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生菌治疗肿瘤患者的抑郁症

人体肠道内有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状况下通过共生作用和拮抗作用保持着平衡状态。当人体受到的刺激超过自身调节能力时,肠道细菌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引起菌群失调。约20%的肿瘤患者肠道细菌组成会因排便频率、营养状况、 进食情况、饮食习惯及肿瘤临床使用的各种药物而变化。

恶性肿瘤患者之所以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很高,是因为一则面对肿瘤的诊断、可能不断恶化的身体状况、外科手术造成的躯体缺陷、免疫治疗、化疗等的毒副反应,肿瘤患者的强烈精神反应导致免疫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会增加抑郁的可能。二则,肠道菌群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炎症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又称做脑肠轴)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生化特性,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行为。

有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肠道中,微生物组β-多样性与健康对照组显著不同,在MDD患者肠道中放线菌数量较多,而拟杆菌数量相对较少,拟杆菌数量的减少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益生菌是正常肠道菌群中的主要菌属,其种类和数量与宿主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通常以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为主。益生菌可发挥有益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包括:抑制炎症通路,维持肠道通透性和黏液分泌,防止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及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预防病原菌定植。

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潜在有害细菌的生长等机制保护肠道黏膜,减少外科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还有荟萃分析显示,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口服益生菌可有效减少抑郁情绪。不同抑郁状态的亚组分析显示,口服益生菌在健康志愿者中也可以有效减少抑郁等级量表评分,这可能与它通过“菌群一肠一脑”轴的发生作用相关。 目前已知可用于防治肿瘤患者神经性疾病的益生菌种类较少,大部分属于乳酸菌属。其次,肠道菌群极其复杂性,不同种类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可能会有所不同,其参与机体代谢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 刘 杏 临床营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