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状软骨发育不良点状,3 型; RCDP3
烷基二羟基丙酮磷酸合成酶缺乏
烷基甘油磷酸酯合成酶缺乏
AGPS 缺陷
3 型根茎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RCDP3) 是由染色体 2q31 上编码烷基二羟丙酮磷酸合酶(烷基 DHAP 合酶)(AGPS;603051)的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点状根状软骨发育不良(RCDP) 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疾病,其特征是身材不成比例的矮小,主要影响四肢近端,典型的面部外观包括宽鼻梁、内眦赘皮、高拱腭、外耳发育不良、小颌畸形、先天性挛缩、特征性眼部受累、侏儒症和伴有痉挛的严重智力低下。生化方面,缩醛磷脂合成和植烷酸α-氧化有缺陷。大多数患者在生命的头十年内死亡。 RCDP1 是 RCDP 最常见的形式(Wanders 和 Waterham 总结,2005 年)。 RCDP1 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障碍(PBD),而 RCDP3 被归类为单一过氧化物酶体酶缺乏症(Waterham 和 Ebberink,2012)。
有关根茎性点状软骨发育不良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215100。
▼ 临床特征
旺德斯等人(1994) 发现一名患者表现出 RCDP 的所有临床特征,包括典型的放射学异常,但缺乏典型 RCDP 患者中发现的四联生化异常。相反,发现了烷基-DHAP合酶的孤立缺陷。旺德斯等人(1994) 认为这种疾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Van Laer(2013) 指出 Wanders 等人研究的患者(1994) 是男性,家族中没有近亲结婚史,并且父母拒绝任何进一步的诊断测试。
RCDP 2 型(RCDP2; 222765) 和 3 型患者的缩醛磷脂水平降低,而植烷酸水平和 3-酮硫解酶的加工正常。 2 型和 3 型患者可能表现出经典表型的观察表明,RCDP 的发病机制可能仅仅是由于缩醛磷脂的缺乏所致(Heymans 和 Wanders,1996)。
▼ 遗传
Brookhyser 等人报道的 RCDP3 在家庭中的遗传模式(1999)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致。
▼ 诊断
布鲁克海瑟等人(1999) 回顾了 RCDP 产前诊断的实践。他们介绍了一个家庭,该家庭有 1 个女儿因 DHAPAT 合酶缺乏而患有 RCDP,随后又怀孕了 3 次。 1例终止妊娠胎儿尸检显示放射学检查无法诊断RCDP。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生化或分子检测对于产前准确诊断 3 型 RCDP 是必要的。
▼ 分子遗传学
Wanders 等人描述了患有 RCDP 和孤立的烷基 DHAP 合酶缺乏症的患者(1994),德维特等人(1998) 鉴定出 AGPS 基因中的纯合错义突变(R419H; 603051.0001)。
尽管所有 3 种 RCDP 基因型都最常与经典表型相关,但也描述了较温和的表型。其中包括四肢长度正常且早期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的患者;这些患者被证明具有 1 型基因型(Motley 等,1996),即 PEX7 缺陷。
伊茨科维茨等人(2012)研究了 6 名 RCDP 患者、3 名 RCDP2 患者和 3 名 RCDP3 患者,并鉴定了 GNPAT 基因(参见例如 603744.0007-603744.0009)或 AGPS 基因(参见例如 603051.0004)突变的纯合性或复合杂合性。 1、2 或 3 型 RCDP 患者表型严重程度以及 GNPAT 和 AGPS 蛋白水平的比较表明,较温和的 RCDP 表型可能与残余蛋白功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