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会致癌!如何不“中毒”?神刊CA有话说…

本文提要:

这口“毒气”危害大,肺癌风险最可怕!
“毒气”不仅室外有,室内一样要当心!
搞清“毒气”哪里来,个人预防做起来!

这口“毒气”危害大,肺癌风险最可怕!

新冠疫情到来之后,戴口罩已经成为生活中的标配,不戴口罩上不了地铁,坐不了公交,简直寸步难行。而在疫情到来之前,人们戴口罩主要是出于对于空气污染的担忧。中国的疫情虽然已经缓和,但空气污染依然不可忽视。全球范围内,来自能源发电、工业生产、交通转移、家庭燃料的空气污染都是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全球大多数人都还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空气并不“空”,空气有的时候可能是“毒气”,包括颗粒物(PM)、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一系列的污染物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闻之色变的癌症就是空气污染的后果之一,其中更是以肺癌首当其冲。

CA作为癌症领域的神刊自然要关心一下这个话题,最近一篇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领衔的文章[1]全面阐述了空气污染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并为人们提出了预防建议。

1.png

2017年,全球人口加权年平均PM2.5浓度为46μg/m3,比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制定的10μg/m3标准高出了3.6倍。全世界大约92%的人口生活在PM2.5浓度超过推荐标准的地区,仅有8%的幸运儿能呼吸到健康的空气,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的大部分人口生活地区的PM2.5浓度甚至超过了指南制定的35μg/m3最高临时标准。

2.png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新诊断癌症的11.6%,2018年就有21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肺癌同时也是癌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8.4%,2018年造成了180万人不幸离世。吸烟导致的肺癌是主流,但许多一辈子没碰过香烟的人一样会得肺癌。

3.png

比如在使用固体燃料的地区,妇女很可能因为天天做饭,大量接触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导致肺癌风险增加。实际上,家庭中使用的固体燃料的已经被列为1类致癌物(明确致癌),同时对肺癌也是2A类致癌物(可能致癌)。

那么我家用上天然气之后是不是就不用担心空气污染了?那可不一定,你可以在家不做饭,但总不能不出门。一出门就有可能接触到交通转移相关的污染物,以氮氧化物为代表的污染物与肺癌风险增加关系很是密切,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肺癌风险就会增加4%-5%,而交通转移相关的PM2.5或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更与肺癌发生风险增加9%、肺癌死亡风险增加8%有关。

当然,你也可以天天不出门叫外卖,但家里也不一定安全。住宅中的氡气、二手烟、石棉以及某些重金属和有机化学物质也有可能成为大气之外的“毒气”来源。如果从事橡胶、筑路、油漆等行业的人群也有因为职业暴露导致肺癌风险增高。总体而言,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相应的肺癌发病风险可能就会增加13%(HR 1.13,95%CI 1.09-1.17)。

4.png

逃得了肺癌,逃不了其他癌症,空气污染还与很多癌症有关。吸烟与鼻咽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胆管癌、肾癌、肾盂/输尿管癌、膀胱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和白血病有关,二手烟也是。不同程度的证据显示,乳腺癌、脑肿瘤、肾癌等都有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虽然这些研究还没有定论,但想必大家也不会想要以身试毒,没事儿吸上几口。

“毒气”不仅室外有,室内一样要当心!

5.png

6.png

“毒气”不仅可能致癌,与其他不少疾病也有关。不久之前,来自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2]分析了24个国家或地区653个城市的PM10和PM2.5水平与死亡率之间关系,发现2日平均PM10水平每上升10μg/m3,相应的死亡率就上升0.44%(95%CI 0.39%-0.50%);而2日平均PM2.5水平每上升10μg/m3,相应的死亡率就上升0.68%(95%CI 0.59%-0.77%),心血管死亡率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分别会上升0.36%和0.47%、0.55%和0.74%。

这项放眼全球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轻的地区总是相似的,但空气污染重的却各有各的特色。美国现在的空气污染以臭氧为主,臭氧对能见度的影响不大,所以就造成了看似蓝天白云,但令人窒息的效果。中东和撒哈拉非洲地区的空气污染则有着一股沙子味儿,沙尘暴裹挟而来的PM10是他们主要的困扰。把目光收回中国,现在中国的空气污染还是以PM2.5为主,PM2.5对能见度造成的影响较大,所以人们总是要吐槽“厚德载雾,霾头苦干”。
7.png

8.png

中国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7)数据分析过中国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负担[3],主要关注了PM2.5、臭氧和家庭固体燃料相关的空气污染。结果发现,2017年中国人口加权PM2.5的年平均暴露量为52.7μg/m3,比1990年的57.8μg/m3略有下降,但也有12个省区的污染反而更严重了。

研究估计2017年中国有124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包括85.1万人死于PM2.5,27.1万人死于家庭固体燃料相关的空气污染,17.8万人死于臭氧。25.8%的肺癌疾病负担与空气污染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空气污染真的不仅仅与癌症有关。除了癌症之外,40%慢性阻塞性肺病、35.6%的下呼吸道感染、26.1%的糖尿病、19.5%的缺血性心脏病、12.8%的卒中与空气污染有关。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空气污染相关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在1990-2017年期间下降了60.6%,其中家庭固体燃料相关的死亡下降了85.4%,PM2.5相关的死亡下降了12.0%。目前,仍然有81%的人群生活在空气未达标的地区。如果能控制中国的空气污染,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的标准,那么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或可延长1.25年。
9.png

10.png

同样来自中国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还关注到了空气污染“内外有别”[4]。研究借助部署在中国36个城市的4745万条室内空气监测器的监测数据,建立了中国城市水平上的室内细颗粒物预测模型,预测了中国302个城市的室内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结果发现,中国在2013-2017年室内PM2.5大约为40μg/m3,比室外大气中50μg/m3的水平低大约20%。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校正分析了PM2.5水平与各类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PM2.5水平每上升10μg/m3,相应的非意外死亡(0.44%)、心血管疾病(0.50%)、冠心病(0.46%)、卒中(0.49%)、呼吸类疾病(0.59%)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0.69%)的死亡风险均有上升,比原来利用大气PM2.5水平估计的结果提高了大约79%,说明之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搞清“毒气”哪里来,个人预防做起来!

空气污染的来源很是广泛,但知己知彼才能有希望克敌制胜,避免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在室外的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臭氧、砷、铬、镍、钒是主流,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燃烧、冶炼和光化学反应;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氡气、石棉、矿物和合成纤维中的生物成分,源头可能是各种建筑材料,阻燃、隔音、隔热、绝缘材料,或者是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空气污染物“内外兼修”,PM2.5、PM10、二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铅、汞、农药、氨气以及苯、1,3-丁二烯、甲醛等有害空气污染物均包括在内。吸烟、燃料、沙尘暴、花粉、灰尘、吸烟、粘合剂、化妆品、溶剂、油漆、除草剂、杀虫剂……污染物的来源更是不可胜数。

10.jpg

CA大谈空气污染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为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不过,普通人更关心的还是我现在能做点什么。为此,这篇文章在最后为个人的防护提供了一些建议:

使用口罩或更为高级的个人呼吸装置可以减少与PM2.5和其他颗粒物的接触。

选择适当的通勤路线,回避空气污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的暴露。在通勤方式的选择上,有研究认为步行接触到的空气污染最少,而开车的人最多,但这一结果目前还没有定论。

吸烟和PM2.5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因此不吸烟和戒烟同样是防止空气污染伤害身体的手段。

不过,这些试图远离空气污染的干预措施对癌症预防的效果还有待明确。

11.png

目前,室外空气污染和肺癌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是实锤,不仅有流行病学的证据,背后的机制也被人们探索得七七八八。然而,空气污染对于其他其他癌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当然,空气污染不仅与癌症有关,呼吸系统直接接触空气自然逃不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被认为与空气污染有关。即使我们不怕得癌症,躲着点儿空气污染看来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