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K4,ETS-结构域蛋白; ELK4

SRF 辅助蛋白 1; SAP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ELK4

细胞遗传学位置:1q32.1 基因组坐标(GRCh38):1:205,607,943-205,632,011(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基因表达的调节通常涉及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在启动子和增强子元件处形成多组分复合物。例如,FOS 基因(164810) 响应生长因子刺激的转录调节似乎涉及血清反应元件(SRE) 处的多组分复合物。该复合物包含普遍存在的核蛋白 SRF 以及第二种蛋白三元复合因子(TCF),后者本身无法结合 SRE。 Dalton 和 Treisman(1992) 采用酵母进行遗传筛选来鉴定 SAP1(一种 SRF 辅助蛋白),它具有与 TCF 相同的 DNA 结合特性。随后,他们通过与 SAP1 cDNA 的 cDNA 序列同源性,鉴定了一种相关蛋白 SAP2(600247)。这些蛋白含有 3 个与第三种蛋白 ELK1(311040) 同源的区域,ELK1 也充当 SRF 辅助蛋白,并且与 HeLa 细胞 TCF 具有免疫相关性。 SAP1、SAP2 和 ELK1 mRNA 无处不在。

▼ 生化特征

莫等人(1998) 确定了与 E74 和 c-fos 启动子 DNA 序列结合的 SAP1 保守 ETS 结构域的晶体结构。这些结构揭示了一组保守残基与 GGA 核心 DNA 序列接触。对该核心之外的序列的区分是由保守和非保守蛋白质残基的 DNA 接触以及 A 型 DNA 结构特征的序列依赖性 DNA 结构特性介导的。 SAP1/SRF/DNA 复合物的建模研究表明,SRF 可能通过与其 ETS 结构域相互作用来调节 SAP1 与 DNA 的结合。

▼ 测绘

希普利等人(1994) 使用 cDNA 探针分离出含有 SAP1 和 SAP2 编码基因的粘粒和噬菌体克隆。利用这些克隆,他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将基因分别定位到 1q32 和 12q23。乔瓦尼等人(1995) 同样通过原位杂交将 ELK4 对应到人类 1q32。通过同样的方法,他们将小鼠同源物定位到染色体1E3-G。

▼ 动物模型

Costello 等人使用基因靶向和 T 细胞受体(TCR) 转基因方法(2004) 描述了 Elk4 在小鼠胸腺细胞发育中的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单阳性胸腺细胞数量和外周 T 细胞数量减少。尽管 Erk(EPHB2; 600997) 激活正常,但 TCR 诱导的 Elk4 靶基因(例如 Egr1(128990))激活在双阳性胸腺细胞中受损。 TCR 转基因分析表明,阳性选择需要 Elk4,但阴性选择不需要,并且 Elk4 杂合子的缺陷仅为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