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发育不良/发育不全 2; RHDA2
有证据表明肾发育不全/发育不全-2(RHDA2) 是由染色体 8p22 上的 FGF20 基因(605558) 纯合突变引起的。据报道,就有这样一个家庭。
▼ 说明
肾发育不全/发育不全属于一组围产期致死性肾脏疾病,包括双侧肾发育不全、单侧肾发育不全伴对侧发育不良(URA/RD)和严重梗阻性尿路病。肾发育不全是肾脏和泌尿道先天性异常中最严重的一种(CAKUT;610805),通常导致子宫内或围产期死亡。已记录双侧肾发育不全或发育不全与单侧肾发育不全、肾发育不良或肾发育不全合并肾发育不良共存的家族,表明这些病症可能属于致病连续体或表型谱(Joss 等人总结,2003 年;亨伯特等人,2014)。
有关肾发育不全/发育不全的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RHDA1(191830)。
▼ 临床特征
巴拉克等人(2012) 报道了一个高度近亲的白人家庭,其中 2 对作为表兄弟姐妹的胎儿患有与羊水不足相关的双侧肾发育不全。所有妊娠均被终止。对 1 名受影响胎儿的尸检显示波特序列,有多余的皮肤、足内翻和肺发育不全。内部检查显示双侧肾输尿管发育不全;其他器官正常。神经病理学检查显示大脑或眼睛没有异常。
▼ 遗传
Barak 等人报道的 RHDA2 在家族中的遗传模式(2012) 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Barak 等人在来自近亲家庭的 3 个患有双侧肾发育不全的胎儿中(2012) 鉴定出 FGF20 基因中的纯合移码突变(605558.0002)。该突变是通过结合纯合性作图和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与该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小鼠中 Fgf20 和 Fgf9(600921) 的缺失导致肾发育不全,支持该家族中突变的致病性(参见动物模型)。
▼ 动物模型
在发育中的小鼠肾脏中,Barak 等人(2012) 证明 Fgf9 和 Fgf20 充当维持干细胞处于祖蜂窝状态所需的生态位信号的配体。对具有各种 Fgf20 和 Fgf9 缺失组合的突变小鼠的研究表明,这 2 个基因的作用是多余的,并且对于肾脏发育至关重要。 Fgf20 和 Fgf9 水平的降低导致肾脏大小减小,并且由于正常分化的祖细胞池较小而导致肾小球减少。 Fgf9 缺失胚胎中的一个野生型 Fgf20 等位基因足以支持正常的肾脏发育,但具有 1 个野生型 Fgf9 等位基因的 Fgf20 缺失胚胎具有更严重的表型,表明 Fgf20 在肾脏中比 Fgf9 具有更显着的作用。具有 1 个野生型 Fgf9 等位基因的 Fgf20 缺失肾脏的特征是祖细胞丢失和功能性肾单位过早分化。 Fgf20 仅在肾单位祖细胞中表达,而 Fgf9 主要在输尿管芽中表达,并向后肾间质发出信号。体外研究表明,Fgf20 或 Fgf9 单独或与 Bmp7(112267) 一起,可维持分离的后肾间充质和肾单位祖细胞,且仍具有分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