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晚期乳腺癌化疗新标准,艾立布林时代已到来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家癌症中心及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材中国药业”)公益支持的“2020年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作为“健康中国·乳腺癌肿瘤防治行动”的重要实践,汇聚政府、协会、专家、行业等多方人士,共同探讨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新策略,旨在提升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推动实现晚期乳腺癌的慢病化管理模式。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的精彩解读,故于此医学界特邀胡夕春教授为广大临床医生与晚期乳腺癌患者解读化疗新策略的临床意义。

 

  ◆  ◆

晚期乳腺癌化疗新标准,开启艾立布林时代

 

相较于靶向药物的日新月异,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选择较为有限,目前晚期乳腺癌治疗中除了蒽环类和紫杉类的传统药物以外,单药只有三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卡培他滨)。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耐药后的后线治疗非常棘手,临床亟需新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

 

以艾立布林为代表的新型非紫杉烷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出现,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艾立布林是蒽环/紫杉后晚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化疗标准,艾立布林不仅可抑制微管末端的延长,还可通过改善肿瘤血液灌注,提升序贯抗肿瘤药物的活性,同时逆转肿瘤细胞从上皮型往间质型转化,延缓新发转移病灶的发生。艾立布林独特的作用机制给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总生存(OS)的显著获益,打破了蒽环/紫杉后化疗药物长年无OS获益的僵局。

 

艾立布林作为继蒽环/紫杉后唯一有OS获益的化疗药,从循证医学证据来看,301研究当中头对头地比较了艾立布林与卡培他滨的疗效,结果发现:在整体人群中的优势在HER2阴性人群中进一步放大,艾立布林对比卡培他滨,OS提升达2.4个月。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例数较多的三阴性乳腺癌人群中,艾立布林表现出了显著性的获益,相比于卡培他滨显著延长OS达5个月,降低死亡风险达29.8%,这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重要突破。

 

中国临床上市研究(304研究)结果显示,与长春瑞滨相比,艾立布林在无进展生存(PFS)和客观缓解率(ORR)上均展现了显著获益。而吉西他滨本身作为有效单药的循证依据不足,因此无法与艾立布林进行头对头的疗效比较。从这些大型的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以推断:艾立布林的疗效优于三滨,该结论可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证实。

 

胡夕春教授表示:从21世纪刚刚出公布的数据来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乳腺癌的复发率大概有30%-40%。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其总体复发率下降了10%,约为20%-30%。可以说乳腺癌的治疗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化疗药少、能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的化疗药更少的临床问题依旧存在。

 

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首要的治疗目标是总生存获益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所以,从医生的角度,我们希望有效的药能够越来越多,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对于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我更倾向于将其称之为艾立布林前时代与艾立布林时代。艾立布林作为21世纪的创新化疗药物,今年终于在中国上市,弥补了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用药需求量,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延续生命之美。

 

  ◆  ◆

乳腺癌“慢病化”——全程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治疗手段及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晚期乳腺癌治疗目标也从单纯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转变为“临床治愈”,希望更多患者能够长期带癌生存,让晚期乳腺癌治疗也进入到慢病管理模式。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对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更需要临床医生与专家共同实践规范化治疗的理念,形成良好的临床治疗全程管理模式。

 

胡夕春教授谈到: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概念其实是很宏大的,包括诊断、治疗、护理、随访等等。单单从诊断的角度来说,如何判断转移病灶还是原发肿瘤是第一个方面的问题。目前乳腺癌的治疗理念是基于分子分型的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证据为每个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分子分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先Luminal型乳腺癌转移后,受体状态发生变化,可能会变成三阴性乳腺癌。所以,需要根据分子分型再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后续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再从治疗方面来说,我们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考虑患者一般情况的同时,也要考虑肿瘤的复发转移时间,把所有的临床证据整合起来才能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我国目前临床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只有两三天,在医院结束治疗后,多数时间是居家的,如何管理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这个时候延续护理就尤为重要,这也是全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每个医院都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用药方案来制定个体化的全程管理方案。比如有些药对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影响特别大,这类患者对于白细胞水平的监测就应该更加严格。关于随访,以艾立布林为例,国外的指南规范建议治疗后两个月内每两周查一次血常规,两个月以后可以一个月查一次。而根据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我们对随访的频率进行了调整:前两个月加强监测,一周查一次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对于化疗药来说,最大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根据药物的特点,我们会针对性地给予患者随访建议。

 

对化疗进行质量控制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才能谈疗效。我们团队也制定了包括门诊日间化疗的安全管理标准操作流程(SOP)。不单要从医生层面规范,也要从医院层面进行规范,由上到下地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  ◆

艾立布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延续生命的希望

 

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基石,创新化疗药物的出现让更多晚期乳腺癌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同时,化疗药物在保证优效的基础上,还需要安全低毒让患者可耐受,才能助力晚期乳腺癌患者高生活质量的长期生存。

 

胡夕春教授谈到:晚期乳腺癌到最后都要用上化疗,我们首要考虑化疗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用药可及性、用药费用也是我们临床医生亟待考虑的问题。比如有些国内还未上市的药物,用药可及性就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后续药物上市,用药费用又成为了患者的新忧虑。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临床试验都证实了艾立布林的优效性和安全性,历经10年,艾立布林终于在中国上市,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终于有了延续生命的新希望。尤其在一线治疗方面,未来将探索更多以艾立布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优选择。

 

我们希望在将来,乳腺癌能够变成像糖尿病一样的“慢病”管理,在疾病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专家简介

1.png

胡夕春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ESMO乳腺癌Faculty Member
ABC5 panelist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上海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委会主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审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