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动蛋白; AMOT

KIAA107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AMOT

细胞遗传学位置:Xq23 基因组坐标(GRCh38):X:112,774,877-112,840,831(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Kikuno 等人通过对大小分级成人脑 cDNA 文库中的 cDNA 克隆进行随机测序,(1999) 鉴定了血管动蛋白,他们将其命名为 KIAA1071。 RT-PCR 和 ELISA 显示普遍存在的低至中度表达,在丘脑底核和脊髓中表达水平最高。

Troyanovsky 等人在酵母 2 杂交筛选中使用血管抑制素(173350) 的 kringle 结构域 1 至 4,然后对足月胎盘 cDNA 文库进行直接筛选和 5-prime RACE(2001)克隆血管动蛋白。推导的 675 个氨基酸蛋白质的计算分子量约为 72 kD。 Northern 印迹分析在所有测试的组织中检测到 6.5-和 7.5-kb 转录物,其中在胎盘和骨骼肌中表达最丰富。几种细胞系的实时 PCR 显示在人真皮微血管系统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表达最高。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表观分子量为 75 kD。对人足月胎盘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大血管内皮和微绒毛毛细血管中存在染色。还在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中检测到血管动蛋白。在卡波西斯肉瘤肿瘤组织中,血管动蛋白存在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中,但在周围正常真皮组织的血管中没有发现。

▼ 基因功能

特罗扬诺夫斯基等人(2001) 确定,在 HeLa 细胞中表达后,血管生成抑制素结合并内化荧光素标记的血管抑制素。转染的血管动蛋白和内源性血管动蛋白均定位于迁移内皮细胞的前缘。血管动蛋白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导致细胞迁移增加,表明对细胞运动具有刺激作用。用血管抑制素治疗抑制血管动蛋白表达细胞的迁移和管形成,表明血管抑制素通过干扰内皮细胞中血管动蛋白活性来抑制细胞迁移。

Wells 等人使用功能和蛋白质组筛选来识别 Cdc42(116952) 的调节因子(2006) 鉴定了一个以 Rich1(ARHGAP17; 608293) 为中心的蛋白质网络,并在犬肾上皮细胞中组织了顶端极性。 Rich1 结合 Amot 的卷曲螺旋结构域,从而靶向包含含有 PDZ 结构域的蛋白 Pals1(MPP5; 606958)、Patj(INADL; 603199) 和 Par3(PARD3; 606745) 的紧密连接处的复合物。 Rich1 对 Cdc42 的调节是维持紧密连接所必需的。 Amot 的卷曲螺旋结构域是其定位到顶膜以及 Amot 将 Pals1 和 Par3 重新定位到内部泪点所必需的。威尔斯等人(2006) 提出 RICH1 和 AMOT 通过 CDC42 的协调调节以及将紧密连接的特定组件与细胞内蛋白质转移连接来维持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李等人(2012) 发现 HEK293T 细胞中 AMOT、AMOTL1(614657) 或 AMOTL2(614658) 的过表达会抑制报告基因的 WNT1(164820) 依赖性激活。相反,通过 shRNA 同时敲低所有 3 个基因显着增加了 WNT1 报告基因的活性。然而,单独敲除 AMOT、AMOTL1 或 AMOTL2 几乎没有效果,表明它们在抑制 WNT 活性方面​​具有重叠的功能。

▼ 测绘

通过对人类/啮齿动物混合组的分析,Kikuno 等人(1999) 将 AMOT 基因定位到 X 染色体。

▼ 进化

Bratt 等人的系统发育分析(2002) 表明血管动蛋白、AMOTL1 和 AMOTL2 形成孤立的进化枝,并且这些进化枝源自共同祖先序列的重复。

▼ 动物模型

阿瑟等人(2007) 表明,斑马鱼中的 Amot 敲低会减少内皮尖端细胞的丝状伪足数量,并严重损害节间血管的迁移。 Amot 基因敲除小鼠在胚胎第 11 天左右导致 75% 的致死率,体间区域严重血管供血不足,大脑血管扩张。 Aase 等人使用从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2007) 表明,Amot 缺陷细胞在分化和增殖中对 Vegf(192240) 具有完整的反应,但对 Vegf 的趋化反应被消除,并且 Vegf 诱导的肾小管发生受损。迁移过程中的内皮极化取决于 Amot,Amot 下调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 Rac1(602048) 活性。阿瑟等人(2007) 得出结论,Amot 在血管模式和内皮极化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