的孤立危险因素,用R语言建立模型。

 

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单核细胞计数(MOC)、血小板计数(PLT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的cutoff值,依次为3.78×109/L、188×109/L、0.50×109/L、3.18、131.01、3.20。各炎症指标均与患者的PFS有关(P<0.05),但是只有MOC和LMR是PFS的孤立预测因素。此外,ECOG评分、淋巴结转移、M分期、肝转移、Cyfra21-1等病理特征也是孤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孤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718和0.70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一致性。

 

该研究显示MOC和LMR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炎症指标,是影响EGFR-TKI一线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孤立危险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可作为预测患者PFS的辅助工具。

 

真实世界篇:奥希替尼用于NSCLC靶向治疗得到真实世界佐证

 

1. 奥希替尼治疗90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EGFR-TKI在治疗NSCLC时的原发性耐药或继发性耐药,是治疗晚期NSCLC时面临的新挑战。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其在第一代EGFR-TKI耐药后的NSCLC患者中特别是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

 

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高志强、陆建红等为观察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诊断明确的晚期(Ⅳ期)肺腺癌患者90例,94.4%为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43.3%的患者接受了三线及以上的治疗,观察患者应用奥希替尼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期。

 

结果:9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达到部分缓解(PR)57例(63.3%),疾病稳定(SD)27例(30.0%),疾病进展(PD)6例(6.7%)。ORR为6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中位PFS为10.41月(95%CI:8.91月~11.91月),中位OS为31.37月(95%CI:26.37月~36.37月)。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8%,主要不良事件为腹泻(28.9%)、皮疹(24.4%),经对症处理后可明显缓解。

 

该研究显示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 晚期EGFR突变型NSCLC奥希替尼耐药患者的治疗:基于临床复发模式和挽救策略的真实世界分析

 

来自江苏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在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对145例复发或转移性NSCLC患者,根据其EGFR和/或T790M状态,给予奥希替尼治疗。在最后一次随访(2019年12月)中,87名(60%)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并被判定对奥希替尼耐药,其中61名(76.3%)患者接受了不同的挽救治疗,并纳入最终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最后一次随访中,61名患者中有50人(95.1%)疾病进展,61名患者中有24人(39.3%)死于肺癌。整个队列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10周和19个月。研究评估的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72.1%和41.7%。给予适当的挽救治疗后,复发类型之间的PFS和OS无显著差异(快速进展组、缓慢进展组、局部进展组,P=0.985,P=0.923)。对缓慢进展或局部进展的患者进行局部治疗并不能改善PFS或OS(P=0.962,P=0.874)。奥希替尼耐药的晚期肺癌患者,继续或中止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PFS和OS无显著差异(P=0.519,P=0.830)。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初步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安全可控,但对于未进行选择患者的PFS或OS没有改善(P=0.573,P=0.504)。

 

该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治疗仍存在一定挑战,基于耐药机制的个性化治疗是当前需要优化的治疗策略。

 

目前,肺癌靶向治疗仍在探索当中,也随着靶向新药不断的问世以及新诊疗策略的探索,联合手段的迭代更新,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多,OS已经得到明显提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