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颅皮肤脂肪瘤病; ECCL
有证据表明脑颅皮肤脂肪增多症(ECCL) 是由染色体 8p11 上 FGFR1 基因(136350) 的合子后体细胞激活突变引起的。
▼ 说明
脑颅皮肤脂肪增多症(ECCL) 是一种神经皮肤疾病,其特征为眼部异常、皮肤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CNS) 异常(Moog 等,2007)。
ECCL 的畸形呈斑片状且不对称。最典型的皮肤异常是裸露痣,这是一种边界清楚的头皮上脱发脂肪组织痣,80% 的受影响个体中都会出现这种痣。其他皮肤病学特征包括额颞叶或颧骨皮下脂肪瘤、非疤痕性脱发、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或头皮发育不全、眼周皮赘和布拉什科线色素异常。 80% 的患者也存在眼部纵横瘤(球外皮样瘤或脂皮样瘤),并且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 ECCL 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征包括颅内和脊柱内脂肪瘤(见于 61% 的患者),以及较少见的脑不对称、蛛网膜囊肿、脑室扩大和软脑膜血管瘤病。还观察到了低级别神经胶质瘤的倾向。癫痫发作和智力障碍很常见,但三分之一的受影响者智力正常。骨骼表现包括骨囊肿和颌骨肿瘤,例如牙瘤、骨瘤和骨化纤维瘤(Bennett 等人总结,2016)。
▼ 临床特征
脑颅皮脂肪增多症首先由 Haberland 和 Perou(1970) 描述为外中胚层发育不全的新例子,其特征为严重智力低下、癫痫发作早发、单侧颞额脂肪增多症、同侧大脑和软脑膜脂肪增多症、脑畸形和钙化以及颅骨脂肪瘤、眼、心。
诺瓦奇克等人(2000)报道了一名患有 ECCL 的男婴,其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其在妊娠 28 周时颅内结构正常,但在 38 周时显示大脑半球不对称和脑室扩大。出生时,由于肉质斑块的存在,他的颅骨轮廓不对称,其中一个位于左侧太阳穴上方,另一个以半圆形方式几乎延伸至顶点。他的左上眼睑也有一个凹口,凹口侧面有 2 个硬赘生物,左眼巩膜侧面有一个类脂斑块。此外,左侧太阳穴附近有小面积皮肤局灶性发育不全,右侧肘前窝上方有一处毛细血管瘤,延伸至上臂。 6周时的MRI显示左侧有孔脑囊肿、左侧大脑偏侧萎缩伴皮质营养不良、中颅窝脂肪瘤。切除的头皮病变的组织学检查证实存在纤维脂肪瘤错构瘤。诺瓦奇克等人(2000) 指出 ECCL 的特征性病变通常在出生后非进展性,但指出该患者的超声检查评估表明颅内异常存在产前进展。然而,受影响的皮质在出生后发生钙化,该患者表现出特征性的双轮廓“回旋”特征。 11 个月大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区域出现钙化。
Moog(2009) 回顾了 54 名 ECCL 患者的临床特征。眼睛异常(主要是眼视神经瘤)和皮肤病变(非疤痕性脱发、裸露痣、皮下脂肪肿块、结节性皮垂和再生性头皮缺损)可能是单侧或双侧的,并且以一致的模式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颅内和脊柱内脂肪瘤、脑膜先天性异常以及导致高度不对称变化的推定局灶性血管缺陷。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发育正常或仅轻度发育迟缓,其中一半有癫痫发作。主动脉缩窄、进行性骨囊肿和颌骨肿瘤可能与之相关。
普隆德拉等人(2009) 描述了一名患有 ECCL 且有多发性脂肪增多症家族史的 5 岁女孩(FML; 151900)。患者面部脂肪瘤、斑秃、虹膜缺损、脉络膜视网膜炎、双侧球上皮样瘤、复杂部分危象、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压增高、颅内脂肪瘤、软脑膜血管瘤、颅内钙化、胼胝体发育不全、蛛网膜囊肿右颞叶、右心室增大、右叶颞叶和枕叶小脑回、右颌溶骨性病变,包括不规则的钙化、骨化和牙齿元素(牙源性颌肿瘤)、中度言语延迟和大头畸形。她的父亲和祖母患有多发性良性脂肪瘤,影响四肢和躯干,这些脂肪瘤是在生命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出现的。
德尔菲诺等人(2011) 描述了 3 名无关的男孩患有 ECCL,具有典型的皮肤、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一名患者还存在蝶筛骨病变,手术切除后两次缓慢再生。组织学评估证实了病变的良性性质,被诊断为纤维异常增生。德尔菲诺等人(2011) 认为良性骨肿瘤可能是 ECCL 的一个组成部分。
Kupsik 和 Brandling-Bennett(2013) 报道了一名患有 ECCL 的女婴,她出生时头皮上有脱发斑,角膜病变。三周时的检查显示,她的右头皮顶部附近有一个柔软光滑的脱发斑,一直延伸到她的前额到右眉毛。此外,她的右颞部有圆形斑块,外观和质地与头皮病变相似,呈线性排列,右上眼睑、右侧外眦和右眼角有几个黄色至粉红色丘疹。脸颊。每只眼睛的角膜缘分布有一个粉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斑块,从巩膜延伸到角膜;这些被诊断为角膜缘皮样瘤,一种眼部神经瘤。 2 个月时的 MRI 显示颞区前部有轴外积液,中颅窝底部有脂肪硬脑膜增厚。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比塞尔等人(2015) 报道了一名男婴,出生时发现其右眼睑和右耳前部有多个皮赘,此外,右侧顶叶区域有粉红色波动斑块和薄而浅的毛发覆盖物。他的头部右侧有4个小区域的皮肤发育不全,骶骨有一个浅浅的酒窝。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缺损,最初的脑 MRI 除可能存在壁层脂肪瘤外均正常。由于发育迟缓,在 3 个月大时重复 MRI 检查,显示下丘脑区域有均匀增强的肿块,延伸至鞍上池和视交叉后部,与低级别胶质瘤一致。患者接受了部分肿瘤减灭术;病理学显示为 II 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具有毛粘液样特征。比塞尔等人(2015) 指出,这是第四例 ECCL 患者出现低级别胶质瘤。
▼ 诊断
鉴别诊断
Wiedemann 和 Burgio(1986) 回顾了 ECCL 病例并得出结论,该疾病是 Proteus 综合征的一种变体(176920)。 Dean 和 Cole(1988) 也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另一方面,麦考尔等人(1992) 研究了 3 名患有一系列与 Proteus 综合征和相关错构瘤病症相关的缺陷的患者。他们将这 3 名患者的研究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 50 名变形杆菌综合征患者和 9 名 ECCL 患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得出的结论是,Proteus 综合征和 ECCL 是不同的实体,尽管一些临床表现是相同的,并且少数患者同时出现这两种疾病的表现。
里佐等人(1993)报道了一名患有 ECCL 和 Proteus 综合征的患者:头、颈、椎旁区和心脏多发性脂肪瘤;颅骨骨质增生;皮肤色素沉着有皱纹、黄棕色;脊椎异常;和脱发。通过与其他病例的比较,他们得出结论,这些疾病代表了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不同的实体,支持体细胞嵌合体的概念,在非嵌合体状态下是致命的。
麦克马林等人(1993) 描述了两名无血缘关系的儿童,其一侧脸颊弥漫性肿胀,下方上颌骨和下颌骨肥大。两人在肿胀区域出现疣状色素条纹,并患有癫痫症和严重的精神异常。其中一名儿童对侧偏瘫,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另一个孩子没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他的疾病似乎没有进展。尽管面部外观提示 ECCL 综合征,但未发现脂肪瘤。麦克马林等人(1993) 认为这两个病例可能代表一系列病症的一部分,包括 ECCL 综合征和 Proteus 综合征。
原本等人(1995)描述了一个散发性的半面错构瘤性增生病例,包括皮脂痣样皮肤改变、皮下脂肪瘤、颅骨增生和脑膜骨性改变。病变涉及面部前半部和颅底,并立即由中线界定。这被认为代表了显性突变的体细胞嵌合现象,在非嵌合状态下是致命的,并且是变形杆菌综合征的一种变体。
穆格等人(2007) 的结论是,尽管 ECCL 和 Proteus 综合征有几个共同特征,包括脂肪瘤、颅骨肥厚、智力低下和癫痫发作,但它们是不同的实体。穆格等人(2007) 指出,脂肪瘤和脂肪组织痣是非进展性的,在出生时就与 ECCL 中的眼部和脑部异常一起存在。此外,ECCL 中未见脑样结缔组织痣(Proteus 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和进行性不对称、扭曲的肢体过度生长。
阿丁格等人(2007) 提出的证据表明眼外胚层综合征(OES; 600268) 是 ECCL 的轻度变体,其主要区别在于脑成像中缺乏颅内异常。
▼ 遗传
Moog(2009) 认为 ECCL 是由参与多种间质肿瘤和血管发生的常染色体突变基因嵌合引起的,无论有或没有第二次击中事件。
▼ 发病机制
穆格等人(2007)报道了 4 名新的 ECCL 患者,并回顾了这些病例以及 6 名先前发表的 ECCL 患者的脑成像研究和临床数据。他们还回顾了其他 42 名接受过某种形式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患者的文献,其中包括 3 名可能或不确定 ECCL 诊断的患者。 52 名患者中有 33 名表现出颅内脂肪瘤(通常位于桥小脑位置)和/或脊髓脂肪瘤。在 13 名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有 12 名发现了后者。其他常见的发现包括脑膜先天性异常,特别是蛛网膜囊肿,以及由假定的局灶性血管缺陷引起的明显不对称异常,例如一侧半球或薄脑套的部分萎缩、脑孔囊肿和钙化。 9名患者发现血管异常。无法确定大脑异常与发育迟缓或癫痫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穆格等人(2007) 指出,这些数据提供的证据表明 ECCL 中的脑异常不是原发性脑畸形,而是继发于主要影响神经嵴衍生物的间质缺陷。
穆格等人(2007) 描述了 3 名患有 ECCL 特征性皮肤、眼睛和大脑异常的男孩,他们还患有主动脉缩窄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缺陷;其中 2 人还患有复发性乳糜胸,1 人还患有 Blaschko 纹色素沉着过度和腿部不对称(所有 3 名儿童均包含在 Moog 等人(2007 年)的报告中,其中 1 名儿童此前曾被描述为患有眼脑皮肤综合征(OCCS;164180)(Narbay 等人(1996 年)中的患者 2)。)所有 3 名儿童都出现了多发性一名患者的囊性骨病变逐渐扩散至整个骨骼,另一名患者的组织学显示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穆格等人(2007) 假设 ECCL 可能是由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参与血管生成和间质肿瘤发展的因子。他们认为 HMGA2 基因(600698) 可能参与其中,该基因经常在多种人类间质肿瘤中显示出细胞遗传学改变,并且在患有过度生长、骨龄提前、小脑肿瘤和多发性脂肪瘤的男孩中被 12q 的结构性重排破坏(Ligon 等人,2005 年);参见家族性多发性脂肪增多症(FML; 151900)。
普隆德拉等人(2009) 描述了一名患有 ECCL 且有多发性脂肪增多症家族史的儿童。他们认为 HMGA2 可能是 FML 和 ECCL 的良好候选者。他们提出,HMGA2 等基因的种系突变可能不仅是显性 FML 的原因,而且也是 ECCL 的易感因素。
▼ 分子遗传学
贝内特等人(2016) 对 5 名不相关的 ECCL 患者的多个受影响组织的 DNA 样本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并在 2 名患者中鉴定出了 FGFR1 基因中的 2 个嵌合错义变异(N546K, 136350.0033; K656E, 136350.0034),其中包括 15 年- Nowaczyk 等人之前报道过的老男孩(2000) 和 Bieser 等人研究的一名 2.75 岁男孩(2015)。对 4 名 ECCL 患者的孤立队列的多个组织中的 FGFR1 进行靶向重测序显示,其中 1 名患者(一名 5 岁女孩)存在 N546K 突变,该患者最初由 Kupsik 和 Brandling-Bennett(2013) 报道。在受影响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替代等位基因比例范围为 23% 至 55%,但在唾液或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到突变。在 Exome Variant Server、ExAC 或 dbSNP 数据库中均未发现这两种变体。贝内特等人(2016)指出,这2个残基是癌症体细胞突变目录(COSMIC)数据库中含有FGFR1突变的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残基,并指出大多数与这2个残基替换相关的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系统神经胶质瘤,包括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这种类型的肿瘤在 ECCL 患者中出现频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