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成立 王洁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
8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在北京(主会场)、长沙(分会场)召开,经过组委会投票选举,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王洁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洁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高峰顾问宣布肿瘤多学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结果并颁发证书
开幕式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学术界领军者共同见证了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学术会议环节,多名院士莅临会场,并开设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原创研究等4个分会场,聚焦肿瘤治疗的新形态、新进展、新理念和新方法。
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姚德明处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王辰院士
中国工程院 韩德民院士
中国医师协会 李松林秘书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赫捷院士
韩院士介绍,随着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再到预防服务的变迁,之前人们注重疾病治疗,到现在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医疗健康模式已转变为以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同样肿瘤医学发展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精准医学研究到规范化诊疗再到多学科协作模式。多学科患者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目前诊疗技术进步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服务,通过非肿瘤科医生(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和肿瘤 学医师(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同时结合非医学专业的健康服务者共同协作。
韩院士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大型医院人满为患,本该以临床科研,解决疑难杂病为主的三甲医院却承担起更多常见病的诊疗。这就需要信息互通,包括电子病例、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患者出现问题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对接,在家里就能搞清楚疾病的情况,然后再根据人工智能平台的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去医院。这样,医疗资源的挤兑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
李兰娟院士回顾了微生态研究现况,现阶段,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微生物与健康疾病”,在中国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2013年“肠道细菌微生态与感染和代谢研究”的项目再获国家973计划支持。李院士指出,肠道微生态与肿瘤及相关机制中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致癌;破坏肠上皮的屏障功能,使免疫细胞接触细菌内毒素和抗原;细菌内毒素和抗原通过改变免疫细胞的促炎性因子刺激炎症形成和反应;诱导DNA损伤和信号道路异常。
同时肠道微生物组分析作为针对早期HCC的靶向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的工具,特定的益生菌组合在小鼠上显著抗肝癌。李院士介绍了微生物驱动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例如具核梭杆菌表达黏附素和脂多糖,对细胞行为造成多重影响。梭杆菌属与结直肠的发生、转移、耐药有关。研究显示,甲硝唑治疗后肿瘤组织中梭杆菌属负荷显著降低,且抑制了肿瘤的增殖。减缓肿瘤生长。有益肠道菌群可预防并改善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微生态作为新兴发展学科,现阶段的研究发现仅是“冰山一角”,未来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于院士介绍,众所周知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革命性创新,免疫治疗及免疫联合其他手段将颠覆肿瘤的传统治疗理念对肿瘤治疗产生革命性的贡献。KEYNOTE189主要临床终点结果显示,PD-L1阴性患者也可从免疫联合化疗中获益(1)肿瘤异质性是精准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研究探讨肿瘤免疫异质性多元化的驱动因素;(2)原发性与适应性及获得性耐药是最大的挑战;(3)明确多重生物标记物与预后的关系并实现个体化精准免疫,放疗后的ALC能显著预测远隔效应,SBRT更好的保护ALC;(4)临床前模型的临床免疫转化能力有限;(5)理解特定器官的肿瘤免疫状况不够;(6)如何寻找免疫治疗更好的疗效评价标准面临挑战;(7)免疫治疗应用巩固和维持的时间尚无定论;(8)免疫治疗+X:联合治疗克服耐药提高疗效的挑战 ,免疫联合应用要实现1+1大于2,而不是费用和毒性的相加,免疫治疗应用要力争尽早显效:早显效果者预后明显更好,免疫要早用:肿瘤异质性好;(9)免疫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不清楚;(10)类固醇及抗生素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挑战。
宋院士介绍,肿瘤的发生发展受局部微环境调控,肿瘤微环境是局部的微生态圈:肿瘤细胞、脉管系统、间质细胞、免疫细胞等都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决定着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对远处器官转移的选择性,是肿瘤细胞在远处器官组织存活和形成转移灶的先决条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全身免疫系统之间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经历“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和“免疫逃逸”的动态过程,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技能逐步崩溃,肿瘤失控性增长,并全面抑制免疫功能。
宋院士还介绍,三阴性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更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单药PD-1抑制剂再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CAT-T细胞的治疗进展等。未来乳腺癌免疫治疗方向和策略将开启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探索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建立免疫治疗疗效个体化预测模型。
吴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肺癌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据悉,截至目前基于biomarker生物上市的肺癌药物从一代到三代多达几十种,为了提高基因检测的效率,多维检测一次性发现更多可药用靶点,为此中国肺癌高峰论坛达成共识,随着越来越多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和相应特异治疗药物的上市,推荐采用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一次性发现可靶向的驱动基因并一线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同时随着新型药物出现,如抗体偶联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靶向治疗也将走向下一个新阶段。
吴教授认为,我国专家提出的CTONG评分系统相较于其他评判标准而言更具简单、明了的特点,只需将相应的指标带入评分系统中,再根据权重分配就可以得出最终的评价得分。显然这种评判机制更符合我国癌症治疗的实际情况,也便于在我国进行推广,可以综合判断治疗药物或措施的价值,也是价值医疗迅速落地具体体现。
为了在探索免疫治疗新方案,应该用新维度看待免疫治疗,在低剂量、间隔时间长、少化疗甚至免化疗的方向进行努力尝试。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的发展历程,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的要求、医学发展需求、患者就医要求逐渐形成,中美MDT的差异来看,中国肿瘤MDT的覆盖率低,三甲医院仅20%左右,肿瘤三甲医院肿瘤MDT模式主要在住院患者中,中国MDT收费模式还不健全。
鉴于此,以王洁教授为代表的肺癌领域专家向中国医师协会建议,成立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未来工作主要聚焦于1、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工作平台;2、将循证医学、精准医学、MDT理念融入到肿瘤的诊疗,建立肿瘤多学科诊疗标准化操作流程;3、提高肿瘤MDT规范化诊疗水平;4、提高肿瘤MDT管理质量5、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教;6、国家国内学术交流、巡讲、培训、线上线下帮扶等;7、拖动和开展转化型临床研究;8、政府和医师协会交办的其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