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CE 相关
PHACE 相关
主动脉瘤,巨大先天性
▼ 说明
PHACE 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缩写,包含以下特征:后颅窝脑畸形、面部血管瘤(大或复杂)、动脉异常、心脏异常和眼睛异常。当存在腹侧发育缺陷(例如胸骨裂或脐上中缝)时,这种关联被称为 PHACES(Bracken 等人的总结,2011)。
▼ 诊断
在关于 PHACE 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共识声明中(Metry 等,2009),标准分为 2 类:PHACE 综合征和可能的 PHACE 综合征。明确的 PHACE 综合征要求面部或头皮上存在特征性节段性血管瘤或直径大于 5 厘米的血管瘤,加上 1 个主要标准或 2 个次要标准,涉及脑血管、心血管或眼器官系统、大脑结构或腹侧或腹侧血管瘤。中线缺陷。可能的 PHACE 要求面部或头皮上存在直径大于 5 厘米的血管瘤,再加上 1 个次要标准;颈部或上躯干血管瘤加 1 个主要标准或 2 个次要标准;或无血管瘤加 2 个主要标准。
▼ 临床特征
弗里登等人(1996) 报道了 2 例婴儿患有面部大血管瘤、先天性白内障和结构性动脉异常,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他们还回顾了 41 个文献中具有相似发现的病例,并建议使用缩写词 PHACE 综合征。
科茨等人(1999) 描述了 PHACE 综合征的眼科特征。他们对文献的回顾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眼部表现,包括脉络膜血管瘤、隐眼球、突眼、缺损、后胚胎毒素、视神经萎缩、小眼球、斜视和视神经发育不全。他们报告的患者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这种特征以前没有报道过与 PHACE 综合征相关,需要手术治疗。
拉斯-罗斯柴尔德等人(2000)描述了一名女婴,患有巨大的先天性主动脉瘤,胸骨裂开,覆盖着萎缩的皮肤,中缝从异常的胸骨延伸到脐部,下唇和右耳的血管瘤。他们回顾了之前报道的 2 例巨大主动脉瘤病例;两人均患有血管瘤和胸骨裂,其中一人患有脐上中缝。希肯等人(1987) 描述了一名患有胸骨裂、皮肤血管瘤、右无名动脉闭塞和升主动脉瘤的新生儿。这个孩子在 17 个月大时成功修复了动脉瘤。帕西克等人(1993) 描述了一名成人,患有近端主动脉弓动脉瘤,累及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以及胸骨裂,伴有脐上中缝、面部和颈部血管瘤以及小下颌。该患者45岁时仍无症状。
梅特里等人(2001) 对 14 名患者的疾病谱进行了评估,并报告了 116 名患者符合该综合征的标准。由于 115 名患者为女性,作者认为该疾病可能是 X 连锁显性遗传,对男性具有致命性。 70% 的患者仅有 1 种皮肤外症状,最常见的是大脑结构或动脉畸形;然而,尚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完整的检查,包括 MRI 和 MR 血管造影。数例 PHACE 相关病例在患者检查时也曾被误诊为 Sturge-Weber 综合征(185300)。血管瘤被误认为是毛细血管畸形或鲜红斑痣。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任何患有大的、节段性、斑块状面部血管瘤的患者都应该考虑 PHACE 相关性,并且这些患者应该进行眼科、神经科和心脏评估。
斯拉沃蒂内克等人(2002) 描述了一名可能患有 PHACE 综合征的 17 岁女性,她患有头皮血管瘤、悬雍垂裂、胸骨上三分之一缺损、脑血管畸形和主动脉瘤破裂。此前很少有 PHACE 综合征导致口面部裂和主动脉瘤的报道。 11岁时,主动脉瘤因轻微外伤而破裂。 17 岁时,选择性修复扩张、扩张的主动脉,并发脑缺血。血管异常包括左锁骨下动脉动脉瘤、右颈动脉闭锁和钙化脑动脉瘤。尽管该患者患有蜘蛛指症和一些与马凡综合征相关的其他特征(154700),但她不符合诊断标准。
克尼斯泰特等人(2004) 报道了 2 名患有 PHACE 综合征变异型的女孩,其口面部血管瘤同侧的眼睛出现视乳头周围凹陷:1 名女孩出现牵牛花盘,另一名女孩出现视乳头周围葡萄肿。
Metry 等人在一项针对 1,096 名血管瘤儿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2006) 在 127 名患有节段性面部血管瘤的婴儿中确定了 25 名(19.7%) 符合 PHACE 标准。与之前的报道相比,这些 PHACE 患者的脑血管和心血管异常发生率更高,分别为 55% 和 44%。两名患者在婴儿期出现急性动脉缺血性中风,而两名患有心血管异常的患者显示出正常化的记录证据,表明该综合征中可能出现进行性和退行性血管现象。
赫斯等人(2010) 回顾了 70 名符合 PHACE 综合征共识标准的儿童的颅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这些儿童已知在大脑、头部或颈部有动脉病变。 57% 的患者患有超过 1 种形式的动脉病,其中发育不全是最常见的异常(56%),其次是病程或起源异常(47%)、狭窄(39%) 和看不见(20%) 。 20% 的儿童存在原始胚胎颈动脉-椎基底动脉连接。除 1 例外,所有血管瘤均与动脉病同侧。 97% 的病例累及额颞叶和/或下颌面部节段,但未检测到动脉病变位置与血管瘤部位之间的其他特定关联。所有后颅窝异常的病例要么有颈内动脉异常,要么有持续性胚胎颈动脉-基底动脉连接。
布雷肯等人(2011) 对 1998 年至 2009 年间诊断为 PHACE 综合征的连续 12 名患者(10 名女性和 2 名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记录进行了回顾性回顾。所有患者均患有节段性颅面血管瘤,其中 12 名患者累及额颞叶段。其中上颌节 8 例,下颌节 5 例,额鼻节 1 例。最常见的皮外异常是神经血管异常,10 例患者出现这种异常,其中许多人有多发异常。动脉异常范围包括发育不全(9 名患者)、扩张(3 名患者)、起源或走行异常(2 名患者)以及持续性胎儿吻合(2 名患者)。其他发现的异常包括 3 名患者的心脏异常、2 名患者的主动脉缩窄、以及各 1 名患者的后颅窝异常和胸骨区域异常。布雷肯等人(2011) 得出结论,颅内异常是 PHACE 综合征最常见的皮外特征。
▼ 历史
Pascual-Castroviejo(1978) 首次认识到面部大血管瘤与潜在脑血管和面部动脉异常之间的关系,他报告了 7 名患有面部和头皮血管瘤的女性患者。 Pascual-Castroviejo(1978) 还指出,血管瘤与大脑异常(通常涉及小脑)和先天性心脏病有关。最严重的血管异常发生在血管瘤的同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