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佛氏综合征;颅面部骨骼皮肤发育异常
Pfeiffer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颅内突增生综合征,具有手脚特征性异常。已经确定了三种具有重要诊断和预后意义的临床亚型。第一类综合症与生活息息相关,包括颅突,中面部缺乏症,拇指宽大,脚趾宽大,近距离畸形和多变。2型由苜蓿叶的手掌和脚掌以及肘关节强直组成。3型与2型相似,但没有苜蓿叶形头骨。眼球突出严重,前颅底明显短。已经发现与3型有关的各种内脏畸形。早期消亡是2型和3型的特征(Cohen,1993)。Cohen and Barone(1994)进一步列出了3种类型的Pfeiffer综合征的发现。
菲佛综合症可能是由8号染色体上的FGFR1基因(136350)或10号染色体上的FGFR2基因(176943)的杂合突变引起的。某些家庭未对应到两个通过连锁研究发现这些基因座,提示其他遗传异质性。
Phenotype-Gene Relationships
Location | Phenotype | Phenotype MIM number |
Inheritance | Phenotype mapping key |
Gene/Locus | Gene/Locus MIM number |
---|---|---|---|---|---|---|
8p11.23 | Pfeiffer syndrome | 101600 | AD | 3 | FGFR1 | 136350 |
10q26.13 | Pfeiffer syndrome | 101600 | AD | 3 | FGFR2 | 176943 |
10q26.13 | Craniofacial-skeletal-dermatologic dysplasia | 101600 | AD | 3 | FGFR2 | 176943 |
▼ 临床特征
------
Pfeiffer(1964)发现3代人中有8人受到影响,其中有2例是男性遗传给男性。醒目的特征是宽阔的拇指和大脚趾。拇指的近端指骨为三角形或梯形(有时与远端指骨融合),因此拇指朝外(即远离其他手指)。Martsolf等(1971年)描述了一个受影响的男孩的案例,据说他的母亲和母亲的同父异母兄弟也受到了影响。Saldino等报道了另一种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的谱系(1972)。
Noack(1959)报道了一个43岁的男人和他的11个月大的女儿,他们两个都表现出头颅畸形和多突性。描述了拇指和大脚趾与后者重复的情况(前轴多指),以及同指。智力显然是正常的。后续诺亚克的通过菲佛亲族(1964年,1969年)指出,这种疾病是一样的acrocephalosyndactyly输入V.见历史部分。
Baraitser等(1980)报道了一个亲戚关于可变性的范围特别有启发性。先证者具有成熟的综合症,而在前三代的4个同胞中有8人有较大的幻觉,并且趾部有部分综合征(主要是趾2和3)。Vanek和Losan(1982)也说明了表达的可变性。Kroczek等(1986)描述了Kleblattschaedel与Pfeiffer综合征。拉斯穆森和弗里亚斯(1988)描述了一个有严重的菲佛综合症表现的女孩。该病例被认为代表了新的突变,直到对母亲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其右拇指异常与菲佛综合症的轻度表达相一致。人们认为母亲有轻度的面部发育不全。母亲进行镶嵌的可能性似乎很高。母亲的父亲在她出生时已经40岁。
斯通等(1990年)描述了一个患有菲佛综合症的婴儿,其中气管显示出了一个坚固的软骨板代替了软骨环,该固体软骨板延伸了气管的整个长度并超出了隆突。这导致气管狭窄。
Soekarman等(1992年)描述了母子中的经典Pfeiffer综合征。婴儿的儿子有苜蓿叶的头骨异常。手术后儿童的发育似乎是正常的,这表明所有患有三叶叶头骨异常的儿童没有可怕的预后。
Vallino-Napoli(1996)回顾了9例2至12岁的Pfeiffer综合征患者的听力学和耳科特征。9例患者中有8例听力下降。损失的程度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患者中为中度至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7例,混合性听力损失1例;没有人有纯粹的感觉神经丢失。4例有中耳积液病史。CT的主要表现包括外耳道狭窄和/或闭锁,中耳腔发育不全和中耳腔扩大。在少数情况下,小骨小骨发育不良。除1个例外,内耳解剖正常。
罗宾等(1998年)报告了7例3型Pfeiffer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病程。尽管他们都有严重的表现,但3例发育基本正常,2例轻度延迟,1例中度延迟。
颅面-骨骼-皮肤发育异常
Shotelersuk等(2002年)描述了一个15岁的泰国男孩,患有未明确的颅骨融合症,其特征是多缝线颅骨融合症,持续性前font门,角膜巩膜硬化,胆道狭窄,听觉口闭锁,拇指和大脚趾闭锁,严重的脊柱侧弯,棘皮症黑人,脑积水和智力低下。放射学检查显示T9-T12时椎体的骨性强直性骨以及肱骨---尺骨关节,腕间关节,第五指的远侧指间关节,腓骨-胫骨关节,inter间关节和第一趾的远侧指间关节。
▼ 诊断
------
产前诊断
冈萨雷斯等(2005)报道了3名胎儿在出生前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菲佛综合症,他们的FGFR2基因均具有相同的杂合突变(S351C; 176943.0024)。所有3例患者在尸检时均具有软骨气管袖,无可见气管环。此外,所有患者均具有椎体异常,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融合,其中2例也存在cro尾y外翻。
▼ 遗传
------
Pfeiffer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Pfeiffer,1964;Saldino等,1972)。Cohen(1993)指出,除了至少十几个散发病例外,还报告了7个Pfeiffer综合征谱系(3个3代和4个2代)。
在对克鲁索氏综合征和普发综合征的零星病例进行的研究中,Glaser等人(2000)使用4个基因内多态性筛选总共41个家庭。其中22例(每个综合症11例)提供了信息。他们在22个家庭中发现了11种不同的突变。通过分子手段,他们证明了这些不同突变的起源在所分析的所有情况下都是父系的。与对照组个体的父亲相比,克鲁索氏综合征或普发综合征患者的父亲具有较高的父亲年龄(34.50 +/- 7.65岁对30.45 +/- 1.28,P小于0.01)。该数据扩展了先前的父本年龄信息,该信息涉及导致Apert综合征的零星FGFR2突变和导致软骨发育不全的FGFR3突变。
▼ 测绘
------
染色体8
罗宾等(1994)证明了在一些菲佛综合症家庭的第8号染色体标记的连锁。通过在包含链接的DNA标记的人工染色体(YAC)上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他们将Pfeiffer综合征的1个基因定位在了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通过排除其他家族的紧密联系,证明了该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由于FGFR1已被定位到8p12-p11.2,因此它成为Pfeiffer综合征的强大候选基因。
染色体10
通过与菲佛综合征家庭切断了与8号染色体连锁分析,包括最初报告的家庭菲佛(1964年),Schell等(1995)发现标记D10S190和D10S587之间的染色体10q。Crouzon综合征(123500)先前已与该区域相关,并由FGFR2基因突变引起。
▼ 分子遗传学
------
Pfeiffer综合征,FGFR1基因突变
Muenke等(1994)在与染色体8连接的5个不相关的菲佛综合症家族的所有受影响的成员中,查出了FGFR1基因的一个特定突变(P252R; 136350.0001)。
罗西等(2003)报道了4个受影响的家族,它们具有共同的FGFR1 P252R突变,所有这些家族都表现出脚的特征性畸形,但是颅骨受累或缺乏。脚的外观为宽而扁平的拇趾,通常在内侧偏斜,并且有第二和第三趾的趾甲。作者认为,即使在没有颅骨突触的孤立病例中,脚的这种特征性外观也应促使寻找FGFR1中的P252R突变。
Pfeiffer综合征,FGFR2基因突变
Schell等。Lajeunie等人(1995)鉴定了与10号染色体相关的患有Pfeiffer综合征的患者的FGFR2基因突变(1995)和Rutland等(1995年)确定了一些患有Pfeiffer综合征的患者的FGFR2基因突变。Lajeunie等(1995)描述了在1个散发病例和1个家族形式的菲佛综合症中FGFR2突变。Rutland等(1995年)报道了7例散发的Pfeiffer综合征患者的FGFR2点突变。这些患者中有6个共享2个错义突变,也已在Crouzon综合征中报告过(见176943.0001和176943.0002)。Crouzon和Pfeiffer表型通常在家庭中“繁殖为真”,并且在不相关的个体中发现相同的突变并给出不同的表型是非常出乎意料的观察结果。
贝勒斯等(1996)描述了在10个不相关的家族中存在显性颅脑前突综合征的FGFR3基因的胞外域中的pro250-arg突变(134934.0014)。该突变(749C-G)恰好发生在FGFR3中的位置上,类似于分别在普发症和Apert综合征中报道的FGFR1(P252R; 136350.0001)和FGFR2(P253R; 176943.0011)中的突变。详细审查了Pfeiffer综合征和非综合征性颅脑前突的FGFR突变。
在患有严重的Pfeiffer表型的患者中,Tartaglia等人(1997)报道了在FGFR2基因的外显子IIIa中从头G到C的逆转,导致密码子290的trp-cys错义突变(T290C;176943.0019)。该患者患有苜蓿叶形畸形以及在普发综合征中发现的其他典型的眼,手和足异常。先前已在Crouzon综合征中报道了FGFR2密码子290的错义突变,但在Pfeiffer综合征中没有报道。
Schaefer等(1998)同样在2型菲佛综合症(176943.0032)中发现了T290C突变。婴儿有苜蓿叶头骨,眼球突出,尺尺骨骨ost,拇指宽大和脚趾大。但是,有很多重叠的Antley-Bixler综合征发现(207410)。Trp290似乎是FGFR2基因的主要热点。Meyers等人发现了trp290到arg的取代(1996年)在经典的克鲁佐综合征中,Park等人发现了trp290-gly突变(1995年),一种非典型的轻度克鲁森氏综合症。Schaefer等(1998) 如图(图2)所示,这是两个FGFR2热点区域trp290和cys342的序列,定义了外显子7和9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Plomp等(1998年)报告了5名无关患者,分别为2型和2型菲佛综合征。大多数患有这种形式的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肺部疾病,脑部异常,早产和术后并发症。其中两名患者显示cys342-arg突变(176943.0002)。
颅面-骨骼-皮肤发育异常
Shotelersuk等人 在一个15岁的泰国男孩患有颅面部骨骼皮肤皮肤发育异常(2002年)确定了FGFR2基因中870G-T转化的杂合性,导致在蛋白质基因的胞外域中出现W290C取代(176943.0032)。Schaefer等报道了相同的突变(1998年)的一个病例中,具有与Antley-Bixler综合征重叠特征的Pfeiffer综合征(207410)。
▼ 历史
------
Noack(1959)所描述的疾病在MIM的早期版本中被列为“ Acrocephalopolysyndactyly I型(ACPS I)”,并被认为与Apert综合征(101200)不同,其原因是存在多指畸形。在这种早期分类中,将Carpenter综合征(201000)命名为“头颅多突综合征II(ACPS II)”。
罗宾诺和索拉夫(Robinow and Sorauf,1975)描述了一种受到广泛影响的血统,他们称之为“诺亚克综合症”。在家庭中的病症报道Robinow和Sorauf(1975)中讨论了18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