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细胞死亡 6; PDCD6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 ALG2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PDCD6
细胞遗传学位置:5p15.33 基因组坐标(GRCh38):5:271,646-314,974(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多细胞生物的正常发育依赖于去除“不需要的”物质。细胞通过一种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遗传控制过程而死亡,该过程通常由细胞凋亡介导。该过程的失调导致或怀疑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参见 253300)、癌症(参见 151430)、自身免疫性疾病(参见 FAS;134637)、先天性畸形(参见 185900)和免疫缺陷。维托等人(1996) 设计了一种选择参与细胞凋亡的基因的方法,使用通过 T 细胞受体交联在小鼠 T 细胞杂交瘤中诱导的 PCD 模型。他们将这个选择系统命名为“死亡陷阱”。基于这样的假设:在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LTP中构建的转染的cDNA文库应该保护一些受体细胞免于死亡。这种抑制可能取决于反义RNA或显性失活突变体对凋亡基因的失活,或者取决于具有抗凋亡活性的蛋白质的过度表达。使用该系统,他们分离了 6 个 cDNA 克隆,指定为凋亡相关基因(Alg1 至 Alg6),它们能够在瞬时转染测定中抑制 PCR 诱导的细胞死亡。维托等人(1996) 发现 435 bp 的小鼠 Alg2 cDNA 在小鼠 T 细胞杂交瘤细胞和所有分析的成年小鼠组织中识别出单个 1.3 kb 转录物。胸腺和肝脏表达最多,而睾丸和骨骼肌表达最少。全长 Alg2 cDNA 具有开放解读码组,预计可编码 191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 基因功能
维托等人(1996) 表明小鼠 Alg2 是 T 细胞受体、Fas 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死亡所需的 Ca(2+) 结合蛋白。
Jung 等人使用免疫印迹分析(2001) 表明,ALG2 在 FAS 激活之前表达为 22-kD 蛋白,之后表达为 19-kD 蛋白,这可能是由于 N 末端裂解所致。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沉淀分析表明,在 FAS 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ALG2 从细胞质膜易位到胞质溶胶,然后在激活后与 FAS 解离。酵母 2 杂交和 GST Pull-down 分析证实 ALG2 与 FAS 相互作用。
喜多浦等人(2001) 发现 ALG2 与来自 Jurkat 人类 T 细胞和转染的 HEK293 细胞的 peflin(PEF1; 610033) 发生共免疫沉淀。 Peflin 在 Ca(2+) 存在下从 ALG2 解离,并且 Peflin 的 N 端疏水结构域对于异二聚化不是必需的。 Peflin 和 ALG2 共定位于细胞质中,但免疫荧光染色和亚细胞分级分离显示,ALG2 也在细胞核中检测到。在不存在 Ca(2+) 的情况下,在细胞溶质级分中回收 Peflin,在存在 Ca(2+) 的情况下,在膜/细胞骨架级分中回收 Peflin。喜多浦等人(2001) 得出结论,peflin 可能调节 ALG2 在 Ca(2+) 信号传导中的功能。
▼ 动物模型
张等人(2002) 通过基因打靶产生了缺乏 Alg2 的可存活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小鼠。这些小鼠的发育和免疫学均正常。细胞凋亡反应分析表明,Alg2 缺陷不会导致 TCR、FAS 或地塞米松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受到阻断。张等人(2002) 得出结论,ALG2 在这些信号通路中在生理上是可有可无的,并且哺乳动物细胞中可能存在其他功能冗余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