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酰辅酶A:戊二酸辅酶A转移酶; SUGCT

染色体 7 开放解读码组 10; C7ORF10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SUGCT

细胞遗传学位置:7p14.1 基因组坐标(GRCh38):7:40,135,005-41,038,816(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Nakabayashi 等人通过寻找可能受 7 号染色体短臂细胞遗传学异常影响的基因,(2002) 鉴定出 C7ORF10。通过 RT-PCR 和未表征的 cDNA 克隆的 5-prime RACE,他们获得了全长 C7ORF10。推导的 434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包含在脂肪酸 CoA 消旋酶和肉碱脱水酶中发现的结构域。 C7ORF10 与其小鼠同源物具有 71% 的氨基酸同一性。对几种人体组织的 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在肾脏中高表达的 1.8 kb 转录物。在肝脏、骨骼肌和胰腺中检测到中间表达,在检查的其他组织中检测到很少或没有表达。 Nakabayashi 等人使用体细胞混合系统(2002) 确定 C7ORF10 是双等位基因表达的并且不受印记影响。

▼ 基因结构

中林等人(2002) 确定 C7ORF10 基因包含 15 个外显子,跨度超过 700 kb。

▼ 测绘

作者:FISH,Nakabayashi 等人(2002) 将 C7ORF10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7p14。

▼ 细胞遗传学

Nakabayashi 等人通过检查 77 个患有 Silver-Russell 综合征的家庭(参见 SRS2,618905)(2002) 鉴定了 2 名涉及 7 号染色体短臂的从头染色体重排患者。一名患者有部分重复,细胞遗传学特征为 46,XX,dup(7)(p12p14),另一名患者有旁中心倒位,特征为 46,XY,inv(7)(p14p21)。复制断点中断了 C7ORF10 基因,倒位断点对应到 C7ORF10 基因的 5 素末端,可能就在内含子 1 内(2002) 表明倒位断点可能影响 C7ORF10 和 C7ORF11,因为这 2 个基因相距不到 100 bp。

▼ 分子遗传学

谢尔曼等人(2008) 在 6 名戊二酸尿症 III 患者(GA3; 231690) 中发现了 C7ORF10 基因(609187.0001-609187.0003) 中反复出现的错义突变和 2 个无义突变。尽管 GA III 患者可能没有疾病表型,但 Sherman 等人(2008) 观察到尿液中戊二酸与其衍生物 3-羟基戊二酸、戊二酰肉碱和戊二酰甘氨酸的摩尔比升高,表明戊二酰辅酶 A 的形成受损。

▼ 等位基因变异体(3 个选定示例):

.0001 戊二酸尿症 III
SUGCT,ARG299TRP

谢尔曼等人(2008) 鉴定了 3 名患有戊二酸尿症 III 的远亲阿米什人(GA3; 231690),他们在 C7ORF10 基因外显子 11 的核苷酸 895 处发生 C-T 颠换纯合,导致在密码子 299(R299W)。这种突变是在另一位德国血统患者的纯合性中发现的,最初由 Knerr 等人描述(2002),但存在于不同的单倍型上。在一名欧洲混血患者的复合杂合性中也发现了这种突变(见 609187.0002)。该突变不是已知的多态性,并且发生在所有测试物种中高度保守的残基处。 Sherman 等人在 150 名阿米什对照个体中(2008) 鉴定了 26 名 R299W 突变杂合子和 1 名纯合子。此人年龄 35 ,身体健康,戊二酸排泄量较高。

.0002 戊二酸尿症 III
SUGCT,ARG142TER

在一名患有戊二酸尿症 III(GA3; 231690) 的欧洲混合血统个体中,Sherman 等人(2008) 鉴定了 C7ORF10 基因核苷酸 424 处 C 到 T 转换的复合杂合性,导致密码子 142(R142X) 处精氨酸到终止的取代,以及阿米什 GA III 突变(参见 609187.0001)。

.0003 戊二酸尿症 III
SUGCT,ARG108TER

Bennett 等人最初描述了一名患有戊二酸尿症 III(GA3; 231690) 的巴基斯坦儿童(1991),谢尔曼等人(2008) 鉴定了 C7ORF10 基因第 322 位核苷酸处的 C 到 T 转换的纯合性,导致密码子 108(R108X) 处发生精氨酸到终止的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