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鲁姆综合症
关节挛缩、吹口哨脸和发育迟缓
▼ 临床特征
伊勒姆等人(1988) 报道了 3 个同胞和 Schrander-Stumpel 等人(1991) 报道了 3 名无关的患者,患有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伴口哨脸的致命综合征。 Illum 等人的患者(1988) 有 2 个姐妹和一个兄弟,分别在 2 天、3 天和 3 个月大时去世。尸检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中有大量钙化合物沉积。除了多个关节先天性挛缩外,患者还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流涎过多、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施兰德-斯图姆佩尔等人(1991) 将这种疾病标记为胎儿运动功能减退序列,这是一个明显异质的类别,并指出他们的患者也有皮埃尔·罗宾序列。其中一名患者在 12 岁时死亡,第二名患者在 6 个月大时死亡,第三名患者出生于 1986 年底,在报告时显然还活着。他们报告说,所有 3 例孕妇均排除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60900)。这些案件中均不存在父母近亲关系。假定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及表型差异排除了 Freeman-Sheldon 形式的口哨脸综合征(193700)。已经提出了一种隐性形式的口哨脸综合症;参见 277720。
迪罗科等人(1992) 报道了一名患有眼睑裂、吹口哨脸、小嘴、高腭、远端关节弯曲、肌阵挛癫痫发作和“失神”的男孩。心理发展。孩子6个月大时就去世了。
冲等人(2015) 认为 Schrander-Stumpel 等人报告的患者(1991) 和迪罗科等人(1992) 患有 CLIFAHDD(616266),而不是 Illum 综合征。他们怀疑这些患者的 NALCN 基因可能发生突变(61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