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缺损、四肢缺损和颅骨骨化缺损
弗罗斯特综合症
▼ 临床特征
弗罗斯特等人(1996)描述了一种“可能是新的”。一对健康非近亲结婚夫妇连续 4 个胎儿(2 个女性;2 个男性)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报告了产前和产后的发现。畸形范围包括膈肌缺损、肺发育不良、脐膨出、肢体缺陷、脚趾并指和颅骨骨化缺损。异常的具体范围与任何已确定的综合症并不完全一致。未发现产前暴露于任何可能的致畸物质。最后出生的两个胎儿的肢体异常更为严重。在所有 4 人中均发现了姿势性侧向 Bochdalek 型膈肌缺损。其中 1 名父母的性腺嵌合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替代方案。
科伊夫曼等人(2009) 报道了一名女性胎儿在产前被诊断患有左侧膈疝和右侧股骨缺失。家族史无异常,父母无血缘关系。妊娠被终止,尸检发现胎儿右股骨完全缺失,左膈疝。观察到的唯一其他异常是双侧第五指弯曲指。作者提出,该婴儿的病情与 Froster 等人报告的同胞的情况相同(1996) 并建议将这种情况称为弗罗斯特综合症。
加德姆等人(2013) 报道了 2 名同胞,由健康的非近亲父母所生,其特征与 Froster 等人报道的患者相似(1996) 和 Koifman 等人(2009)。第一个是一名男性胎儿,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有多种先天性异常。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显示双侧膈疝、肢体发育不全、脐膨出、部分肠旋转不良、右骨盆骨缺如、右腿单根长骨、右侧睾丸萎缩。此外,胎儿有轻度距离过远、耳朵位置低、鼻子上翘。第二个兄弟姐妹是一名女性胎儿,产前超声检查也发现患有膈疝。妊娠终止后,病理检查显示双侧膈疝伴肺发育不全。没有观察到其他异常情况。在寡核苷酸微阵列上,在雌性同胞中发现了染色体 8p22 中母系遗传的 1.2-Mb 重复,但被认为是良性拷贝数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