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钙粘蛋白1;CADHERIN 1

CDH1基因编码E-钙粘着蛋白,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在胚胎发生和成年期间在上皮细胞形态的建立和维持中起作用(Riethmacher等,1995)。

细胞遗传学位置:16q22.1
基因座标(GRCh38):16:68,737,291-68,835,536

Gene-Phenotype Relationships
Location Phenotype Phenotype
MIM number
Inheritance Phenotype
mapping key
16q22.1 {Breast cancer, lobular} 114480 AD, SMu 3
{Prostate cancer, susceptibility to} 176807 AD, SMu 3
Blepharocheilodontic syndrome 1 119580 AD 3
Endometrial carcinoma, somatic 608089   3
Gastric cancer, hereditary diffuse, with or without cleft lip and/or palate 137215 AD 3
Ovarian cancer, somatic 167000   3

▼ 克隆和表达
------
Mansouri等(1987)检查了葡萄蚕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得出结论该基因是高度保守的。序列比较显示与鸡LCAM广泛相似。使用小鼠cDNA克隆,Mansouri等(1987)筛选了人肝cDNA文库,并分离出含有2种kb的cDNA克隆,其中含有葡萄膜蛋白的编码序列。序列比较显示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与小鼠的超过80%的同一性。

在植入后的胚胎中和小鼠的成年组织中,莫维林蛋白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在成人肠上皮细胞中,Boller等人(1985)发现葡萄胎蛋白集中在中间连接处。

▼ 基因结构
------
Berx等(1995)克隆了人E-钙粘蛋白基因,并显示它具有16个外显子,跨越大约100 kb的基因组DNA。基因结构与其他钙黏着蛋白相似。

▼ 测绘
------
通过对一组小鼠-人类体细胞杂种的DNA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Mansouri等(1987,1988)分配UVO基因染色体16Q(16p11-qter)。在小鼠中,Um基因座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Mansouri等,1987;Eistetter等,1988),以及位于人16q上的许多其他基因座(Scherer等,1989)。

Natt等人使用人类UVO基因的cDNA探针(1989)对人类染色体16q上的2个重叠的间隙缺失进行了Southern blot分析,从而将UVO基因座分配给16q22.1,在LCAT(606967)的远端,在HP(140100)和TAT(613018)的近端。Chen等(1991)证实了对16号染色体的分配,并得出结论:UVO位于16q22.1波段的LCAT附近。Ceccherini等人从人类仓鼠细胞杂种开始,该杂种携带唯一的16号染色体拷贝作为人类遗传物质(1992)产生的辐射杂种保留了该人类染色体的未选择片段。通过多次成对分析,确定了包括UVO基因和TAT基因在内的38个DNA序列的最可能顺序和位置,并对其进行缩放以估计兆碱基的物理距离。实验说明了辐射杂种用于制图的有用性。Berx等(1995)通过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了CDH1到16q22.1的图谱位置。

▼ 生化特征
------
核磁共振波谱

Overduin等(1995年)使用多维异核磁共振波谱确定了小鼠上皮钙粘蛋白的氨基末端重复序列的3维结构。与免疫球蛋白折叠的意想不到的结构相似性表明钙依赖性钙粘蛋白细胞粘附分子和钙非依赖性免疫球蛋白细胞粘附分子之间的进化关系。

晶体结构

Boggon等(2002年)提出了3.1-A分辨率晶体结构的整个功能的胞外域从C-钙粘着蛋白,从非洲爪蟾的代表经典钙粘着蛋白。该结构暗示了经典钙黏着蛋白在细胞之间粘附的分子机制,并且为理解同细胞(顺式)和并列细胞(反式)钙黏着蛋白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框架。

低温电子断层扫描

Al-Amoudi等(2007年)应用人体表皮玻璃体切片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在接近自然条件下可视化桥粒钙黏着蛋白的3维分子结构。3维重建显示沿中线约70埃间隔的规则排列的密度,其弯曲形状类似于C-钙粘着蛋白(一种典型的经典钙粘着蛋白)的X射线结构。提取的子图的模型无关的3维图像处理揭示了钙粘蛋白的组织。在将C-钙粘着蛋白的原子结构拟合到平均的子层析图中后,Al-Amoudi等人(2007年) 看到分别对应于相对膜和相同细胞膜的分子的反式W和顺式V相互作用的周期性排列。

▼ 基因功能
------
Cano等(2000)发现小鼠E-钙粘着蛋白的转录受Snail(SNAI1; 604238)的控制,Snail(SNAI1; 604238)是与小鼠E-钙粘着蛋白启动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强阻遏物。通过对经历上皮-间质转化的早期小鼠胚胎进行原位杂交,他们发现E-钙粘着蛋白的表达与Snai1的表达呈负相关。Cano等(2000年)发现有力的证据表明,SNAI1的异常表达也可能是上皮的致瘤转化与E-钙粘蛋白表达缺失相关的基础。在几种小鼠细胞系的筛选中,他们在高度侵袭和转移的细胞类型中检测到Snai1 mRNA的高表达和E-cadherin mRNA的低表达,而在非侵袭性上皮细胞系中发现了相反的模式。他们发现,在各种病因的人类癌细胞系以及经历恶性进展的原发性人类肿瘤中,SNAI1和E-钙黏着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只有通过E-cadherin启动子的超甲基化下调E-cadherin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没有显示出高SNAI1表达。Cano等(2000年)发现Snai1过表达会导致急剧转变为成纤维细胞表型,同时E-钙粘蛋白的表达消失,并获得致瘤性和侵袭性。

Batlle等(2000年)通过对一组上皮肿瘤细胞系的Northern印迹分析发现了Snai1和E-cadherin表达的相同反向模式。同样,他们还发现SNAI1的外源表达下调E-钙粘蛋白mRNA。此外,Batlle等(2000)发现通过反义SNAI1的转染降低SNAI1水平可促进E-钙粘着蛋白mRNA和蛋白质的显着恢复。通过突变分析和凝胶阻滞分析,Batlle等人(2000年)发现,E-钙粘蛋白启动子区域中包含的3个E框在SNAI1介导的E-钙粘蛋白抑制中协同作用。

使用逆转录病毒转导,Palmer等(2004)生成了人类SW480-ADH结肠癌细胞,该细胞异位表达小鼠血凝素标签蛋白(SNAIL-HA)。Snai1在这些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导致维生素D受体(VDR; 601769)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并抑制了1,25(OH)2D3对E-钙粘蛋白和VDR的诱导。1,25(OH)2D3类似物在注射了模拟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中抑制了肿瘤的生长,但在注射了SNAIL-HA细胞的小鼠中却没有抑制。在接受结直肠手术的患者的32对正常结肠和肿瘤组织的配对样本中,Palmer等人(2004年)发现肿瘤组织中高SNAI1表达与VDR和E-cadherin的下调相关(分别为p = 0.007和0.0073)。Palmer等(2004年)得出结论,VDR和SNAI1表达之间的平衡对于E-钙粘蛋白表达至关重要,这会影响结肠癌进展过程中的细胞命运。

Jamal和Schneider(2002)发现紫外线通过B型内皮素受体(EDNRB; 131244)诱导了内皮素-1(EDN1; 131240),从而下调了人类黑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E-钙粘蛋白和相关联的连环蛋白。E-钙黏着蛋白通过该途径的下调涉及半胱天冬酶-8的下游激活(601763),但不影响远端execution子手的半胱天冬酶,并且不导致细胞凋亡。EDN1还诱导半胱天冬酶-8与E-钙粘蛋白/β-连环蛋白(CTNNB1; 116806)复合物之间的瞬时缔合。Jamal和Schneider(2002)得出结论认为,通过这种途径抑制E-钙粘着蛋白会促进黑素瘤的侵袭。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李斯特氏菌病的病原体,李斯特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食源性感染,其特征是细菌能够穿过肠道屏障,血脑屏障和胎儿胎盘屏障,从而遗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胎盘单位(Lorber,1997)。该细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能够诱导自身内在化进入正常非吞噬细胞(如上皮细胞)的能力。Internalin A(InlA)和InlB是2种富含亮氨酸的重复侵袭蛋白,已被详细表征,它们介导进入不同细胞类型。人E-钙粘着蛋白通过与细菌表面蛋白InlA相互作用,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进入哺乳动物细胞。Lecuit等(1999年)结果表明,小鼠E-钙粘着蛋白虽然与人E-钙粘着蛋白非常相似(85%相同),但它不是Internalin的受体。通过一系列的域交换和诱变实验,他们将E-cadherin的pro16鉴定为对特异性至关重要的残基:人E-cadherin中的pro-to-glu取代完全消除了相互作用,而在e-cadherin中的glu-to-pro取代。小鼠E-钙粘着蛋白可以完全获得功能。建立了细胞介导性与几种物种的E-钙粘着蛋白中16号残基的性质之间的相关性。该关键特异性残基在E-钙粘着蛋白区域中不参与细胞-细胞粘附的位置以及相互作用的严格性由Lecuit等人证明(1999年)不仅对了解内部蛋白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选择用于研究人类李斯特菌病的动物模型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先前已被广泛使用,小鼠和大鼠在研究人类李斯特菌病的各个方面似乎都是不合适的动物模型,与豚鼠相反,豚鼠是未来体内研究的首选小动物。

E-钙粘蛋白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食源性感染中也有作用。该病原体表达一种表面蛋白Internalin,该蛋白与宿主受体E-钙粘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进入人类上皮细胞。与豚鼠E-钙粘着蛋白相比,鼠E-钙粘着蛋白不与internalin相互作用,除了将小鼠作为解决体内internalin功能的模型外。Lecuit等(2001)证明了在表达人E-钙粘着蛋白的豚鼠和转基因小鼠中,internalin介导肠细胞的侵袭和肠屏障的穿越。

川崎等(2003)表明,过表达的ASEF(605216)减少了E-钙黏着蛋白介导的细胞粘附,并促进了上皮犬肾细胞的迁移。这两种活性均受结直肠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截短的APC(611731)蛋白刺激。基于RNA干扰和显性阴性突变体的实验表明,表达截短的APC的结直肠肿瘤细胞的迁移都需要ASEF和突变的APC。川崎等(2003年)得出结论,APC-ASEF复合物在细胞迁移以及E-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粘附中起作用,并且存在于大肠肿瘤细胞中的截短的APC有助于它们的异常迁移特性。

诸如肺,牙齿和毛囊之类的器官的形态发生是由上皮干细胞层的向下生长引起的。在滤泡形态发生过程中,干细胞通过改变其极性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接触形成芽结构。Jamora等(2003年)表明,该过程是通过同时接收2个外部信号来实现的:WNT蛋白(WNT3A; 606359)使β-catenin稳定,骨形态发生蛋白抑制剂(Noggin; 602991)产生Lef1(153245))。β-catenin结合并激活Lef1转录复合物,后者似乎通过下调编码E-cadherin的基因而异常地发挥作用,E-cadherin是极性和细胞间粘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任一信号缺失时,不会产生功能性Lef1复合物,并且E-钙粘蛋白下调和卵泡形态发生受损。在果蝇中,E-钙粘着蛋白可影响细胞分裂和细胞骨架动力学的平面。与这一观念相一致的是,贾莫拉等人(2003年)表明强迫提高E-钙粘蛋白水平阻止了内陷和卵泡的产生。Jamora等(2003年) 结论是,他们的发现揭示了一个复杂的分子程序,该程序将2个细胞外信号通路与核转录因子的形成联系起来,该核转录因子作用于目标基因以重塑细胞连接并允许卵泡形成。

Kawasaki和Taira(2004)提出的证据表明,靶向E-钙粘蛋白启动子的CpG岛的短干扰RNA(siRNA)诱导DNA和组蛋白甲基化并抑制E-钙粘蛋白基因的转录。发表了撤稿。

Hayashi和Carthew(2004)研究了果蝇视网膜体内生物学模式的物理基础。他们证明E-钙粘着蛋白和N-钙粘着蛋白(CDH2; 114020)介导视网膜和上皮细胞之间的根尖粘连。N-钙黏着蛋白在视网膜细胞(锥体细胞)亚组中的差异表达导致它们形成整体形状,从而使它们与周围细胞的表面接触最小化。在正常和实验条件下,该组中的细胞以与肥皂泡相同的方式堆积在一起。视锥细胞组的形状及其组件的填充精确地模仿了使表面最小化的物理趋势。Hayashi和Carthew(2004) 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细胞表面力学的原因,N-钙粘着蛋白的简单模式表达导致细胞的复杂空间模式。

Ino等(2002)证明dysadherin(606669)在翻译后下调E-钙粘着蛋白,E-钙粘着蛋白,上皮细胞细胞粘附的主要媒介。佐藤等(2003)证明,dysadherin表达在甲状腺癌中与E-cadherin表达显着负相关。

全长膜结合的E-钙粘着蛋白在细胞外结构域中被金属蛋白酶切割,产生38 kD C末端片段,可通过类似γ-分泌酶的活性进一步加工为可溶性33 kD C-末端片段。Maretzky等人使用一组缺乏各种金属蛋白酶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2005)发现这些细胞缺乏Adam10(602192)显示E-钙粘着蛋白38-kD C末端片段的产生减少。他们进一步发现,Adam10负责小鼠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中的组成型和调节型E-钙粘蛋白脱落。Adam10介导的E-钙粘着蛋白脱落影响上皮细胞之间的粘附以及细胞迁移,并调节β-catenin亚细胞定位和下游信号传导。

佩纳等(2005)研究了SNAI1,CDH1,维生素D受体(VDR; 601769)和ZEB1(189909 )的表达及其功能相关性)基因,并检查了它们可能参与结肠癌。通过实时PCR检测11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并分析每例患者的肿瘤特征。SNAI1表达与CDH1(P =小于0.001)和VDR(P =小于0.001)基因产物的下调有关。ZEB1高表达患者中CDH1和VDR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但未发现SNAI1与CDH1之间存在关联(a)ZEB1的下调与手术切除中息肉的存在之间存在相关性;(b)VDR和分化差;(c)CDH1和分化差,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存在和晚期;以及肿瘤中SNAI1表达与血管浸润之间相关性的趋势。佩纳等(2005年)建议分析结肠癌患者中的这些基因以用于预后目的,并预测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对可能疗法的反应。

Frebourg等(2006年)发现在人类胚胎中CDH1在额鼻隆突的第4和5周以及在鼻外侧隆突和第6周高表达,因此在唇和pa发育的关键阶段表达。这些结果与Montenegro等人获得的结果一致(2000)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在小鼠胚胎中。Frebourg等(2006)还发现,在大多数时间点,CDH1的表达随PVRL1的表达而变化(600644),这些突变导致常染色体隐性裂痕综合征伴外胚层发育不良(见225060)。

通过计算机分析,Place等人。等(2008)在E-钙粘着蛋白和含冷休克域的C2(CSDC2;617689)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中鉴定了推定的miR373(MIRN373;611954)靶位点。将miR373及其前体发夹转染到PC-3人前列腺癌细胞中可诱导E-钙粘蛋白和CSDC2的表达。击倒实验证实,pre-miR373诱导E-钙粘着蛋白需要miRNA加工酶Dicer(606241)。RNA聚合酶II的富集(请参阅180660miR373转染后在E-cadherin和CSDC3启动子上均检测到)。在不同组织起源的其他几种人类细胞系中未观察到miR373诱导E-cadherin和CSDC2的现象,这表明miR373差异激活了不同细胞系中的靶基因。

Cavey等(2008年)重点研究果蝇同型的E-钙粘蛋白复合物,而不是总的E-钙粘蛋白,包括扩散“游离”的E-钙粘蛋白,因为这些复合物是粘附的更好代表。他们发现E-钙粘着蛋白复合物分布在非常稳定的微区(即真正的粘着灶,比重塑接触更稳定)。这些微区的稳定性和迁移性取决于2个肌节蛋白种群:稳定的小肌节蛋白斑块聚集在同系E-钙粘蛋白簇上,动态收缩肌节蛋白网络通过束缚机制限制同系E-钙粘蛋白簇的横向运动。α-连环蛋白主要通过调节同型E-钙粘蛋白簇的活动性来控制上皮结构,并且由于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有可无的。

间48原发性卵巢癌(167000)的肿瘤和转移灶对应,布莱赫施密特等人(2008年)发现原发癌组织中E-钙黏着蛋白表达降低与总体生存期缩短之间存在显着关联(p = 0.008)。原发性肿瘤中E-钙黏着蛋白表达降低和SNAIL表达升高的患者显示更高的死亡风险(p = 0.002)。E-cadherin或SNAIL在原发肿瘤和转移灶之间的表达没有显着差异。这些发现与E-cadherin和SNAIL在转移性癌症行为中的作用一致。

Pinho等(2009)证明野生型E钙粘蛋白调节MGAT3(604621)基因转录,导致增加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III(GnT-III)表达。GnT-III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转移酶V(GnT-V或MGAT5,601774)竞争性地修饰了E-钙粘蛋白N-聚糖。在MCF-7 / AZ细胞中对GnT-III的RNAi敲除揭示了E-钙粘蛋白的膜离域化,导致其胞质积累。此外,细胞中GnT-III的敲低也引起了GnT-III和GnT-V催化的E-钙粘蛋白N-聚糖的修饰。Pinho等(2009年)提出E-钙粘蛋白与GnT-III / GnT-V之间的双向串扰,这可能会影响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Banh等(2009年)表明,N-钙粘蛋白的前2个胞外域与抑制受体KLRG1 相互作用(604874),阻断KLRG1与E-钙粘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可以调节KLRG1信号传导。KLRG1与E-钙粘着蛋白的结合抑制E-钙粘着蛋白依赖性的细胞粘附,并导致E-钙粘着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KLRG1 / E-钙黏着蛋白相互作用导致产生双向信号,其中KLRG1和E-钙黏着蛋白同时激活下游信号传导级联,从而调节表达一种或另一种分子的细胞。

Ma等(2010)发现MIR9(见MIR9-3; 611188)通过CDH1转录本的3个主要UTR中的MIR9结合位点直接下调CDH1表达。CDH1的下调是人类乳腺癌细胞系中MIR9诱导的运动性和侵袭性所必需的。通过MIR9下调CDH1也增加了β-catenin活性以及VEGFA(192240)活性和分泌。MIR9在非转移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诱导了小鼠注射后的血管生成,间质性状和转移的形成。染色质的免疫沉淀分析表明,MYC(190080)和MYCN(164840)直接与MIR9-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并激活MIR9-3转录。尽管MYC和MYCN也绑定了MIR9-1(611186)和MIR9-2(611187)基因,但是MIR9-1和MIR9-2对MYC和MYCN的转录激活反应的响应性低于MIR9-3。

Maitre等(2012年)表明,在斑马鱼胃气化过程中,细胞粘附和皮层张力在控制祖细胞与细胞的接触形成和分类方面具有不同的机械功能。皮质张力通过调节接触处的界面张力来控制细胞间接触的扩展。相比之下,粘附在接触扩展中几乎没有直接作用,而是需要将粘附细胞的皮质在其接触处机械耦合,从而允许皮质张力控制接触扩展。粘附的偶联功能由E-钙粘着蛋白介导,并受E-钙粘着蛋白机械固定到皮质的限制。因此,Maitre等(2012年)得出结论,细胞粘附为细胞皮层张力提供了机械支架,以在胃泌尿过程中驱动细胞分选。

▼ 分子遗传学
------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和小叶乳腺癌

已经报道了胃癌(包括拿破仑·波拿巴一家)占主导地位的遗传易感性实例(索科洛夫,1938年)。另外,许多显性遗传的家族性癌症综合症的特征在于胃癌的易感性。Guilford等(1998)报道,在CDH1基因(杂合子胚系突变192090.0005 - 192090.0007)的毛利来源的万族3从新西兰与遗传性弥漫性胃癌(HDGC; 137215)。

理查兹等(1999年)分析了8个英国人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并鉴定了2个家庭的新种系CDH1突变(192090.0008和192090.0009)。预测这两个突变都会截断信号肽域中的E-钙粘蛋白。在一个家庭中,有证据表明对胃癌和结直肠癌均无穿透性和易感性;因此,除了6例胃癌,CDH1突变携带者在30岁时发展为大肠癌。Gayther等(1998)还描述了家族性胃癌的种系CDH1突变。Yoon等(1999年) 筛选了5名韩国家族性胃癌患者CDH1基因中的种系突变,并确定了2名具有错义突变。

为了扩展对具有遗传性易感性扩散性胃癌的亲属生殖系CDH1突变的早期观察,Guilford等人(1999年)在另外5个主要受弥漫性胃癌影响的家庭和1个有弥漫性胃癌和早发性乳腺癌病史的家庭中寻求CDH1基因的种系突变。在这6个家族的每个家族的CDH1基因中发现了杂合失活突变。没有发现突变热点。

异常的启动子甲基化和相关的基因表达损失是人类癌症中的常见发现。然而,很难证明特定基因的甲基化在任何给定的肿瘤中都是因果关系的,而不是恶性转化的结果。Grady等(2000年)他指出,CDH1基因杂合子突变的患者会患上胃癌,但他们的癌症始终显示出CDH1位点没有杂合性(LOH)丧失。他们假设CDH1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代表了这些肿瘤的起源中的“第二次遗传打击”。发现CDH1启动子在正常胃粘膜中始终未甲基化,而CDH1染色阴性的6个HDGC肿瘤中有3个CDH1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保留了未甲基化CDH1启动子的两个肿瘤具有体细胞CDH1突变。在2个显示CDH1启动子甲基化的HDGC肿瘤中未发现体细胞突变,但序列多态性证实它们保留了第二个野生型等位基因。Grady等(2000)指出了在散发性癌症中发现的启动子甲基化的例子,其中已注意到CDKN2A(600160)和RB1(614041)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以及在患有von Hippel-Lindau病的患者的一些肾脏肿瘤中(193300)。

Oliveira等(2002年)在39个有胃癌家族性聚集的家庭中进行了生殖系CDH1突变筛选,其中一个子集满足了由国际胃癌连锁协会(IGCLC)定义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标准。在11个HDGC家族中的4个(36.4%)中检测到CDH1种系突变。在63.6%的HDGC家族中或在不符合HDGC标准的胃癌家族聚集的亲属中未发现突变。这些结果为以下证据提供了支持:只有HDGC家族在CDH1中存在种系突变,而CDH1以外的其他基因仍有待鉴定。

Humar等(2002年)在10个胃癌家族中进行了种系突变搜索,其中7个符合HDGC的临床标准。他们确定了7个家族中的4个家族和1个家族中的种系突变,这是临床标准的临界点。在5个家族中鉴定出的突变中,有4个以前未报告。

Suriano等(2003年)筛选了66个年轻的(在50岁之前被诊断为)胃癌先证者的种系CDH1突变,并确定了2个错义突变:A617T(192090.0002)和A634V(192090.0015)。稳定转染的钙粘蛋白阴性CHO细胞系以聚集,侵袭和运动性为特征。与体外野生型细胞相比,表达A634V或thr340-to-ala(T340A; 192090.0016)突变的细胞无法聚集,表现出侵袭性并异常迁移。表达A617T突变的细胞显示出中等聚集能力。

Suriano等(2003)表征了CDH1种系错义突变对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形态,运动性和增殖的影响。野生型E-钙粘着蛋白和表达A617T的细胞具有上皮样形态,极化细胞单向迁移。表达T340A和A634V的细胞具有高运动性成纤维细胞样表型,这取决于活性RhoA水平的升高(165390)。表达Val832-to-met(V832M; 192090.0017)的细胞在圆形细胞的堆积结构中生长,这是由于α-连环蛋白(CTNNA1; 116805)和β-连环蛋白,以及粘附复合物的不稳定被证明会阻碍这些细胞的活动能力。CDH1突变显示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Suriano等(2003年)得出结论,表达CDH1突变的细胞入侵的能力与它们的运动能力无关,这提供了运动性对于细胞入侵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充分的证据。

Brooks-Wilson等(2004)确定了43例明显的遗传性胃癌病例,并筛选了它们的种系CDH1突变。作者确定了10个不同家族的10个功能丧失突变的杂合性,包括2个插入,5个缺失,2个剪接位点取代和1个涉及剪接位点的复杂缺失/插入。他们还发现了3个杂合错义突变,这些突变预计会影响保守残基并对蛋白质功能产生有害影响。Brooks-Wilson等(2004年)指出,在突变阳性和阴性家族中,都有多例乳腺癌病例,包括经病理证实的小叶乳腺癌(LBC;请参阅137215)。

Masciari等(2007年)在一名42岁患小叶性乳腺癌的妇女中,发现CDH1基因的种系突变(192090.0021)。乳腺癌通过免疫染色对E-钙粘蛋白呈阴性,进一步分析检测到该基因部分杂合性的丧失。据报道,该患者的母亲在28岁时患了小叶性乳腺癌。该家庭中没有其他乳腺癌或胃癌的报道。

Simoes-Correia等(2008)分析了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稳定表达生殖系E-钙粘着蛋白R749W和E757K突变的情况,这些突变与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有关,并观察到E-钙粘着蛋白表达的异常模式,蛋白质主要在内质中蓄积网(ER)。作者证明,E-cadherin错义突变体受ER质量控制(ERQC)的影响,并经历ER相关降解。用特异性化学伴侣蛋白处理这些突变细胞可将E-钙黏着蛋白恢复至细胞膜并恢复其功能。Simoes-Correia等(2008年)得出结论,ERQC在E-钙粘蛋白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Oliveira等(2009)报道了93个先前描述的突变阴性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先证者中的6个(6.5%),其在CDH1基因中携带了基因组缺失(参见例如192090.0022和192090.0023)。在断点附近,Alu重复序列在统计上的显着过量表示表明,Alu重复序列的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是这些缺失的可能机制。当考虑所有突变和缺失时,HDGC中CDH1改变的总频率约为46%(160个中的73个),而在3.8%的HDGC家庭中发生较大的CDH1缺失。

睑环牙髓综合征1

Ghoumid等 在来自5个无关家庭的7例患者中患有睑球牙髓综合征(BCDS1; 119580)(2017)标识的杂在CDH1基因突变(见,例如,192090.0024 - 192090.0026)。所有变体均涉及高度保守的残基,并显示出会影响E-cadherin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

Nishi等人在一名日本唇girl裂,胆道闭锁,法洛氏四联症和神经管缺损的女孩中(2016)确定了CDH1基因错义突变的杂合性(D676E; 192090.0027)。Ghoumid等(2017)指出该患者还表现出BCDS的眼睑异常特征。

前列腺癌,易患

Jonsson等(2004)证明了CDH1的-160C / A启动子多态性(192090.0018)和遗传性前列腺癌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体细胞突变

E-钙粘着蛋白的表达降低被认为是与细胞-细胞粘附系统功能异常有关的主要分子事件之一,引发癌症的侵袭和转移。贝克尔等(1994)提出E-钙粘着蛋白突变有助于胃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因为26个弥漫性胃癌中有13个(137215)减少了同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非癌组织中未见异常基因转录。来自同一患者,表明是躯体起源。

Oda等(1994)研究人员分析了10种人类癌细胞系,这些细胞系表现出生长特征,其形态特征是细胞间松散的粘附,表明表达的E-钙粘蛋白可能存在结构异常。在4个细胞系中发现了强大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没有核苷酸序列异常,而在其他4个细胞系中则没有mRNA。在其余2种胃癌细胞系中,mRNA序列异常。一个显示出12 bp的读框内缺失,且mRNA和蛋白质表达强烈。在另一种中,有4种具有不同大小插入的mRNA种类,其中主要转录物(具有7bp的插入)引起移码,并且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显着降低。在这2种细胞系中,在外显子-内含子连接点附近检测到DNA突变,揭示异常的RNA剪接是mRNA异常的原因。另外,E-钙粘着蛋白基因座的野生型等位基因丢失了,这表明E-钙粘着蛋白基因已经被2次击中(突变和等位基因丢失)所灭活,类似于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机制。

Risinger等(1994)确定了CDH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参见,例如,192090.0001 - 192090.0003)在子宫内膜(的癌608089)和卵巢(167000)。2例肿瘤保留了野生型等位基因,2例肿瘤组织中体细胞杂合性丧失。这些发现与CDH1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是一致的。

为研究CDH1表达在癌症中改变的分子基础,Berx等(1995年)对49位乳腺癌患者的CDH1基因进行了PCR / SSCP突变筛选。在42例浸润性导管或髓样乳腺癌样本中,均未发现相关的DNA变化。相反,在7个浸润性小叶型乳腺癌中,有4个(参见137215)在E-钙粘蛋白的细胞外部分(例如192090.0004)具有蛋白质截短突变(3个无意义和1个移码)。具有E-cadherin突变的4个小叶癌中的每一个均显示包含E-cadherin基因座的染色体区域16q22.1的肿瘤特异性杂合性丧失,从而支持了Knudson 2命中假说。Berx等(1995)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这四个肿瘤中没有E-钙粘着蛋白表达。

伊利亚斯等(1997年)得出结论,CDH1突变不能解释大肠肿瘤中E-钙粘蛋白表达的下降。他们发现在5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114500)和14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结直肠癌中,CDH1等位基因缺失或外显子16复制错误与CDH1蛋白表达水平低之间没有关联。作者推测,CDH1基因突变或等位基因缺失会影响E-cadherin作为肿瘤侵袭抑制剂的功能。

Berx等(1998)发现了CDH1基因的69个体细胞突变的报告。除了少数错义突变外,这些还包括由插入,缺失和无义突变引起的剪接位点突变和截短突变。在弥漫性胃癌和浸润性小叶乳腺癌之间,突变类型存在重大差异。在弥漫性胃肿瘤中,主要缺陷是外显子遗漏,这会导致框内缺失。相比之下,在浸润性小叶型乳腺癌中发现的大多数突变是框架外突变,预计会产生分泌的截短的E-钙粘蛋白片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突变是与杂合性丧失结合发生的。

惠勒等(2002年)审查了E-钙粘着蛋白对散发性小肠腺癌的可能贡献。在总共21例非家族性,非壶腹小肠腺癌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了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八个肿瘤(38%)的细胞膜蛋白表达降低,这是结直肠癌的共同发现(Ilyas等,1997)。这导致作者提出,E-钙粘着蛋白基因中的突变或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在散发性小肠腺癌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Deplazes等(2009)证明,E-钙粘着蛋白具有第8外显子的框内缺失,其激活Rac1(602048)和抑制Rho(165390)的能力降低。Rac1激活的缺乏影响了Rac1的下游信号传导,如Rac1效应蛋白IQGAP1(603379)与Rac1-GTP 的结合减少所显示。突变E-钙粘蛋白表达细胞中p120-catenin(CTNND1; 601045)的膜定位减少与突变E-钙粘蛋白缺乏Rho负调控有关。与突变型E-钙粘蛋白有关的运动性和侵袭性增强对Rac1和Rho的抑制很敏感。Deplazes等(2009年) 得出的结论是,E-钙粘蛋白突变对Rac1和Rho的激活有相反的影响,并且Rac1和Rho参与了具有E-钙粘蛋白突变的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性表型的建立。

▼ 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
------
Frebourg等(2006)报道了2个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家族中CDH1突变与唇裂伴或不伴with裂的关系(119530)。在每个家族中,CDH1突变是一个剪接突变,产生带有框内缺失的异常转录本,从而消除了涉及细胞与细胞粘附的细胞外钙粘蛋白重复域。此类转录本可能编码具有反显性负效应的突变蛋白。在嘴唇和上颚发育的关键阶段,CDH1在人类胚胎中的表达表明,E-钙黏着蛋白途径的改变可能有助于人类裂口。CDH1突变携带者中弥漫性胃癌的发展需要野生型等位基因的体细胞失活(Grady等,2000;2000)。由Knudson 2命中模型预测,Oliveira等(2004)。

▼ 动物模型
------
Riethmacher等(1995)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同源重组将靶向突变引入E-cadherin基因。突变删除E-钙粘着蛋白序列必不可少的Ca(2+)绑定和粘附功能。这些胚胎干细胞用于产生携带突变的小鼠。杂合突变动物看上去正常并且可以繁殖。然而,纯合突变与生活不相容;纯合的胚胎在植入前显示出严重的异常。特别地,在压实发生后不久,桑ula的粘附细胞解离,然后破坏了其形态极化。

恶性肿瘤的发展部分地以肿瘤细胞克服细胞-细胞粘附和侵袭周围组织的能力为特征。E-钙粘着蛋白是上皮细胞的主要粘附分子,与致癌作用有关,因为它在人上皮癌中经常丢失。在肿瘤细胞系中重建功能性钙粘蛋白复合物导致从侵袭性表型转变为良性上皮表型。Perl等(1998)发现在胰腺β-细胞致癌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E-钙黏着蛋白表达的丧失与从高分化腺瘤到浸润性癌的转变相吻合。模型小鼠与在β肿瘤细胞中维持E-钙黏着蛋白表达的转基因小鼠的交配导致腺瘤阶段的肿瘤发展停滞,而E-钙黏着蛋白的显性阴性形式的表达引起早期侵袭和转移。结果表明,E-钙黏着蛋白介导的细胞粘附的丧失是从腺瘤到癌发展的一个限速步骤,并且是该发展的原因,而不是后果。

▼ 历史
------
肝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种主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在各种诱导性胚胎部位以及成年组织中均以独特的模式出现。最初是基于其介导鸡肝上皮细胞之间钙依赖性粘附的能力而分离的。加林等(1987)分离并确定了编码鸡LCAM的cDNA克隆的核酸序列。该蛋白的预测序列支持了一个早期的结论,即LCAM是一种固有的膜蛋白。其序列与其他已知蛋白质序列(包括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序列)(NCAM; 116930)不同源)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其他成员。尚不能确定鸡的肝细胞黏附分子是否与钙依赖性黏附分子不同,包括从哺乳动物的不同上皮组织或细胞系中分离出来的葡萄膜蛋白和E-钙粘蛋白。这些分子具有与LCAM相似的生化特性和组织分布,因此很可能所有分子都是其哺乳动物同源物。

▼ 等位基因变异体(27个示例):
------

.0001子宫内膜癌
CDH1,LEU711VAL
在子宫内膜癌(608089)中,Risinger等人(1994)确定了CDH1基因的体细胞C到G转换,导致leu711到val(L711V)替换。野生型等位基因没有丢失。

.0002子宫内膜癌
胃癌,遗传性扩散,包括
CDH1,ALA617THR
在子宫内膜癌(608089)中,Risinger等人(1994)确定了CDH1基因的体细胞G到A转换,导致ala617到thr(A617T)替换。在肿瘤组织中鉴定出体细胞杂合性的丧失。

Suriano等(2003)在两名非裔美国女性弥漫性胃癌(HDGC; 137215)中检测到杂合种系A617T突变。作者观察到表达A617T突变的CHO细胞显示出减少的细胞间聚集。

.0003卵巢癌,躯体
CDH1,SER838GLY
在卵巢癌组织中(167000),Risinger等人(1994)发现CDH1基因的密码子838的体细胞A到G转换,导致从ser838到gly(S838G)的替换。肿瘤组织显示体细胞杂合性丧失。

.0004乳房癌,小叶,体细胞
CDH1,GLU261TER
Berx等人在浸润性小叶乳腺癌(LBC;参见137215)中(1995年)在CDH1基因中发现了体细胞GAA(glu)-TAA(终止)无意义突变(E261X)。在这种情况下,证明了染色体区域16q22.1的肿瘤特异性杂合性丧失。

.0005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1008G-T
在新西兰毛利人的家庭受影响的成员与早发性遗传性弥漫性胃癌(HDGC; 137215)最初由报道琼斯(1964年),吉尔福德等(1998)在CDH1基因中发现了杂合的1008G-T转化。G到T的转化位于外显子7的最后一个核苷酸(位置1008),这是供体剪接共有序列的一部分。RT-PCR研究表明,该突变导致从正常剪接供体位点和相邻的隐性剪接位点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衍生出7 bp的插入,并被预测会在CDH1基因的外显子8中产生过早的终止密码子。1008T转录本的隐蔽剪接效率很高。从正常的180 bp PCR产物衍生的20个克隆中,只有1个包含1008T突变。另外,从G到A的转化可能导致了从glu336到asp(E336D)的取代,这可能对蛋白质的正确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家庭里 胃癌的死亡年龄从14岁开始,大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人。谱系模式与不完全外显的易感基因的显性遗传相符。据报道,在散发性组织学弥漫性胃癌病例中,CDH1基因的1008位存在体细胞突变(Oda等,1994)。

.0006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1-BP INS,2382C
Guilford等(1998)描述了一个家庭,其中多个弥漫性胃癌成员(HDGC; 137215)是杂合子,用于在位置2382至2386的5个胞嘧啶中插入一个额外的C残基。产生的移码导致E-钙粘着蛋白分子缺少约一半的胞质结构域。胃癌属于早发性,组织学弥漫型。

.0007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GLN699TER
Guilford等人在一个患有早发,组织学上弥漫性胃癌的家庭中(HDGC; 137215)(1998)发现30岁的先证者在CDH1基因的2095C-T过渡是杂合的,导致gln699-to-ter(Q699X)取代。预测该突变将导致缺少跨膜结构域和胞质结构域的E-钙粘蛋白肽。

.0008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IVS1AS,AG,-2
在英国的一个家庭中,有6名成员患有胃癌(HDGC;137215),Richards等人(1999)确定了剪接受体位点突变,即从CDH1基因外显子2开始的第49位核苷酸到第-2位的A到G过渡。除了患有胃癌的6名成员外,该家族的1名成员在30岁时患上了直肠腺癌。

.0009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TRP20TER
Richards等人在英国的一个家庭中,有连续3例胃癌(HDGC; 137215),诊断年龄分别为27、50和38岁(1999)确定了CDH1基因的外显子2的第59个核苷酸的G到A转换,导致trp20到ter(W20X)替换。预计该突变会截断信号肽域中的E-钙粘蛋白基因产物,该信号肽是从成熟蛋白的N末端切割下来的。

从数据库中删除.0010

.0011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GLU24TER
在一个有多个成员患有弥漫性胃癌的家庭中(HDGC; 137215),Guilford等人(1999年)在CDH1基因外显子2的第70位核苷酸处发现了杂合的G到T转化,导致E-钙粘蛋白前体蛋白的信号肽中的glu24到ter(Q24X)取代。林奇等(2000年)曾在此描述基于E-钙粘蛋白突变的遗传咨询。在测试70G-T突变的24个家庭成员中,有9个阳性,15个阴性。一旦19名患者接受了咨询,就没有希望的结果发送给他们的医生,一旦他们意识到了保险歧视的可能性。没有人接受内镜超声检查。对该突变呈阳性的三名患者对预防性胃切除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报告呈阳性的9人中有3人受到影响并死亡。

.0012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ARG598TER
在一个散布性胃癌的分离家庭中(HDGC;137215),Gayther等人(1998年)在CDH1基因中发现了2095C-T过渡,导致arg598-to-ter(R598X)取代。随后,Huntsman等从遗传筛查,手术管理和病理发现的角度对这个家族进行了研究(2001)。

.0013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1-BP INS,1711G
Gayther等(1998)发现一个家族性先天性胃癌(HDGC;137215)的先证者在CDH1基因中插入了1个碱基。在核苷酸1711之后插入G产生了一个移码,预期会在587位密码子处截断该蛋白。Huntsman等人随后​​从遗传筛选,手术处理和病理学发现的角度研究了该家族(2001)。

.0014胃癌,遗传性弥漫性
CDH1,1-BP INS,1588C
在一个家庭中,弥散性胃癌(HDGC;137215)是隔离的,Guilford等(1999年)确定了CDH1基因第11外显子的1 bp插入(1588insC)。Chun等(2001)报道了全胃切除术作为对患有扩散性胃癌和1588insC突变的家庭的所有5个受影响成员的预防性干预。

.0015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ALA634VAL
Suriano等人在一名患有弥漫性遗传性印戒胃癌的葡萄牙成年男性中(HDGC; 137215)(2003)在CDH1基因的外显子12鉴定了1901C-T转换,预计导致ala634对val(A634V)替换。与用野生型cDNA转染的细胞相比,用该突变cDNA转染的细胞在体外表现出降低的聚集,增加的侵袭性和不均匀的迁移。

.0016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THR340ALA
在来自欧洲的一种胃癌患者中(HDGC; 137215),Oliveira等人(2002)确定了CDH1基因的外显子8的杂合的1018A-G过渡,导致thr340对ala(T340A)替换。

Suriano等(2003年)观察到与野生型细胞相比,表达T340A突变的CHO细胞未能聚集,表现出侵袭性并异常迁移。

.0017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VAL832MET
在日本患有弥漫性胃癌的家庭中(HDGC; 137215),Yabuta等人(2002年)确定了CDH1基因第16外显子中2494G-A过渡的杂合性,导致val832-to-met(V832M)取代。

.0018前列腺癌,对
CDH1,-160C -A(rs16260)
Jonsson等(2004年)对 1,036例患有散发性家族性(2个近亲)或遗传性(3个或更多近亲)前列腺癌(176807)和669个对照的基因型进行了-160C / A启动子多态性分析(rs16260)。与对照组相比,CA携带者(比值= 1.7)和AA携带者(比值= 2.6)患遗传性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在散发或家族病例与对照之间,基因型频率没有差异。Jonsson等(2004年)得出的结论是CDH1是一种低渗透性前列腺癌易感基因,可能解释了一部分家族性,尤其是遗传性前列腺癌。

在一项孤立的复制研究人群中,一个核心家庭(所谓的“ FH +”病例)和540名对照包括612名散发性前列腺癌患者和211名至少2名前列腺癌亲属的患者(2005年)发现比较FH +病例和对照组时,-160C-A启动子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的有力证据(p = 0.003)。在全部研究人群中,CA和AA携带者的风险高于CC携带者(比值分别为1.5和2.6)。在散发病例和对照之间未观察到基因型频率的显着差异。

.0019胃癌,遗传性弥漫性和有或无C裂的LE裂
CDH1,IVS4DS,TA,+ 2
Frebourg等(2006年)描述了一个白种人家庭,其中4名成员患有弥漫性胃癌和唇c裂(见137215),另外2名个体患有胃癌而无裂痕。已证明该家族的受影响成员具有内含子4剪接供体位点的突变(531 + 2T-A)。外周血淋巴细胞CDH1的RT-PCR分析和扩增cDNA的序列分析表明,该突变诱导了复杂的异常剪接,包括激活外显子供体剪接位点。

.0020胃癌,遗传性扩散和有或无C裂的C裂
CDH1,1137G-A
Frebourg等(2006)在一个患有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的男性(137215),他的两个女儿患有胃癌,一个唇裂但没有胃的女儿中发现了一个剪接突变,该突变影响CDH1基因外显子8的最后一个核苷酸(1137G-A)。患有25岁的癌症,以及一个16岁的儿子,他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头皮角质发育不全和部分性颅骨萎缩症(见107600),但未知胃癌。

.0021乳腺癌
CDH1,1-BP INS,517A
Masciari等人在一名 42岁时患小叶性乳腺癌(LBC;参见137215)的妇女的生殖系中(2007)确定了CDH1基因的杂合的1-bp插入(517insA),导致蛋白质的细胞外部分被截断。乳腺癌通过免疫染色对E-钙粘蛋白呈阴性,进一步分析检测到该基因部分杂合性的丧失。据报道,该患者的母亲在28岁时患了小叶性乳腺癌。该家庭中没有其他乳腺癌或胃癌的报道。

.0022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193.6-KB DEL,EX1-2
在两个先证者中,一个是北欧人,另一个是加拿大人,患有弥漫性胃癌(HDGC; 137215),均对种系CDH1点突变呈阴性,Oliveira等(2009)确定了涉及整个CDH3基因的相同193.6-kb种系缺失(114021)和CDH1基因的外显子1和2。北欧先证者也患有小叶性乳腺癌,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孙子,分别被诊断患有弥漫性胃癌,年龄分别为40,37岁和28岁。未测试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的删除。加拿大先证者分别在38岁和43岁时出现了弥漫性胃癌,并有2个姐妹分别在30岁和35岁时也出现了弥漫性胃癌,但未对它们的缺失进行测试。CDH1基因周围的微卫星标记的单倍型分析表明,这两个先证者共享一个9标记单倍型,表明存在携带该缺失的共同祖先。

.0023胃癌,遗传性扩散
CDH1,828-BP DEL和3-BP INS,EX16
在欧洲患有弥漫性胃癌的先证者(HDGC; 137215),其生殖系CDH1点突变为阴性,Oliveira等人(2009年)确定了CDH1基因中的828 bp缺失/ 3 bp插入。该缺失影响外显子16。先证者的母亲死于组织学未经证实的胃癌,有2名亲属,另外2名亲属死于弥漫性胃癌和小叶乳腺癌。先证者的2个姐妹被诊断出患有弥漫性胃癌,其中1个经过检测是否缺失,并与2个无症状的孩子一起被证明是携带者。

.0024牙周化学综合症1
CDH1,IVS8DS,GC,+ 1
Ghoumid等人在患有睑裂牙髓综合征(BCDS1;119580)的母亲和女儿中(2017)在CDH1基因的内含子8中鉴定出剪接位点突变(c.1320 + 1G-C,NM_004360.3)的杂合性,预计会破坏规范的共有供体基序并导致外显子9的跳跃。病人的淋巴细胞RNA证实外显子9跳过了,这有望引起大部分EC3结构域的去除并削弱其黏附功能。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未检测到表达c.1320 + 1G-C突变的E-钙粘蛋白。与野生型相比,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该突变体丧失了细胞质膜染色和胞内核周E-钙粘着蛋白积聚。

.0025牙周化学综合症1
CDH1,IVS8DS,GT,+ 1
Ghoumid等在患有睑缘牙髓病综合征的单卵双胞胎姐妹中(BCDS1; 119580)(2017)在CDH1基因的内含子8中发现了一个从头剪接位点突变(c.1320G-T,NM_004360.3)的杂合性,预计会破坏规范的共有供体基序并导致跳过第9外显子。她的两个都不受影响父母携带了突变。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未检测到表达c.1320G-T突变的E-钙粘蛋白。与野生型相比,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质膜染色丢失,胞内核周E-钙粘蛋白积累。

.0026牙周化学综合症1
CDH1,ASP254TYR
Ghoumid等人在女性患有睑球牙髓综合征(BCDS1;119580)的患者中(2017)在CDH1基因的外显子6中鉴定出c.760G-T颠换(c.760G-T,NM_004360.3)的杂合性,导致在内部高度保守的残基上发生asp254-to-tyr(D254Y)取代钙结合袋。她未受影响的母亲也有这种突变,表明外pen不完全。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未检测到表达D254Y突变的E-钙粘蛋白。与野生型相比,转染的HEK293T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该突变体丧失了细胞质膜染色和胞内核周E-钙粘蛋白积累。

.0027牙周化学综合症1
CDH1,ASP676GLU
Nishi等人在一名日本人患有睑管牙髓综合征(BCDS1; 119580)的女孩中(2016)在CDH1基因的第13外显子13中鉴定了从头c.2028C-A转化(c.2028C-A,NM_004360)的杂合性,导致在细胞外钙粘蛋白重复序列​​中将asp676转化为glu(D676E)。她未受影响的父母都没有携带这种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