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英教授:新“风向标”TMB,助力NSCLC双免疫治疗精准探索
近年来,PD-1单抗和CTLA-4抑制剂联用的双免疫联合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颇受关注。自CheckMate 227研究首次前瞻性地证实了肿瘤突变负荷(TMB)对于双免疫联合治疗的预测价值后,对于TMB在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探索从未止步。那么,于近期获批的TMB与双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如何?未来NSCLC免疫治疗的探索方向有哪些?【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周建英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详实的分享。
周建英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
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全国常委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癌学组 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浙江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
PD-L1和TMB获批,引领NSCLC免疫治疗精准预测
周建英教授:PD-L1作为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也是被广泛认可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但由于PD-L1本身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其表达量并非固定的值,在不同的部位或时间进行检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此外,PD-L1检测平台及检测的抗体较多,且存在一定的判断主观性。因此,除了克服检测PD-L1表达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还需要其它标志物联合检测,筛选PD-L1阴性人群中的潜在获益人群。2015年,在《自然》(Science)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首次在NSCLC患者中证实了TMB与PD-1抑制剂获益的相关性;2020年6月,基于KEYNOTE-158研究的结果,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定义为TMB≥10 Muts/Mb)且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同时批准FoundationOne®CDx作为TMB伴随诊断。这是TMB首次获FDA批准伴随诊断,无疑为NSCLC的免疫治疗再添助力。此外,多项研究表明TMB与PD-L1两者呈弱相关或不相关,因此临床应用上可同步进行检测,以扩大免疫治疗获益患者的范围。
新“风向标”TMB,助力NSCLC双免疫治疗精准探索
周建英教授:目前免疫联合治疗是一线治疗的趋势,免疫联合化疗、双免疫联合的数据相对充分。双免疫联合治疗目前主要聚焦于PD-1单抗和CTLA-4抑制剂的联用。而TMB用于NSCLC双免疫联合最佳获益人群筛选的临床研究亦是备受关注。
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议上首次报道的CheckMate 227 研究,奠定了PD-1单抗联合CTLA-4抑制剂双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在NSCLC中的临床地位,并获得TMB可以作为双免疫联合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结论。2019年《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上发表了CheckMate 568研究的最新数据,发现TMB=10Muts/Mb对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NSCLC有效性的预测效能最佳。肿瘤组织中较高的TMB与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PFS)相关,且与PD-L1的表达水平无关,这进一步验证了TMB对于双免疫联合治疗疗效预测的效能与潜力。近期,于JAMA Oncology 杂志上发表的MYSTIC研究结果提示,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 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TMB≥10Mut/Mb可以明确总生存(OS)获益人群。MYSTIC研究以10Mut/Mb作为阈值进行分析,发现在高TMB人群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相较化疗的OS显著延长,风险比HR为0.72;而在低TMB人群中并未发现该趋势。同时该研究也分析了血液TMB(bTMB,Guardant OMNI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在高TMB组(bTMB≥20Mut/Mb),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相对化疗显著改善OS(21.9个月vs10.0个月,HR=0.49)和PFS(4.2个月vs4.4个月,HR=0.53);而在低TMB患者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相较化疗均未观察到OS获益。
上述研究表明,tTMB和bTMB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预测潜力。同时,以FoundationOne®CDx为代表的大Panel-NGS在TMB检测中的地位也日渐突显。2019V1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明确推荐TMB作为新兴免疫治疗获益的标志物,以及近期对于TMB泛瘤种伴随诊断的获批,均进一步肯定了TMB指导免疫治疗的价值,为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精准诊疗时代下的NSCLC免疫治疗再探索
周建英教授:免疫治疗尽管已有多个CTLA-4和PD-1/PD-L1抑制剂获批,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①寻找更合适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免疫治疗优势人群;②探索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③最佳免疫治疗方案的探索,例如免疫单药和联合用药的选择;④通过联合治疗策略最大化免疫治疗潜能;⑤对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探索,如LAG3、TIM-3、TIGIT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