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乳症
配件奶嘴
多乳症
多胞体,家族性
▼ 正文
Gates(1946) 回顾了相当广泛的支持显性遗传的文献。 Klinkerfuss(1924) 发现 4 代中有 5 名女性患有多乳症。额外的乳房由一侧或双侧腋窝处的肿块组成,该肿块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增大。在某些情况下,乳头与不定乳腺组织有关。它可能与主要乳房组织相通,因为它在哺乳前肿胀并在哺乳后收缩。皮埃尔·玛丽(Pierre Marie, 1893) 也观察到 4 代人中存在多余的乳房,并指出与双胞胎之间的关联。 Weinberg 和 Motulsky(1976) 报道了一个亲属,其中 2 代中有 6 名成年女性表现出双侧副腋乳,没有乳头或乳晕。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异常可能是由表达能力可变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引起的,该基因阻止了胚胎乳桥的正常退化。如果没有乳晕或乳头,青春期前的女性和所有年龄段的男性通常无法检测到这一特征。 Leung(1988)报道了一名中国男子及其同卵双胞胎女儿的多生乳头。多余乳头位于正常乳头下方,这在白种人中通常是这种情况。根据 Iwai(1907) 的研究,在日本女性中,82% 的多生乳头位于正常乳房上方。有人提出与肾脏异常有关(Meggyessy 和 Mehes,1987)。 Rintala 和 Norio(1982) 报道了一位母亲、她的 2 个女儿和 1 个儿子的双侧乳头发育不良(乳晕内多乳症)。通过对绵羊进行选择性育种,Alexander Graham Bell(1898) 成功地在 90% 的后代中产生了 2 至 4 个附属乳头。在豚鼠中,这一性状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Goertzen 和 Ibsen,1951)。
Toumbis-Ioannou 和 Cohen(1994) 描述了 3 个兄弟姐妹(2 个姐妹和 1 个兄弟)的多乳症。他们以 Iwai(1907) 的报告为起点,将英语文献中的相同报告制成表格。多代人参与是常态。 Urbani 和 Betti(1995) 声称家族性多胎症与肾脏和尿路畸形之间存在关联。在随后的报告中,Urbani 和 Betti(1997) 报告了多生乳头和贝克尔痣之间的关联(见 604919)。他们认为这一观察结果可以用 Happle(1992) 针对贝克尔痣提出的副显性遗传概念来解释。 Happle(1992)描述的副显性遗传的观点是,杂合基因携带者通常表型正常,因此改变的基因可以传递多代而没有表型表现。只有当体细胞突变发生时,产生突变纯合(或半合)的细胞镶嵌斑块,性状才会变得明显。
Schmidt(1998) 在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研究了多生乳头的患病率、大小以及性别和侧面的偏好。在 502 人中,28 人(5.6%)存在多余乳头,其中 21 人为小乳头(仅乳晕,直径小于正常值的 30%),7 人为中型乳头(正常值的 30% 至 50%)。男女比例为20比8,左右比例男性为15比7,女性为5比4。 40% 的人的父母之一证实存在多余乳头。 28人均无尿路感染史或疑似尿路畸形史。
Hundleby 和 Beighton(2007) 描述了一名南非妇女,其双侧乳头和乳晕在明显水平的平面上重复,但没有乳腺组织重复。作者表示,这种乳房组织的结构以前从未被描述过。家族史没有任何乳房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