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3 ,多种类型; CTRCT3

白内障 3,多种类型,有或没有小角膜
先天性蓝型白内障,2; CCA2

多种类型的白内障(CTRCT3) 是由染色体 22q11 上的 β-B2-晶状体蛋白基因(CRYBB2;123620)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已发现 CRYBB2 基因突变会导致多种类型的白内障,这些白内障被描述为先天性天蓝色、“蓝点”和“先天性白内障”。科普克状,缝合处有点状和蔚蓝色混浊,粉状胚胎,粉状伴皮质混浊,致密后星形包膜下,皮质和胚胎区域有粉状混浊,致密胚胎。

在人们知道 CRYBB2 基因突变会导致多种类型的白内障之前,该条目的首选标题是“白内障,先天性,天蓝色 2 型”。符号为CCA2。

▼ 临床特征

博德克等人(1990) 报道了一个已知至少有 6 代人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的亲属。在总共 159 名亲属中,有 17 名受影响者接受了评估。直到成年,视力一直正常或轻度下降,除了一名女性,她是受影响的表亲的后代,她出生时患有双侧小眼球和致密的先天性白内障。博德克等人(1990)表明这代表纯合状态。无眼外异常;具体来说,患者智力正常。对于所有 18 个提供信息的标记,可以排除短距离的连锁。

克莱默等人(1996) 报告了对一个家庭的研究,该家庭包括 24 名患有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的蔚蓝型患者。该家族代表了 Bodker 等人最初报道的家族的一个分支(1990)。在年轻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中,白内障的特点是周围有许多蓝色片状和偶尔的辐条状中央混浊。克莱默等人(1996) 报告说,大多数受影响的个体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仅经历了轻微的视力下降。对于大多数 20 至 40 岁之间的受影响个体来说,白内障摘除术变得必要。一名受影响的家庭成员是受影响的堂兄弟姐妹的女儿,她在出生时表现出双眼小眼球和小角膜。

吉尔等人(2000) 研究了一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 Coppock 样白内障的 4 代瑞士家庭,其中 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座(见 604307)被排除。白内障是双侧的、对称的,其特征是胚胎核的粉状混浊,呈现出与不同程度的小带混浊相关的灰色圆盘外观。尽管这种白内障的进展性质尚未明确记录,但观察到从青少年开始视力逐渐下降,并出现过早核硬化。视力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时期首次出现,大多数受影响的人在四十多岁时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

瓦尼塔等人(2001) 报道了一个 5 代印度家庭患有缝线白内障,伴有点状和蔚蓝混浊。裂隙灯检查显示前 Y 缝和后 Y 缝周围有明显、致密的白色混浊。后 Y 缝和晶状体后极比前极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它还显示出浅灰色和浅蓝色、轮廓分明、细长、纺锤形、椭圆形点状和蔚蓝色混浊,各种尺寸排列成层状。这些斑点更大并且更集中于外围层。这些并没有描绘出胚胎或胎儿的细胞核。在核区域未观察到粉状盘状混浊。与点状和天蓝色斑点相比,缝线混浊显得更密、更白,并且也更细长、尺寸更大。在受影响的成员中观察到关于缝线混浊的大小和密度以及点状和蔚蓝斑点的数量和位置的表型变化。一些受试者的缝合线受到严重影响,致密的白色浑浊物沿着 Y 缝合线的次要部分扩散。在一些受影响的受试者中,斑点仅作为皮层中的单层存在,而在其他受试者中,斑点出现在涉及整个皮层的同心层中。瓦尼塔等人(2001)指出,该家族的表型与当时报道的所有其他形式的白内障不同。

贝特曼等人(2007) 报道了一个 4 代智利家庭,其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混浊位置、形态、颜色和密度各不相同。在所检查的受影响个体中,每只眼睛的形态和密度都是相同的。白内障包括粉状胚胎性白内障、粉状皮质混浊、致密后星形囊下白内障,皮质和胚胎区域有粉状混浊,以及致密胚胎性白内障。

▼ 测绘

在一个患有天蓝色白内障的家庭中,克莱默等人(1996) 发现该疾病与 22 号染色体连锁,最大多点位置得分发生在 β-晶状体蛋白基因簇中的 D22S258(lod = 7.59) 和 CYBB2(lod = 7.53)(参见 600929)。该家系的单倍型分析表明,该病位点位于TOP1P2和D22S351之间的7-cM区域。 β-晶状体蛋白基因 CRYBB2(123620)、CRYBB3(123630) 和 CRYBB2P1 位于该区域内,因此是候选基因。出生时患有小眼球和小角膜的严重受影响女性的携带疾病的染色体是纯合的。克莱默等人(1996) 指出携带疾病染色体的个体不受影响。

Gill 等人在一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科波克样白内障的瑞士 4 代家庭中,其中 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座被排除(2000) 通过连锁分析将表型对应到 22q11.2-q13.1。

在一个患有缝线白内障并伴有点状和天蓝色混浊的印度家庭中,Vanita 等人(2001) 通过连锁分析将表型对应到 22 号染色体。

▼ 分子遗传学

Kramer 等人报道,患有蓝色白内障的家庭成员中(1996),利特等人(1997) 鉴定了 CRYBB2 基因中无义突变的杂合性(Q155X; 123620.0001)。一名受到严重影响的女性家庭成员是该突变的纯合子,她的父母是受影响的表亲,除白内障外还表现出小眼球和小角膜。

Gill 等人在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科波克样白内障的瑞士第四代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对应到染色体 22q11.2-q13.1(2000) 发现了 CRYBB2 基因中的提前终止突变(123620.0001)。

Hejtmancik(1998) 提出了一张包含 9 个基因座的表格,其中包括这个基因座,这些基因座与非综合征性白内障有关,并被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点。还列出了八种已鉴定出分子缺陷的白内障动物模型。

在一个患有缝线白内障并伴有点状和天蓝色混浊的印度家庭中,Vanita 等人(2001) 在 CRYBB2 基因(123620) 中检测到 2 个与表型共分离的序列变化。第一个是之前描述的 Q144X 突变。第二个突变(c.483C-T;123620.0002)是仅在患者中发现的沉默多态性。作者将这种突变归因于 CRYBB2 基因与其假基因 CRYBB2P1 之间的基因转换。

Bateman 等人在一个 4 代智利家庭中分离出多种类型的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2007) 鉴定了 Q155X 突变和先前报道的 483C-T 沉默多态性。 CRYBB1基因未发现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