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泻到癌症仅1年 !医生呼吁 请不要拒绝胃肠镜检查!

张女士,年仅26,新晋妈妈。

一年前,张女士开始腹泻,时好时坏,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在附近药房随便买了些止泻药、助消化药等。但是,却一直不见好转。

6个月前,张女士发现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偶尔便血。她首先想到了痔疮。

于是,自行到药房够买痔疮药,效果并不明显。

在药房买药时,一位药剂师提醒,不要随便当成痔疮,最好去医院做个肠镜。

张女士心想,无非是个痔疮,能有多大事儿?没放在心上。这一拖,又是3个月。

直到3个月前,张女士出现腹痛,消瘦许多。她担心是不是得了癌症?

于是,她预约当地医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

然而,镜子刚刚进去到直乙交界处,距肛缘15cm处,发现一个不规则巨大占位性病变,致使肠腔狭窄,肠镜无法通过。

取活检送检。几天后,病理结果出来了:结肠腺癌。

日前,她已丧失了内镜下治疗的机会,已转至我院普外科,限期手术。

 

01    出现腹泻、便血,消瘦等症状需警惕

1-1.jpg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保东说:“肠癌的发展历程犹如蝌蚪变成青蛙,也如新鲜的苹果逐渐变烂,如果病人做过肠镜体检,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就不会造成今日的悲剧。肠癌早期没有明确、明显的症状,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端倪。”

 

1、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或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

2、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3、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由于粪便的摩擦,肠腔内肿瘤的表面如果破裂,发生出血,就容易带出浅、淡红色样的带血大便。由于早期肿瘤比较小,血便的发生率比较低,或者只是间断性的发生。

4、贫血、低热、乏力、水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全身症状。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02    高危人群需尽早做肠镜检查

1-2.jpg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宁说:“肠癌的起病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一般没有临床症状,或者被患者自行诊断为“肠炎”或“痢疾”。一部分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这些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肠道疾病的确诊,还是需要依赖肠镜等检查,高危人群需尽早做肠镜检查。

     肠癌的高危人群:

1、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如出现便血,贫血与消瘦,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加、排不尽等。

2、有肿瘤家族史:如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也需要高度重视。

3、有癌前的病变的人群。比如以前曾经做过肠镜,有大肠息肉或者是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也是高危的人群。

4、有其他的良性肠疾病,同样要引起重视,也属于高危人群。如慢性的腹泻、长期便秘史、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

高危人群,并不是说一定会得癌症,只是说患肠癌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些,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