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毛症8; HYPT8
少毛症,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LAH3
此条目中涉及的其他实体:
羊毛状毛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伴或不伴毛发稀疏; ARWH1,包括
有证据表明,少毛症或伴有或不伴有少毛症的羊毛状毛发可能是由染色体 13q14 上的 P2RY5 基因(LPAR6; 609239) 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单纯性少毛症是指一组以弥漫性和进行性脱发为特征的遗传性孤立性脱发,通常开始于儿童早期(Pasternack 等,2008)。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LAH) 的特点是头发脆弱,容易折断,留下短而稀疏的头皮毛发。这种疾病会影响躯干、四肢以及头皮,眉毛和睫毛也可能受累,而胡须、阴毛和腋毛则基本上不受影响。此外,患者受影响区域可能出现角化过度的毛囊丘疹、红斑和瘙痒(Schaffer 等人的总结,2006)。
毛茸茸的头发(WH)是指一组以细密且紧密卷曲的头发为特征的毛干疾病。与在某些人群中观察到的正常卷发相比,WH 生长缓慢,并在几英寸后停止生长。在光学显微镜下,WH 显示出一些结构异常,包括结节性脱发和锥形末端(Petukhova 等人的总结,2009)。据报道,在几个家庭中,一些受影响的个体表现出少毛症的特征,而另一些个体的头皮毛发呈羊毛状(Khan et al., 2011)。
羊毛状毛发也是多种综合征的特征,例如纳克索斯病(601214) 和心面皮肤综合征(115150)(Petukhova 等人,2009),或掌跖角化病和心肌病综合征(601214)(Carvajal-Huerta,1998)。
少毛症和毛茸茸的遗传异质性
有关非综合征性少毛症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HYPT1(605389)。
有关局部少毛症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LAH1(HYPT6; 607903)。
另一种伴有或不伴有少毛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羊毛状毛发(ARWH2; 604379) 是由 LIPH 基因(607365) 突变引起的,与常染色体隐性局部少毛症(LAH2) 等位。 ARWH3(616760) 是由染色体 17q21 上的 KRT25 基因(616646) 突变引起的。
常染色体显性毛茸茸少毛症(HYPT13; 615896) 是由染色体 12q13 上的 KRT71 基因(608245) 突变引起的。另一种具有正常头发密度的常染色体显性毛状毛发(ADWH; 194300) 是由染色体 12q13 上的 KRT74 基因(608248) 突变引起的,与常染色体显性单纯性头皮少毛症(HYPT3; 613981) 等位基因以及毛发/指甲类型的外胚层发育不良(ECTD7;614929)。
▼ 临床特征
除了更广为人知的常染色体显性形式的羊毛(194300) 之外,Hutchinson 等人(1974) 提出隐性形式的存在。头发呈金色,毛干直径缩小。到那时为止,所有病例似乎都是零星的,隐性遗传假说是由一名患者的父母作为远房表兄弟姐妹提出的。
瓦利等人(2007)描述了2个巴基斯坦近亲家庭,其中10名男性和6名女性表现出遗传性少毛症的典型特征,包括头皮毛发、眉毛、睫毛、腋毛和体毛的缺失或稀疏。出生时,头皮上的毛发已经存在,但在 1 周龄时进行剃毛仪式后,头发稀疏地重新长出来。受影响的男性胡须稀疏。所有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的牙齿、指甲、出汗和听力均正常。
下村等人(2008) 发现了几个巴基斯坦家庭,其中包括近亲结婚,并且有多个家庭的成员表现出与出生时隐性遗传的羊毛状头发一致的特征。整个头皮区域的头发粗糙、无光泽、干燥、紧密卷曲,导致头发呈弥漫性毛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少毛或稀疏。大多数拔除的毛发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特征,球茎部分没有根鞘成分。眉毛、睫毛和胡须看起来正常。所有家族中受影响的个体均表现出正常的牙齿、指甲和出汗,并且没有表现出掌跖角化过度或毛周角化症。
下村等人(2008) 发现了几个巴基斯坦近亲家庭将常染色体隐性羊毛状毛发与可变性少毛症分开。受影响的个体在出生时就存在羊毛状毛发,整个头皮区域的头发粗糙、无光泽、干燥且紧密卷曲,导致弥漫性羊毛状毛发表型,具有不同程度的少毛或稀疏。大多数拔除的毛发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特征,球茎部分没有根鞘成分。眉毛、睫毛和胡须看起来正常。所有家族中受影响的个体均表现出正常的牙齿、指甲和出汗,并且没有表现出掌跖角化过度或毛周角化症。
帕斯特纳克等人(2008) 研究了一个沙特阿拉伯的近亲家庭,其中 10 名同胞中有 4 名出现进行性脱发、自幼儿期(3 至 6 岁)起头皮毛发稀疏、体毛稀疏。受影响者中最年长和最年轻的人几乎完全秃顶。除 1 人外,其他人的眉毛、睫毛、阴毛和腋毛均正常;受影响最年长的同胞的眉毛轻度变薄。 Al Aboud 等人详细描述了这个家族(2002)。
阿泽姆等人(2008) 报道了 14 个巴基斯坦家庭患有 LAH3。受影响的个体头皮毛发稀疏或缺失,眉毛和睫毛稀疏,腋毛和体毛稀疏。受影响的成年男性有正常的胡须。所有受影响个体的牙齿、指甲和出汗均正常。 1 名受影响个体的头皮皮肤活检显示完全没有正常毛囊结构和毛囊粉刺样残留物。毛囊漏斗部的残余物显示角化过度。皮脂腺形态正常,但失去了与毛囊漏斗部残余物的连接。
内厄姆等人(2010) 发现了一个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的土耳其血统近亲家族。先证者出生时头发正常,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头发逐渐变得稀疏、短小、白皙。眉毛和睫毛稀疏,指甲凹陷和纵向起皱。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营养不良的毛干,具有不规则的角质层和条带。牙齿和出汗正常,不存在角化过度,并且没有其他皮肤、神经、骨骼或心脏异常。他的弟弟和妹妹也有类似的症状。姐姐和父母的头发都是正常的。家族史包括表亲的少毛症。
汗等人(2011) 研究了居住在巴基斯坦不同种族的 17 个患有少毛症/羊毛状毛发表型的家庭。出生时,受影响的人头皮毛发稀疏。其中8个家庭的受影响成员具有少毛症的特征,头皮上的毛发稀疏脆弱,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体毛稀疏甚至缺失。其他 6 个家庭的受影响成员表现出头皮上毛发浓密、身体其他部位毛发稀疏甚至缺失的特征。在其余3个家庭中,一些受影响的个体具有少毛症的特征,而其他个体则具有羊毛状的头皮毛发。所有 17 个家庭的所有男性成员的胡须和胡须区域的毛发均正常。
▼ 遗传
局限性少毛症 3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Wali 等,2007;Pasternack 等,2008),ARWH1 表型也是如此(Shimomura 等,2008)。
▼ 测绘
Wali 等人在巴基斯坦家庭的基因组扫描中使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来分离遗传性少毛症(2007) 在染色体 13q14.11-q21.32 上绘制了该疾病的基因座,最大 2 点 lod 得分为 4.79。单倍型分析确定了侧翼为标记 D13S325 和 D13S1231 的 17.35-cM 连锁区间。
Shimomura 等人在巴基斯坦近亲家庭中使用纯合性作图和连锁研究(2008) 将羊毛表型对应到染色体 13q14.2-q14.3。
Pasternack 等人在沙特阿拉伯近亲家庭中使用纯合性映射(2008) 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形式的少毛症对应到 13q14.11-q21.33。他们指出,关键区间与 Wali 等人绘制的单纯性少毛症相关区域重叠(2007)。
使用纯合性映射,Nahum 等人(2010) 确定土耳其近亲家庭受影响成员的少毛症表型与染色体 13q 上 LPAR6(P2RY5) 基因(609239) 周围的区域有关。
▼ 分子遗传学
下村等人(2008) 对与常染色体隐性羊毛状毛发相关的关键作图区域中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发现了 P2RY5(609239) 的致病性突变,P2RY5 编码 G 蛋白偶联受体,是位于 RB1 基因(614041) 内含子 17 内的嵌套基因。 P2RY5 在毛囊内根鞘的 Henle 层和 Huxley 层中表达。在 6 个家族中的 2 个中发现了预计会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的不同突变。其余4个家族中,发现3个错义突变。
在一个患有单纯性少毛症的沙特阿拉伯近亲家庭中,Pasternack 等人(2008) 鉴定了 P2RY5(LPAR6) 基因(609239.0001) 中的纯合截短突变,该基因编码 G 蛋白偶联受体。他们在另外 2 个受影响的家族中检测到 P2RY5(609239.0002) 中存在额外的纯合截短突变。
Shimomura 等人在 6 个头发呈羊毛状且头发密度从正常到稀疏的巴基斯坦家庭中进行了研究(2008)对与常染色体隐性毛状毛发相关的关键作图区域中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发现所有 6 个家族中 P2RY5 基因致病性突变的纯合性(参见例如 609239.0003;609239.0004;609239.0006)。对人毛囊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P2RY5在毛囊内根鞘的Henle层和Huxley层中均有表达。在 6 个家族中,有 2 个家族发现了预计会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的不同突变;其余4个家族中,发现3个错义突变。
Azeem 等人在来自 14 个患有 LAH3 巴基斯坦家庭的受影响个体中(2008)鉴定了P2RY5基因中的7种不同的纯合突变(参见,例如,609239.0003;609239.0005;609239.0006)。 Shimomura 等人报道了其中的三个突变(2008) 在有羊毛状头发的个体中。然而,Azeem 等人报道的个人中没有一个人(2008) 具有羊毛状毛发表型。
在土耳其近亲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局部少毛症被隔离,Nahum 等人(2010) 鉴定了 LPAR6(P2RY5) 基因(P196L; 609239.0007) 中错义突变的纯合性。该突变在家族中随疾病分离,并且在 100 个人群匹配的对照中不存在。内厄姆等人(2010) 指出,LIPH(607365) 突变导致 LPAR6 信号传导受损,并产生与携带 LPAR6 突变的个体所表现出的表型(LAH2; 604379) 无法区分的表型。
汗等人(2011) 对 17 个具有少毛症/羊毛状毛发表型的巴基斯坦家族进行了微卫星基因分型,发现 9 个家族中与 LIPH 基因存在关联(参见 HYPT7, 604379),8 个家族中与 LPAR6 基因存在关联。 8 个连锁家族中 LPAR6 的序列分析显示,在患有少毛症、伴有或不伴有少毛症的羊毛状毛发或混合表型的家族中存在 4 个复发性纯合突变(参见例如 609239.0003-609239.0005)。汗等人(2011) 观察到携带 LIPH 或 LPAR6 不同突变的患者脱发严重程度没有差异,并且没有明确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 命名法
瓦利等人(2007) 指出,这种形式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在临床上与其他 2 种形式的遗传性少毛症相似:LAH(对应到染色体 18q)和 AH(对应到染色体 3q27)。他们建议将 LAH 基因座重命名为 LAH1(607903),将 AH 基因座重命名为 LAH2(604379),将其家族中位于染色体 13q 上的基因座命名为 L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