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指蛋白 200; ZNF200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ZNF200

细胞遗传学位置:16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6:3,222,325-3,235,158(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在家族性地中海热基因座(MEFV; 608107) 周围染色体区域的基因组测序和外显子捕获过程中,法国 FMF 联盟(1997) 鉴定了编码锌指蛋白的新基因。作者从人类肝脏 cDNA 文库中扩增了所有 5 个外显子。开放阅读码组编码 394 个氨基酸的多肽。

邓等人(1998) 还分离了 ZNF200 cDNA 和基因组克隆,并注意到预测的 ZNF200 蛋白序列存在 2 个差异。 Northern 印迹分析在所有测试组织中检测到 2 kb 和 3.5 kb ZNF200 转录物,其中在睾丸中表达最强。

西田等人(2007)指出ZNF200包含5个串联的Kruppel-like C2H2结构域,每个结构域结合一个锌离子形成一个球状结构域。蛋白质印迹分析在人胚胎肾细胞中检测到表观分子质量为 50 kD 的内源性 ZNF200。表位标记的 ZNF200 与 G9A(EHMT2; 604599) 共定位于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呈离散斑点。在中期,这两种蛋白质共定位于有丝分裂染色体之外。

▼ 基因功能

Nishida 等人通过对胎儿脑 cDNA 文库进行酵母 2 杂交分析(2007) 表明 G9A 的 N 末端结构域与 ZNF200 相互作用。免疫沉淀分析证实了人胚胎肾细胞中内源性 G9A 和 ZNF200 之间的相互作用。突变分析表明,ZNF200 的 5 个锌指结构域中至少有 2 个是其与 G9A 相互作用所必需的。

▼ 基因结构

法国FMF联盟(1997)确定ZNF200基因包含5个外显子,跨度14 kb。邓等人(1998) 确定 ZNF200 基因至少包含 6 个外显子,而不是法国 FMF 联盟(1997) 报道的 5 个外显子,并将这种差异归因于选择性剪接。

▼ 测绘

法国 FMF 联盟(1997) 将 ZNF200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6p13,位于 OR1F1(603232) 和 MEFV 基因之间,其中 MEFV 更着丝粒。通过分析 MEFV 区域的克隆,Deng 等人(1998) 确定 ZNF200 位于染色体 16p13.3 上距 MEFV 基因约 10 kb 端粒处。他们报告说,其他 4 个锌指基因位于 MEFV 区域,包括 ZNF205(60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