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1 跨膜家族,成员 1; SIDT1

SID1,C. 线虫,同系物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SIDT1

细胞遗传学位置:3q13.2 基因组坐标(GRCh38):3:113,532,555-113,637,111(来自 NCBI)

▼ 说明

SIDT1 是一种跨膜蛋白,可促进小 RNA 的快速接触依赖性细胞间转移(Elhassan et al., 2012)。

▼ 克隆与表达

双链 RNA(dsRNA) 介导的基因干扰(RNAi) 普遍存在于秀丽隐杆线虫中。将基因特异性 dsRNA 注射到 1 个组织中会导致其他组织和线虫后代中该基因的转录后沉默。 Winston 等人通过在序列数据库中搜索编码 Sid1 的蠕虫 cDNA 的同源物,Sid1 在对 RNAi 敏感的细胞中表达(2002) 鉴定了人类同源物。预测的人类蛋白质有 827 个氨基酸和 11 个跨膜结构域。温斯顿等人(2002)指出,在果蝇中没有检测到同源物,并表明哺乳动物中 SID1 的存在表明 RNAi 在这些物种中可能是全身性的。

▼ 测绘

Gross(2018) 根据 SIDT1 序列(GenBank BC117222)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 的比对,将 SIDT1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3q13.2。

▼ 基因功能

Feinberg 和 Hunter(2003) 证明,SID1 是一种多跨度跨膜蛋白,它使果蝇细胞对浸泡 RNAi 敏感,其效力取决于 dsRNA 长度。进一步的分析表明,SID1 能够使细胞被动摄取 dsRNA。 Feinberg 和 Hunter(2003) 得出结论,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系统性 RNAi 涉及 SID1 介导的 dsRNA 细胞间转运。

达克斯伯里等人(2005) 发现 GFP 标记的人类 SIDT1(他们将其称为 FLJ20174)主要定位于人类 PANC1 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细胞膜。 SIDT1 过度表达,但会增加小干扰 RNA(siRNA) 的内化,并促进 siRNA 介导的基因沉默功效。

Elhassan 等人使用转染的 HEK293 细胞进行直接共培养测定(2012) 发现人类 SIDT1 促进快速、双向、接触依赖性细胞间小 RNA 转移,从而产生靶标特异性非细胞自主 RNAi。小RNA的这种转移不依赖于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进一步分析表明,SIDT1 介导的 microRNA-21(MIR21;611020)的细胞间转移是人胰腺癌细胞对核苷类似物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关键驱动因素。作者还证明,SIDT1 依赖性小 RNA 细胞间转移不仅限于腺癌细胞,也可能发生在基质细胞之间,影响细胞粘附介导的耐药性。

阮等人(2019) 发现小鼠 Sidt1 并未定位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质膜,而是定位于晚期内体和溶酶体,并与 Sidt2 相互作用(617551)。微阵列和 RNA 测序分析表明,Sidt1 在免疫细胞中高表达,并在 I 型干扰素(参见 147640)或 dsRNA 刺激后上调。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Sidt1 与内吞的 dsRNA 相互作用,促进其从内溶酶体逃逸到细胞质中。

▼ 动物模型

阮等人(2019) 发现 Sidt1 -/- 小鼠以预期的孟德尔比例出生,并正常发育和繁殖。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发育不受 Sidt1 缺失的影响。尽管细胞质内 dsRNA 传感途径的刺激减少,Sidt1 -/- 小鼠仍具有正常的 I 型干扰素反应。 Sidt1 -/- 小鼠在病毒感染期间产生较少的 I 型干扰素,但它们的存活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