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 38; COXPD38
有证据表明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 38(COXPD38) 是由染色体 1q23 上 MRPS14 基因(611978) 的纯合突变引起的。据报道,有一名这样的患者。
有关组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的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COXPD1(609060)。
▼ 临床特征
杰克逊等人(2019) 报道了一名 5 岁女孩,她的父母是土耳其远亲,她的表型复杂,与线粒体疾病相符。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她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力轻度受损。出生后不久,她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和血清乳酸升高,随后出现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整体发育迟缓和沃尔夫-帕金森-怀特综合征。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她因感染而病情急剧恶化,但后来病情稳定下来,并表现出追赶性生长,并在 3.5 岁时学会走路和说话。 5岁时,她出现了宽阔的步态和一些轻微的畸形特征,包括后倾低位耳朵、中面部发育不全、距离过远和鼻梁扁平。骨骼肌组织分析显示线粒体复合物 IV 的活性单独降低至对照值的约 44%。然而,患者成纤维细胞的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组装的氧化磷酸化复合物存在综合缺陷,复合物 I 和 IV 几乎检测不到,复合物 III 和 V 显着减少。基础耗氧量也有所下降,ADP 依赖性呼吸活动不足,复合 IV 依赖性呼吸活动略有下降。线粒体形态部分扭曲。家族有多次流产史。该患者的父亲曾有过一次横纹肌溶解症和不同程度的肌酸激酶水平异常,表明可能存在部分显性效应。
▼ 遗传
Jackson等人报告的COXPD38在家庭中的遗传模式(2019) 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Jackson 等人发现,一名 5 岁女孩患有 COXPD38,其父母是土耳其远亲(2019) 发现了 MRPS14 基因中的纯合错义突变(R108C; 611978.0001)。该突变是通过对编码具有线粒体功能的蛋白质的核基因进行靶向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得到证实,并与该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在 ExAC 或 gnomAD 数据库中未发现该变体。小线粒体核糖体亚基和大线粒体核糖体亚基的稳态水平完整且与对照相似。突变的 MRPS14 蛋白是稳定的,但被证明会损害患者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翻译;该缺陷可以通过野生型 MRPS14 的表达来弥补。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在翻译延伸或线粒体mRNA招募过程中损害了线粒体核糖体的功能,而不是影响线粒体核糖体的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