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视网膜炎 45; RP45
有证据表明色素性视网膜炎 45(RP45) 是由编码视杆光感受器环核苷酸门控通道(CNGB1; 600724) 的 β-1 亚基的基因纯合突变引起的位于染色体 16q21 上。
有关色素性视网膜炎的表型描述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268000。
▼ 临床特征
巴雷尔等人(2001) 发现了一个法国近亲家庭,其中 3 名受影响的个体患有典型和严重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先证者从小就有夜盲症。后来,她出现了周边视野丧失的情况。 30岁时,眼底出现典型的骨针状色素沉积。双眼视野缩小至10度。视网膜电图没有表现出视杆细胞反应,而视锥细胞反应严重降低。
近藤等人(2004) 鉴定出一名患有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45 的个体。患者是一名67岁的日本男子,他在学龄时就患有夜盲症。 30岁时,他因视野缺损被诊断出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二十五年后,双眼白内障手术后,双眼的暗适应闪光视网膜电图均无法记录。眼底检查显示左眼有典型的骨针状色素病变和不明显的黄斑变化,而右眼黄斑变性。
▼ 测绘
Bareil 等人使用连锁分析(2001) 将其家族的表型对应到染色体 16q13-q21,标记 D16S3089 的多点 lod 得分为 3.09。
▼ 分子遗传学
Bareil 等人在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的法国近亲家庭受影响的个体中(2001) 发现 CNGB1 基因(G993V; 600724.0001) 外显子 30 中存在错义突变的纯合性。 G993V 突变发生在 CNGB1 环核苷酸结合域的 3 个不变甘氨酸之一中,预计会影响 cGMP 与 CNGB1 的结合。
Kondo 等人对 59 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进行了筛查(2004) 发现 1 个个体的 CNGB1 基因中存在纯合剪接位点突变(600724.0002)。该突变导致蛋白质发生移码和截短,最后 28 个氨基酸丢失。
傅等人(2013) 对 31 个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RP 的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家庭进行了 163 个视网膜疾病基因突变的筛查,并鉴定了 CNGB1 基因(P530R; 600724.0003) 中保守残基的错义突变的纯合性,该突变在 1 个家庭中与疾病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