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的成立有助于在全国推广和践行MDT模式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首届肿瘤MDT学术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模式进行。为推进我国肿瘤MDT水平的发展,国内肿瘤领域顶级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进行了专题讲座及病例讨论。会议期间,【肿瘤资讯】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精彩分享了肿瘤MDT专委会成立的任务、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精准治疗时代肺癌MDT的特色和发展策略。

肿瘤MDT专委会成立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宋启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委会成立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推广和践行MDT模式。从过去一对一的由医生个人决策患者的诊疗方案到多学科团队参与,MDT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取得了很大进步。既往受个人专科知识面较窄影响和医疗条件的限制,医生在决定患者的诊疗方案时存在主观性,如患者应该怎样治、需不需要转科、转给哪个科室或哪家医院等没有标准。肿瘤MDT专委会平台的成立开启了我国专业化、职业化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首先,通过搭建这个平台,可打通我国县级医疗机构到北上广等省市级医院的诊疗体系。以肺癌为例,凡是与这个疾病的诊疗相关的学科都应该纳入到多学科团队中,这其中既涉及手术科室、放射科和内科,同时还涉及影像科、病理科等。其次,从北上广等大城市到各省的省会城市以及县级医院也都要成立肿瘤MDT平台,将区域之间的诊疗体系相互打通,提高区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肿瘤MDT专委会要在政府、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和国家癌症中心的支持下在全国建立MDT体系。肿瘤MDT专委会平台建立好后,再配套相关的诊疗规范,如MDT的诊疗流程,通过这些举措,提升MDT模式在我国的普及,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国家卫健委提出,希望十年内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从目前的40.6%提升10个百分点,规范化的多学科诊疗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抓手。通过规范化MDT,才可能达到诊疗质量同质化,让偏远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的患者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治疗。肿瘤MDT专委会成立后的工作重点包括平台自身组织构架、标准流程的建设等,完善配套的相关诊疗指南、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提高诊疗工作的督导等均是未来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大幅度提升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既往医生以看病为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非常重要的任务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提升现代医学模式整体水平,医生在未来要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等,以看人为主。 

精准治疗时代,个体化治疗对肺癌MDT提出了更高要求

宋启斌教授:既往肺癌的诊疗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但目前治疗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从开放性手术、各种腔镜技术到机器人手术,手术治疗有了较大发展。从既往的二维放疗到现在的三维图象引导放疗,再到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下的放疗,放射治疗也有了更深的内涵。内科治疗更是丰富多彩,既往只有细胞毒药物治疗,即所谓的化疗,现在有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中很多的常见、少见,甚至罕见的驱动基因不断被发现。肺癌治疗过程中,疾病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治疗手段的涌现对MDT团队提出更高要求。精准治疗时代,对肺癌患者的诊疗更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的参与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支持。只有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才可能对我们的患者真正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目前患者的医疗需求在不断提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和政府对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肿瘤患者未被满足的个体化治疗医疗需求,未来MDT模式需要更好、更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患者获得更好疗效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