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相关蛋白 70

SWAP70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SWAP70

细胞遗传学位置:11p15.4 基因组坐标(GRCh38):11:9,664,077-9,752,993(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B 细胞受体由免疫球蛋白(Ig) 重链和轻链以及共价结合的辅助分子 Ig-α(CD79A; 112205) 和 Ig-β(CD79B; 147245) 组成。 B 细胞受体与抗原的交联会刺激细胞内蛋白激酶的激活。 B 细胞激活导致 Ig 可变区的超突变和重链类别转换,其中 mu(IgM;参见 147020)的 Ig 恒定区被另一类的 Ig 恒定区取代:γ(IgG;参见 147100)、α(IgA;参见 146900),或 ε(IgE;参见 147180)。类别切换是通过mu的切换区域和要表达的同位素的切换区域之间的环出和删除机制来实现的。马萨特等人(2000) 探讨了开关相关蛋白 70(SWAP70) 作为特定开关区域识别和 DNA 断裂原因之间联系的可能性。 Swap70 已在小鼠体内分离出来,作为复合物的一部分,能够在体外促进 2 个开关区域之间的重组(Borggrefe 等人,1998;Borggrefe 等人,1999)。 Masat 等人通过使用小鼠 Swap70 序列作为探针筛选人淋巴瘤 cDNA 文库(2000) 分离出编码 SWAP70 的 cDNA。尽管 585 个氨基酸的 SWAP70 蛋白含有 3 个核定位信号,但 SWAP70 主要存在于小型静息 B 细胞的细胞质中。受到刺激后,SWAP70 易位至细胞核。在激活的类别转换 B 细胞培养物中,它与膜 IgG 相关,但与 IgM 无关。马萨特等人(2000) 表明 SWAP70 不仅参与核事件,还参与 B 细胞激活的信号传导。

▼ 基因功能

筱原等人(2002) 证明 SWAP70 特异性结合 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依赖于磷酸肌醇-3-羟基激酶但不依赖于 Ras 的细胞质 SWAP70(参见 190020)发生了称为褶边的细胞膜重排。然而,缺乏结合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的能力的突变体SWAP70阻止了表皮生长因子(EGF;131530)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参见173430)诱导的膜皱褶。 SWAP70 显示与 Rac-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的低同源性,并催化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依赖性鸟嘌呤核苷酸与 Rac 的交换(参见 602048)。 SWAP70 缺陷的成纤维细胞在 EGF 刺激后表现出膜皱褶受损,并且无法完全激活 Rac。筱原等人(2002) 得出结论,SWAP70 是一种不同类型的 Rac-GEF,它孤立于 Ras,将信号从酪氨酸激酶受体转导至 Rac。

▼ 测绘

通过 FISH,Masat 等人(2000) 将人类 SWAP70 基因定位到 11p15 的一个区域,该区域与小鼠 7 号染色体显示同线性。他们使用连锁分析和中期染色体上的 FISH 将小鼠 Swap70 基因定位到中部 7 号染色体。

▼ 动物模型

B 细胞直接从血流迁移至次级淋巴器官和淋巴结。在渗出之前,这些细胞以 L-选择素(SELE;153240) 依赖性方式滚动,通过 CCR7(600242) 和 CXCR4(162643) 接收信号,并通过整合素 α-L(ITGAL;ITGAL;162643) 粘附到高内皮微静脉(HEV)。 153370)/β-2(ITGB2;600065)。皮尔斯等人(2006) 观察到足垫免疫后,Swap70 -/- 小鼠的淋巴结肿胀减少,B 细胞(特别是 B2 子集)的积累减少。体外测定表明 Swap70 -/- B 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并对趋化因子做出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由于整合素介导的粘附的异常调节,Swap70 -/- B 细胞在 HEV 中积累。皮尔斯等人(2006) 得出结论,SWAP70 调节 B 细胞进入淋巴结所必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