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β频率,数量性状基因座
自从Berger(1929)首次发现人脑电图(EEG)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神经振荡在神经系统中起着广泛的作用,并为更高的认知功能和意识奠定了基础。β/γ振荡(18至50 Hz)的存在被认为代表了基础神经元网络的激活状态。这些β(12-29 Hz)和γ(30-50 Hz)脑节律涉及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作用(Haenschel等人,2000;Porjesz等人,2002年的摘要)。
▼ 遗传
------
Stassen等(1988)回顾了静止脑电图的遗传决定成分的证据。他们得出结论,静息EEG的个体特征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其原因如下:就其EEG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卵双胞胎彼此之间的相距比每个人彼此之间的相距略少。同卵双生子的配对内平均脑电图相似度显着高于无亲属之间个体间的脑电图相似度;分开饲养的单卵双胞胎的脑电图与同一个人随时间的脑电图相似。
Van Beijsterveldt等(1996)测量了16岁的91 MZ和122 DZ双胞胎的脑电图。在安静闭眼休息期间,在14个头皮位置记录了脑电图。计算了4个频段的频谱功率:δ,θ,α和β。孪生相关性表明,所有这些能力和头皮位置都受到较高的遗传影响。EEG中变异的最大部分是由附加遗传因素解释的。δ(1.5-3.5 Hz),θ(4.0-7.5 Hz),α(8.0-12.5 Hz)和β(13-25 Hz)频率的平均遗传力分别为76%,89%,89%和86 %, 分别。多变量分析表明,EEGα节奏的相同基因在左右半球的不同大脑区域表达。因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以有节奏的脑电活动为指标的脑功能
▼ 测绘
------
为了鉴定潜在的脑电图遗传基因,Porjesz等(2002年)进行了关于人类脑电图的3个β频段(13至28 Hz)的连锁和连锁不平衡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标记D4S1627和D4S1645之间的4p13-p12染色体上,GABRB1基因(137190)的最大lod得分。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βEEG表型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位于GABRB1基因内或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