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饱和酶; RETSAT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RETSAT
细胞遗传学位置:2p11.2 基因组坐标(GRCh38):2:85,341,955-85,354,528(来自 NCBI)
▼ 说明
类视黄醇与维生素 A 一样,在发育、免疫、细胞分化和视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视黄醇饱和酶(EC 1.3.99.23) 或 RETSAT 是一种预计在类视黄醇代谢中发挥作用的酶(Moise 等人,2004)。
▼ 克隆与表达
Moise 等人使用番茄和拟南芥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的序列来查询蛋白质数据库(2004)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脊索动物中鉴定出了直向同源物,但在非脊索动物中则没有。推导的 610 个氨基酸的人 RETSAT 蛋白的计算分子量为 65 kD。它具有 N 端内质网(ER) 靶向信号,随后是推定的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预测的 C 端跨膜结构域。 RETSAT 与猕猴 Retsat 具有 94% 的氨基酸同一性,与小鼠和大鼠 Retsat 具有 90% 的同一性,与植物类胡萝卜素异构酶具有约 40% 的同一性。对 8 个小鼠组织的 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 2.2 kb Retsat 转录物在肝脏和肾脏中显着表达。 RT-PCR 证实 RetSat 在肝脏和肾脏中主要表达,在许多其他组织中表达较低。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到 RetSat 的表观分子质量为 70 kD。转染的 HEK293 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 RetSat 表达与核周膜和 ER 膜相关。
▼ 基因功能
Moise 等人使用转染 HEK293 细胞的裂解物(2004)发现小鼠Retsat催化全反式视黄醇的13-14双键饱和,生成全反式13,14-二氢视黄醇。它不使用视黄酸或番茄红素(番茄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的主要底物)。在正常饮食的小鼠的多个组织中检测到全反式 13,14-二氢视黄醇,这表明 Retsat 产品可能具有生物活性,或者它可能是视黄醇分解代谢的中间体。
舒普等人(2009) 提供的证据表明 RETSAT 在小鼠和人类的脂肪形成中发挥作用。 Retsat 在 小鼠 3T3-L1 细胞中诱导脂肪生成,并且诱导需要 Retsat 二核苷酸结合位点,但似乎不需要 Retsat 依赖性全反式 13,14-二氢视黄醇的形成。 Retsat 的敲低抑制了脂肪生成,核受体 PPAR-γ(PPARG; 601487) 的配体(但不是全反式 13,14-二氢视黄醇)挽救了 Retsat 敲低细胞中的脂肪生成。 PPAR-γ 配体通过 PPAR-γ/RXR-α(RXRA; 180245) 异二聚体与 Retsat 基因内含子 1 中的 PPAR-γ 半位点结合,诱导小鼠脂肪细胞中的 Retsat 表达。肥胖个体和小鼠模型的脂肪组织中 RETSAT mRNA 减少。共培养实验表明,巨噬细胞浸润和肥胖脂肪中炎症反应的诱导是 RETSAT 下调的原因。
▼ 基因结构
莫伊兹等人(2004) 确定 RETSAT 基因有 11 个外显子,跨度 12 kb。
▼ 测绘
莫伊兹等人(2004) 报道 RETSAT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2 的负链。
Hartz(2017) 根据 RETSAT 序列(GenBank AK000303)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 的比对,将 RETSAT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2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