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指蛋白 64; ZFP64

锌指蛋白 338; ZNF338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ZFP64

细胞遗传学位置:20q13.2 基因组坐标(GRCh38):20:52,084,011-52,191,779(来自 NCBI)

▼ 说明

ZFP64 是一种转录因子,可共激活 Notch(参见 190198)以下调肌原性分化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Sakamoto 等人,2008)。

▼ 克隆与表达

Sakamoto 等人使用酵母 2 杂交筛选来鉴定小鼠 Notch1(190198) 胞内结构域(NICD) 的相互作用子(2008)克隆小鼠Zfp64。通过数据库分析,他们鉴定出了小鼠和人类 ZFP64 的 4 个剪接变体。在人类中,这些变体编码亚型 A 至 D,分别包含 681、627、679 和 645 个氨基酸。与其他异构体相比,异构体 D 具有源自基因内基因组复制的独特 C 末端。同工型 A 至 C 具有 9 或 10 个 C2H2 型锌指基序,而同工型 D 有 13 个。同工型 D 包含锌指 7 至 9 的区域具有与 SPF1 转录抑制结构域相似的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小鼠 Zfp64 定位于转染的 U2OS 细胞的细胞核。小鼠和鸡胚胎的原位杂交表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上皮下间充质细胞(包括体节和肢芽)中存在 Zfp64 表达。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Zfp64的表达几乎无处不在,包括真皮基底细胞和真皮上皮下间充质细胞、卫星细胞、成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而在横纹肌中表达较弱。 RT-PCR 分析显示成年小鼠中普遍存在 Zfp64 表达,Northern 印迹分析证实了脑、脾、肝和心脏中的表达。 RT-PCR 证明 ZFP64 在小鼠和人成纤维细胞、肌原细胞、软骨细胞和成骨间充质细胞系中表达。

▼ 基因功能

Sakamoto 等人使用酵母 2-杂交测定、免疫沉淀和蛋白质印迹分析(2008) 证实小鼠 Zfp64 的所有亚型都与小鼠 NICD 的包含 PEST 的区域相互作用。内源性 ZFP64 还与转染的 U2OS 细胞中小鼠 NICD 的 PEST 结构域相互作用。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Zfp64单独表达时定位于细胞核,与NICD共表达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NICD和Csl(RBPJ;147183)(一种与NICD相关的DNA结合因子)共表达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U2OS 细胞中的荧光素酶和 RT-PCR 分析表明,小鼠 Zfp64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反式激活 Notch1 靶向 Hes1(139605) 和 Hey1(602953),刺激后 24 小时仍保持 2 倍诱导。该激活与 NICD 的激活相加。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 分析表明 Zfp64 与 Hes1 和 Hey1 的启动子特异性结合。计算机分析和荧光素酶测定表明,ZFP64 表达是通过 RUNX2(600211) 与人 ZFP64 启动子中的 OSE2 元件的结合来调节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小鼠 Zfp64 的表达导致肌节肌节蛋白-α(参见 102610)、平滑肌肌节蛋白(参见 102540)和结蛋白(125660)的减少,并且在 Zfp64 和结蛋白共表达后,肌节蛋白和结蛋白水平进一步降低。 NICD。 Zfp64 表达还抑制 C2C12 细胞中的肌管形成,而 Zfp64 敲除导致 Mef2C(600662) 和 MyoD(159970) 表达增加,表明 Zfp64 阻断肌原性分化。相反,Zfp64 表达增加碱性磷酸酶(ALP; 171760)、Col1a1(120150)、骨钙素(BGLAP; 112260) 和骨桥蛋白(SPP1; 166490) 表达,而 Zfp64 敲低降低这些因子的表达,表明 Zfp64 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HDC 细胞的转染实验表明,Zfp64 介导的 Col1a1 和骨桥蛋白(而非 ALP 或骨钙素)的上调是由 Hes1 介导的。

Watanabe 等人使用免疫共沉淀、荧光素酶和 ChIP 测定法(2016) 证明 ZFP64 与 ZNF70(194544) 相互作用,通过与 HES1 启动子结合来上调 HES1 表达。

▼ 测绘

Gross(2018) 根据 ZFP64 序列(GenBank BC041622)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 的比对,将 ZFP64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20q13.2。

▼ 历史

王等人的文章(2013) 描述小鼠 Zfp64 的表达和功能被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