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核细胞相关酪氨酸激酶; MATK
造血共有酪氨酸缺乏激酶; HYL
CSK型蛋白酪氨酸激酶; CTK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MATK
细胞遗传学位置:19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9:3,777,973-3,801,799(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在 小鼠中,Klages 等人(1994) 报道了与 CSK(124095) 相关的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TK) 的分子克隆和初步功能表征。这种 PTK 被称为 CSK 型蛋白酪氨酸激酶 Ctk,被发现是一种主要在大脑中表达的 52 kD 蛋白,预计在结构上与 CSK 相似。克拉格斯等人(1994) 发现,与 CSK 一样,Ctk 可以在调节酪氨酸残基处磷酸化 PTK 的 SRC 家族成员。因此,Ctk 和 CSK 定义了磷酸化羧基末端调节酪氨酸残基的激酶家族。
蛋白酪氨酸激酶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贝内特等人(1994) 使用简并 PCR 从人类巨核细胞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称为巨核细胞相关酪氨酸激酶(MATK)。 MATK cDNA 编码 527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 CSK 显示 50% 的氨基酸同一性,并具有 CSK 亚家族的结构特征:SRC 同源性 SH(2) 和 SH3 结构域、催化结构域、独特的 N 末端、缺乏肉豆蔻酰化信号、缺乏负调控磷酸化位点和缺乏自磷酸化位点。贝内特等人(1994) 使用亚细胞部分的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分析将 MATK 蛋白定位于巨核细胞的细胞质。他们通过 Northern blot 分析表明,MATK 基因在巨核细胞中大量表达,在成人大脑中表达水平较低,为 2.3 kb 转录本;在任何其他检查组织中均未检测到它的表达。贝内特等人(1994) 发现在佛波酯诱导分化的巨核细胞中 MATK 表达上调。他们认为 MATK 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作用,这对巨核细胞生长和/或分化很重要。
使用 PCR,Sakano 等人(1994) 将来自人类巨核细胞系的 MATK 鉴定为 HYL。
▼ 基因功能
亚伯拉罕等人(1995) 表明 MATK 可以在体外磷酸化 SRC(176947) 蛋白。
兹里汉-利希特等人(1997) 报道 MATK 在人类乳腺癌中表达,但在邻近的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这表明 MATK 可能参与某些乳腺癌病例的信号传导。兹里汉-利希特等人(1997) 证明,在调蛋白刺激下,MATK 在体内与 ErbB-2(164870) 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通过 MATK 的 SH2 结构域发生。
▼ 测绘
坂野等人(1994)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将MATK基因定位到染色体19p13.3。亚伯拉罕等人(1995) 使用体细胞杂交将 MATK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9,并发现小鼠 Matk 基因定位在染色体 10 的同线性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