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部假性毛囊炎
PFB
PILI INCARNATI
毛发向内生长
须部假毛囊炎(PFB) 与 KRT75 基因(609025) 中的多态性相关。
▼ 临床特征
须部假性毛囊炎,也称为 pili incarnati、“向内生长的毛发”。或“剃刀肿块”,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毛发疾病,任何有卷发和剃须的人都可能发生。它最常发生在面部胡须区域,但也可能发生在头皮、颈部和腹股沟。经常剃须,尤其是顺着纹理剃须,通常是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剃刀产生短而尖锐的毛发,以毛囊外或经毛囊的方式穿透皮肤。这些向内生长的毛发引发异物反应,产生红斑丘疹和脓疱,愈合后可能会形成疤痕,也可能不形成疤痕,并可能形成疤痕疙瘩。与白种人男性相比,非洲裔美国男性由于其毛发强烈弯曲的遗传倾向而更容易患上 PFB(Crutchfield,1998;Winter 等,2004)。
罗斯等人(1993) 报道了一名 24 岁白人男性,患有局限于右侧下颌下区域的须部假性毛囊炎。在没有刮胡子的三到四天后,皮疹迅速消退,但他的雇主规定要求他必须把胡子刮干净。对他右下颌骨的体检显示,病变仅限于毛发向下生长的区域,是“胡须螺纹”的一部分。单根毛发不弯曲或粗糙。患者承认是逆着纹理剃须的,但由于螺纹的原因,该区域不可能剃干净。罗斯等人(1993)指出,该患者胡须螺纹的存在导致了这种疾病,并强调了识别患有 PFB 的男性有症状的胡须螺纹的重要性。
▼ 分子遗传学
在患有须部假毛囊炎的 2 名白人家庭成员中,Winter 等人(2004) 鉴定了 KRT75 基因中的杂合 SNP(A12T; 609025.0001)。在一个由 200 人组成的更大的群体中,Winter 等人(2004) 发现 A12T SNP 存在于 9% 的未患有该疾病的个体中,35% 的患有该疾病的个体中,这是显着的关联(p 小于 6 x 10(-6))。在调查人群中,非裔美国人中 A12T 替代的发生率大约是白种人的 3 倍(36.7% vs 10.9%)。随后的回归分析显示,弯曲毛囊的存在和 A12T 替代代表了该疾病的孤立危险因素,A12T SNP 的优势比为 6.12。然而,卷发的情况下患 PFB 的风险要高出 50 倍以上。
▼ 群体遗传学
Winter 等人在 110 名白人和 90 名非裔美国人中(2004) 发现黑人群体中 PFB 的发病率(82%) 远高于白人群体(18%)。少数受 PFB 影响的个体是黑人(7%) 和白人女性(3%),她们在腹股沟和/或腋窝剃毛后注意到 PFB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