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异常; PASNA
有证据表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异常(PASNA) 是由染色体 3p21 上 CACNA1D 基因(114206)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 临床特征
绍尔等人(2013) 研究了 2 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神经系统异常的患者。第一位患者是一名欧洲血统的3岁女孩,出生时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并伴有双心室肥厚、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她的醛固酮水平较高,血浆肾素活性(PRA) 较低,醛固酮/肾素比率升高,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致。她的临床病程以未控制的高血压伴低钾血症而引人注目。其他特征包括从 7 个月大时开始的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她患有皮质失明、痉挛和脑瘫。 12 个月大时,癫痫发作频率(包括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增加至每月一次以上。 2岁时,她自发排出了肾结石。 3 岁时,她还不能行走或言语(全面发育迟缓)。第二名患者是一名10岁非裔美国女孩,子宫破裂后剖腹产,需要复苏;随后她被诊断患有脑瘫、痉挛性四肢瘫痪、轻度手足徐动、严重全身性智力障碍以及复杂性和部分性全身性癫痫发作。 5岁时,她患有明显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烦渴,还患有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尽管 PRA 受到抑制,但血清醛固酮水平仍然很高。 CT扫描显示肾上腺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轻度肥厚。两名患者均没有早发性高血压或癫痫发作的家族史。
▼ 分子遗传学
绍尔等人(2013) 对 100 名患有不明原因的早发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无关个体的候选基因 CACNA1D 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 2 名患有从头杂合功能获得性错义突变的女孩,G403D(114206.0002) 和 I770M(114206.0003)。除了高血压之外,两名患者还患有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