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泉兴教授 胰腺癌60年来路回顾及前路展望
胰腺癌作为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胰腺癌作为普外科曾经的“阿喀琉斯之踵”,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高地。而随着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提升,胰腺癌的治疗终于在艰难险阻中发现了“胰腺”生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倪泉兴教授从医50余载,致力于胰腺癌的治疗与研究40年余,见证了我国胰腺肿瘤事业的成长和发展。在本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胰道中国”栏目中,特邀倪泉兴教授回顾中国胰腺肿瘤诊治的发展历程,展望胰腺肿瘤学科的前景。
Q1、您作为胰腺癌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咖”,首先想请您从整体上回顾一下胰腺癌诊疗的发展历程,其中有哪些关键的进展?
倪泉兴教授: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什么“大咖”,我只是在这个医疗领域里的一个老兵。虽然胰腺癌曾经十分罕见,但是目前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在我国大城市男性中,其发病率已经占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在国外,占恶性肿瘤死亡第四位。我国胰腺肿瘤诊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历程。
01
体征症状学诊断
在60、70年代,没有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只能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甚至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华山医院普外科在60年代胰头癌切除手术总共只有3例。在当时的条件下,胰腺癌的诊断非常困难,直到出现黄疸,梗阻或摸到肿块,才能做出判断。到了80年代,临床开始应用肝功能中的谷氨酰转肽酶等检查作为辅助诊断标志,但由于特异性不高,诊断依旧存在困难。钡餐造影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是当时最好的检查手段,如发现十二指肠框扩大,局部僵硬和呈反“3”字征,则提示胰头癌的可能,但这是在较晚期的胰头癌患者中可能出现的征像。
02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技术的发现和不断进步为胰腺外科医生提供了有利的武器。超声是最早用于胰腺肿瘤诊断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的价值受到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内镜超声的应用和发展为胰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内镜下超声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细胞或组织病理学的证据。
CT检查(包括CTA、CTV)是目前临床诊断胰腺肿瘤及判断能否切除的最可靠依据,核磁共振(MRI)以及磁共振水成像(MRCP)也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后者对判断胆管、胰管梗阻的部位及囊性肿瘤的诊断更具有价值。
PET-CT是集影像学和功能学为一体的新型检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代谢负荷,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PET-MR将PET和磁共振检查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型检查方法,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放射性损伤,有时也可以发现一些PET-CT未发现的隐匿病灶。
03
脱落细胞学和穿刺细胞学检查
20年前,曾经广为开展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脱落细胞检查,为胆道下端、壶腹部、胰头肿瘤提供了细胞学证据,随着超声内镜的应用,现在已较少应用了。内镜下超声检查+穿刺活检已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从而更加丰富了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04
肿瘤标志物及分子生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是影像诊断的一种重要补充。一些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物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包括CA19-9、CEA、CA125、CA50、以及AFP等,有助于诊断胰腺癌以及判断胰腺癌的的类型,同时对预后的判断也有价值。CA19-9是最常用的检测指标,阳性率可达80%~90%。对lewis抗原阴性、CA19-9不高的患者需要重视CEA、CA125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血液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例如循环肿瘤细胞(CTC)以及一些新型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血液中的DNA(ctDNA)片段、微小的RNA(micioRNA)以及外泌体Glypican-1等对于胰腺癌诊断以及判断其的复发具有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胰腺癌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疗效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从最早仅能依靠体征、病史进行诊断,到影像学和分子检测技术甚至基因检测应用于临床,使得胰腺癌能够更早地被诊断。总的5年生存率从5%提升到10%左右。
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个体化精准治疗近10年来的在全国各地的开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措施、使患者能够得到相应科室的及时治疗。相信随着MDT的开展,胰腺癌患者的诊治能够得到合理的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
Q2、对于胰腺癌领域的这些重要进展,您认为临床医生和患者会有哪些主观感受的变化?
倪泉兴教授:胰腺癌的诊断手段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作为外科医生,如何综合应用这些诊断技术十分关键。不同的诊断手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为患者进行诊断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更为合适的检测项目。在临床中不同诊断方法也并非总会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医生在面对这些诊断结果时,要综合分析。
一位曾经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第17年随访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在随后的CT、MRI、PET-CT检查中均没有提示复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患者提供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反复仔细的阅读患者的MRCP片子,发现有远端胰管细微的扩张改变,与患者沟通后果断采用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浸润合并神经内分泌癌。经术后化疗后患者现在生存质量良好,迄今总生存已超过22年。这一病例提示,对于不同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应该互相借鉴,配合应用,重视蛛丝马迹的改变。这个病例也为我们处理类似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后来我们也对类似的患者开展了相应的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对患者而言,最关心的一定是疾病的预后、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的开销。尽管现在临床中有各种各样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但未必真正能够与患者的需求相吻合。因此,医生与患者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为患者寻找最为合适的诊治方案。
Q3、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胰腺癌仍为癌中之王,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10%,对此您如何看待?要改变这一点,您认为关键是什么?未来努力的方向包括哪些?
倪泉兴教授:胰腺癌从最早的5年生存率仅为4%,逐渐提高至现在的10%左右,主要是得益于诊断技术的发展、相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有更多的患者能够在早期发现,采取规范的手术,适当、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及足够的营养支持和免疫支持治疗,其生存率才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除了早期诊断外,医生在发现肿瘤后,其临床抉择也十分关键。是为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还是选择保守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指标,结合过往临床工作的经验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平衡患者的风险与获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最佳的临床获益,是临床医生的价值所在。
对于未来努力的方向,首先,期望在未来有更多助力早期诊断的胰腺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为大众提供新的影像学诊断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进一步加强胰腺癌科普的宣传,使老百姓了解并重视这一个凶险的疾病。
其次,胰腺癌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一群耐得住寂寞的专科医生,能够在复杂而枯燥的临床工作中保持不断进取的热忱,探索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同时致力于培养下一代胰腺癌领域内的专科医生。
Q4、对于胰腺癌领域的未来发展,您认为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倪泉兴教授:对于胰腺癌领域的未来发展,胰腺癌学科建设是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专注于胰腺癌的治疗和研究。胰腺癌的外科治疗难度大,因此很难在基层单位或普通外科中开展这类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建立一支专业团队,系统化地开展胰腺癌临床工作,有助于探索更为成熟的治疗方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团队成立于2010年,在10年的发展中逐渐成长为一支内外结合、研教齐全的队伍,吸引着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在大量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适合我院的诊疗常规,还制定了胰腺癌的诊疗指南,锻炼了中坚力量,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新生力量和进修人才。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也有了更加人性化的策略,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胰腺癌的治疗应更多地依靠基于MDT的综合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辅助治疗(化疗、放疗、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也十分重要。因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等相关科室应紧密合作,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相对理想的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