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色素互变酶; DCT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2; TYRP2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DCT
细胞遗传学位置:13q32.1 基因组坐标(GRCh38):13:94,436,811-94,549,406(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布沙尔等人(1994) 分离了 TYRP2 的全长 cDNA 克隆,并证明了其在黑素细胞中的表达。
Cassady和Sturm(1994)发现人类TYRP2蛋白与小鼠序列有83%的同一性和90%的相似性,并具有酪氨酸酶蛋白家族的所有结构特征,包括一个信号肽、1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2个铜结合位点结构域和 C 端跨膜区域。 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TYRP2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 基因家族
对小鼠皮毛颜色的遗传分析得出了 3 种经典色素沉着突变的图谱,称为“白化病”、“白化病”和“白化病”。 “棕色,”和“板岩”分别连接至小鼠7号染色体(c位点)、4号染色体(b位点)和14号染色体(slt位点)。正如 Kwon(1993) 所评论的,由每个基因座编码的 cDNA 均已被分离和表征,以定义酪氨酸酶相关基因家族。该家族由编码酪氨酸酶蛋白(TYR; 606933)、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1(TYRP1; 115501) 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2(TYRP2) 的基因组成,所有酶均参与黑色素生物合成。小鼠体内的这些基因分别是白化、棕色和黑色突变的位点。
▼ 测绘
杰克逊等人(1992) 表明,编码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活性的小鼠 Tyrp2 基因位于 14 号染色体上,代表 slaty 基因座。
通过原位杂交,Bouchard 等人(1994) 将 TYRP2 基因分配给人类染色体 13q32,从而扩展了与小鼠 14 号染色体同源的同源区域。
斯特姆等人(1994)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将人类TYRP2基因定位到染色体13q31-q32。
▼ 基因结构
斯特姆等人(1995)表明TYRP2蛋白由8个外显子编码。 TYRP1、TYRP2 和酪氨酸酶基因均具有 C 端跨膜外显子。内含子连接的位置表明TYRP1源自TYR复制,然后自身复制产生TYRP2基因。比较还表明,至少 TYR、TYRP1 和 TYRP2 编码区内的一些内含子是在复制后获得的,并且不太可能发生内含子滑动。
▼ 基因功能
NYESO1(CTAG;300156)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上表达,包括黑色素瘤。 TRP2 是一种黑色素瘤分化抗原。在转移性疾病患者的黑色素瘤疫苗试验中,Khong 和 Rosenberg(2002) 从经历了肿瘤急剧消退的患者身上鉴定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它们能够识别 NYESO1、TRP2 和 TRP2 剪接变体。在接种抗原之前,TIL 表达了针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性,而她没有接种过任何抗原。 Khong 和 Rosenberg(2002) 提出 NYESO1 和 TRP2 可用于黑色素瘤患者的主动免疫治疗。
森多尔等人(2010) 表明,线虫 HIF1 与人 HIF-α(603348) 同源,通过拮抗 p53(191170) 同源物 CEP1 的功能,防止 DNA 损伤诱导的生殖细胞凋亡。 HIF1 的抗凋亡特性是通过 ASJ 感觉神经元中酪氨酸酶家族成员 TYR2 的转录上调来介导的。 TYR2 由 ASJ 感觉神经元分泌,拮抗 CEP1 依赖性种系细胞凋亡。在人类黑色素瘤细胞中敲低 TYR2 同源物 TRP2(也称为 DCT)同样会增加细胞凋亡,表明其功能在进化上是保守的。森多尔等人(2010)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发现确定了缺氧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之间的新联系,并为 HIF1 远距离决定细胞凋亡命运提供了范例。
▼ 分子遗传学
Pennamen 等人对一名患有轻度眼皮肤白化病(OCA8; 619165) 的 12 岁法国女孩进行了研究(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中错义突变(C40S; 191275.0001) 和 14 bp 缺失(191275.0002) 的复合杂合性。在一名患有轻度 OCA 的无亲属关系的 36 岁北非女性(由近亲结婚生)中,他们在 DCT 中鉴定出不同错义突变的纯合性(C61W;191275.0003)。对携带同等错义突变的小鼠以及 Dct 中移码缺失的小鼠系的观察表明,OCA 患者中存在的错义变异导致 DCT 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在隔离 OCA8、Volk 等人的土耳其近亲家庭的 3 名受影响成员中(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中的纯合错义突变(G59V; 191275.0004)。该突变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鉴定,并通过桑格测序进行确认。 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表明,突变型DCT蛋白DCT蛋白糖基化和成熟不完全,并且异常地保留在内质网中。 Volk 等人通过对一名无关的 OCA8 患者进行 Sanger 测序(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无义突变(Y292X、191275.0005 和 W469X 191275.0006)。
▼ 动物模型
杰克逊等人(1992) 发现 slaty 小鼠中存在的 Tyrp2 中的氨基酸替换(arg194-to-gln) 导致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活性显着降低。 Budd 和 Jackson(1995) 描述了 Tyrp2/Dct 基因中的点突变,该基因负责 2 只 slaty 小鼠的表型。
彭纳门等人(2021) 产生了 Dct 基因错义突变的小鼠,与 OCA8、C40S(191275.0001) 和 C61W(191275.0003) 患者中发现的突变相当,以及 Dct 缺失导致移码导致过早终止密码子的小鼠。杂合子小鼠的毛发通常呈黑色,而所有纯合子小鼠的毛发均为深灰色。沿浅-暗、蓝-黄和红-绿轴对背毛的比色测定显示,所有纯合子在所有 3 个维度上均与对照小鼠存在显着差异。 C61W 突变的色素减退程度与无效突变的色素减退程度无法区分,而 C40S 纯合子小鼠受到的影响始终较轻。对成年 Dct -/- 小鼠眼睛的组织学分析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 的色素沉着明显少于野生型视网膜。作者还研究了 dct 敲低的斑马鱼,并观察到受精后 48 小时(hpf) 的黑色素细胞比对照组更浅、更宽,眼睛色素沉着也稍浅。通过全胚胎黑色素测定进行的定量证实,与对照组相比,dct 敲除胚胎中的总黑色素减少了约 30%。在 120 hpf 时,尽管皮肤黑素细胞模式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morphants 的细胞内色素沉着较弱,并显示出异常的星状模式,并且 morphants 还表现出明显的小眼球。 48 hpf 时眼睛的组织学分析显示,dct 敲低胚胎中有 1 个同质神经元层,而不是神经视网膜正常分层为内层和外层。 RPE 明显色素减退,细胞散乱,轮廓呈波浪状,与正常色素重的鹅卵石单细胞层形成鲜明对比。
▼ 等位基因变异体(6 个精选示例):
.0001 VIII 型眼皮肤白化病
DCT、CYS40SER
Pennamen 等人对一名患有轻度眼皮肤白化病(OCA8; 619165) 的 12 岁法国女孩进行了研究(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外显子 1 中 c.118T-A 颠换(c.118T-A, NM_001129889.2) 的复合杂合性,导致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处的 cys40 到 Ser(C40S) 取代EGF 样结构域内富含 cys 的结构域中的残基,以及 DCT 基因外显子 9 中的 14 bp 缺失(c.1406_1419del; 191275.0002),导致预计会导致过早终止密码子(Phe469Ter) 的移码。她未受影响的父母均具有其中一种突变的杂合子。
.0002 眼皮肤白化病,VIII 型
DCT、14-BP DEL、NT1406
讨论 DCT 基因外显子 9 中的 14 bp 缺失(c.1406_1419del, NM_001129889.2),导致移码,预计会导致过早终止密码子(Phe469Ter),该密码子在 12 的复合杂合状态中被发现Pennamen 等人研究了患有轻度眼皮肤白化病的 3 岁法国女孩(OCA8; 619165)(2021),参见 191275.0001。
.0003 VIII 型眼皮肤白化病
DCT、CYS61TRP
Pennamen 等人对一名患有轻度眼皮肤白化病(OCA8; 619165) 的 36 岁北非裔女性(患者 2)进行了研究(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外显子 1 中 c.183C-G 颠换(c.183C-G,NM_001129889.2)的纯合性,导致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处的 cys61 至 trp(C61W) 取代位于 EGF 样结构域内富含 cys 的结构域中。无法从她的近亲父母那里获得 DNA 来进行分离分析。
.0004 VIII 型眼皮肤白化病
DCT、GLY59VAL
Volk 等人在患有眼皮肤白化病的土耳其近亲家庭的 3 名成员中(OCA8;619165)(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中 c.176G-T 颠换(c.176G-T, NM_001922.5) 的纯合性,导致 gly59 到 val(G59V) 取代。该突变经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并经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 gnomAD 和 dbSNP 数据库中不存在该突变。具有G59V突变的DCT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表明,突变蛋白具有不完全的糖基化和成熟。突变蛋白进一步显示异常保留在内质网(ER) 中,而野生型蛋白既定位于 ER,又定位于孤立于 ER 的囊泡结构。
.0005 眼皮肤白化病,VIII 型
DCT、TYR292TER
Volk 等人对一名患有眼皮肤白化病(OCA8; 619165) 的 18 岁白人男子进行了研究(2021) 鉴定了 DCT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无义突变:c.876C-A 颠换(c.876C-A,NM_001922.5),导致 tyr292-to-ter(Y292X) 取代,以及 c.1407G -A 转变,导致 trp469 到 ter(W469X;191275.0006)的替换。这些突变是通过 DCT 基因的桑格测序来鉴定的。在gnomAD数据库中,Y292X和W469变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06136和0.00005068。未进行功能研究。
.0006 眼皮肤白化病,VIII 型
DCT、TRP469TER
讨论 DCT 基因中的 c.1407G-A 转变(c.1407G-A,NM_001922.5),导致 trp469 到 ter(W469X)的取代,这是在眼皮肤白化病(OCA8)患者中发现的;619165),作者:Volk 等人(2021),参见 19127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