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AI技术与应用对撞,助力产业新突破
8月16日,以“逐日同行——医疗健康AI的技术与应用对撞”为主题的2020西普会健康科技研发者共享大会,在海南博鳌举办。大会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围绕科研方向、技术进展、课题支撑,为研发者构建交流平台。会上专家学者们就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进行了多轮分享,各方自由交流学习,对撞出智慧的火花。
为进一步了解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研发的当下困境与突破方向,肿瘤医学论坛特地采访了参与会议的两位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和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系副系主任舒琳。
Q
首先请问两位是基于什么原因参加2020西普会健康科技研发者共享大会呢?
舒琳:本人一直在高校中做项目研究,但目前高校研究存在一种困境——我们和产业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主要来自对产业需求及转化路径的不明确,科研不知道怎么落到产业中去。西普会上涵盖了健康产业生态的多个领域,包括像资本、药物、医疗器械等,因此我们希望能在会上与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们做些交流和探讨。
毛之奇:我知道本次会议主要聚焦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领域,传统的医疗研究很多还是用人工在记录、分析,效率非常低。而临床工作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仅用人工的方式做分析、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做出一些创新性强的成果。因此必须借助AI等新技术,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学习、分析、挖掘,寻找出以往被忽略的价值内容。这是我来参会的第一个原因。另外,我们常说面对病人,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靠安慰、三分之一我们束手无策,很多病症还是没有探索出好的治疗方案。仅靠过往简单的探索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借助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探索更多的治疗方案,因此也想通过这次会议接触更多更新的医疗资讯,和不同领域的专家交流碰撞。
Q
这次会议上午是专家的演讲分享,下午是创新式的自由圆桌讨论,嘉宾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讨论。舒博士下午在自由圆桌上分享的人体数据感知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吸引了很多嘉宾参与讨论。请问舒博士觉得这次会议的设置怎样呢?
舒琳:整体设置我感觉挺好的,也学习到很多。上午演讲部分基本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有企业、临床医生,研究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老师,大家的研究思路都有所不同。但也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共识,像大家提到的AI发展中几大要素,算法、算力、数据、落地场景及应用等。上午短时间内集中学习各个方向客观、系统的信息,感觉收获不少。
下午的圆桌自由讨论,我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环节,开始时也不知道要怎么进行,但圆桌提前公布演讲的内容,听众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1小时的讨论时间,一开始以为太长了,但与其他嘉宾细致交流起来时才发现时间还有些不够,这种形式大家讨论起来还是比较充分细致的。
Q
舒博士还是第一次参加中康资讯主办的会议吧,整体上有什么样的收获吗?
舒琳:像刚才提到的,我们在高校做研究也遇到一些瓶颈,昨天我们在参加西普会其他论坛时,发现很多医药零售、医疗器械等公司也有这样的困惑,行业变化太快了,大家只能以变应变,但又不知道研究方向是否能被市场和产业接受。而会上有很多医药销售、AI健康的头部的企业,如京东健康,很多方向是别人已经试错过的,他们在会上的交流分享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会上还有来自不同方向的需求方,特别是我们做穿戴式设备这一块,能更深刻理解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在今天下午的圆桌中就和很多老师一起探讨了一些需求未来能如何满足落地,这些交流碰撞能让我们及时对研究方向作出调整。
Q
毛主任研究的是阿兹海默症的电刺激治疗,在去年开始与中康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了合作,觉得中康实验室对您的最大价值点在哪里?您对实验室的未来有什么期盼?
毛之奇:我觉得与中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合作是各取所长,中康实验室有个优势,就是数据处理方面非常成熟,AI其实就是对大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实验室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希望通过与中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合作,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方式实现更多病症的治疗探索,并把这种治疗方案进行产业的转化,最终能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培育出一批既懂AI也懂临床的高端人才,搭建起一支未来能处理更多问题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