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贡献者 1; DOCK1

CRK 下游;DOCK
CRK下游,180-KD; DOCK180
CED5, 线虫, 同源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DOCK1

细胞遗传学位置:10q26.2 基因组坐标(GRCh38):10:126,905,428-127,452,516(来自 NCBI)

▼ 说明

DOCK1 属于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家族,可激活小 G 蛋白 RAC(参见 602048)和/或 CDC42(116952)(Sanders 等,2009)。

▼ 克隆与表达

CRK 蛋白(164762) 在粘着斑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转换因子蛋白(例如 GRB2(108355) 和 NCK(600508))一起,CRK 通过其 SH2 结构域从含磷酸酪氨酸的肽接收信号,并将其转移到与其 SH3 结构域结合的其他蛋白。与 CRK 的 SH3 结构域结合的蛋白质包括 C3G(600303)、RAP1(179520) 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和称为 DOCK180 的 180 kD 蛋白质。长谷川等人(1996) 通过用 CRK SH3 筛选表达文库,孤立出 DOCK180 的 cDNA。全长 DOCK180 cDNA,编码具有 N 末端 SH3 结构域的推定 1,866 个氨基酸的多肽。 Northern 印迹分析在大多数检查组织中检测到 7.6 kb 转录物,其中在胎盘、肺、肾和胰腺中表达最强。野生型DOCK180存在于细胞质中,并且不影响细胞形态。然而,当法尼基化时,该蛋白质与细胞质膜结合,并使纺锤体 3T3 细胞变得扁平且呈多边形。

▼ 基因功能

在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尸体被迅速吞噬。这个吞噬过程涉及吞噬细胞对细胞尸体的识别和随后的吞噬作用。 Wu 和 Horvitz(1998) 揭示了先前模糊的细胞尸体被吞噬的机制。他们报告说,ced-5 是线虫细胞尸体吞噬所需的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与人类蛋白质 DOCK180 和果蝇蛋白质成肌细胞城(MBC) 相似,这两种蛋白质都已被与细胞表面的延伸有关。线虫ced-5突变体不仅在吞噬细胞尸体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两种特定性腺细胞(远端尖端细胞)的迁移方面也存在缺陷。在线虫中表达人 DOCK180 可以挽救 ced-5 突变体的细胞迁移缺陷。 Wu 和 Horvitz(1998) 提出了证据,证明 ced-5 在吞噬细胞尸体过程中发挥着吞噬细胞的功能。他们认为,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ced-5 会在垂死细胞周围吞噬细胞表面的延伸中发挥作用。他们将在细胞表面延伸中发挥作用的新蛋白质家族命名为 CDM(CED-5、DOCK180 和 MBC)家族。

Savill(1998) 总结了对 CED-5 和 CD14(158120) 以及其他分子如何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尸体中发挥作用的理解。该模型结合了 CED-5 和 CD14 新提出的功能。

Cote 和 Vuori(2002) 发现,人 DOCK180 的分离 DOCK 同源区 2(DHR2;氨基酸 1111-1636)在体外以及 293T 和 LR73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结合并激活 RAC。此活动不需要 ELMO1(606420) 共表达。

Katoh 和 Negishi(2003) 证明,RHO G(179505) 以 GTP 依赖性方式直接与 ELMO2(606421) 相互作用,并与 DOCK180 形成三元复合物以诱导 RAC1(602048) 的激活。 RHO G-ELMO2-DOCK180 通路是 RAC1 激活和整联蛋白介导的细胞扩散以及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突生长所必需的。 Katoh和Negishi(2003)得出结论,RHO G通过ELMO和DOCK180激活RAC1来控制细胞形态。

帕克等人(2007) 确定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1(BAI1; 602682) 是 ELMO 上游的受体,也是可以结合凋亡细胞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受体。 BAI1 是一种 7 次跨膜蛋白 b 延伸蛋白,属于粘附型 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具有扩展的胞外区域。帕克等人(2007) 表明,BAI1 在凋亡细胞的识别和随后的内化中充当吞噬受体。 Park 等人通过多方面的调查(2007) 发现了磷脂酰丝氨酸,这是一种关键的“吃我”的成分。作为 BAI1 的配体,信号暴露在凋亡细胞上。 1 型血小板反应蛋白(188060) 在 BAI1 的胞外区域内重复,介导与磷脂酰丝氨酸的直接结合。与细胞内信号传导一样,BAI1 与 ELMO 和 Dock180 形成三聚体复合物,功能研究表明 BAI1 与 ELMO/Dock180/Rac 配合,促进凋亡细胞的最大吞噬。最后,帕克等人(2007) 发现 BAI1 表达减少或干扰 BAI1 功能可抑制离体和体内凋亡靶标的吞噬。因此,帕克等人(2007)得出结论,BAI1是一种磷脂酰丝氨酸识别受体,可以直接募集Rac-GEF复合物来介导凋亡细胞的摄取。

桑德斯等人(2009) 发现通过 Caco2 人肠上皮细胞中的小干扰 RNA 敲低 DOCK1 或 DOCK5(616904) 可部分减少细胞在 IV 型胶原上的扩散和迁移(参见 120130)。 DOCK1 和 DOCK5 的敲低可协同抑制 Caco2 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细胞扩散。 DOCK1 和 DOCK5 对细胞扩散的影响需要 CRKII(CRK; 164762) 和 CRKL(602007)。

▼ 测绘

高井等人(1996)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将 DOCK180 定位到染色体 10q26.13-q26.3。

Gross(2016) 根据 DOCK1 序列(GenBank BC146857)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 的比对,将 DOCK1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10q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