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急性,感染引起,易感性,4; IIAE4

有证据表明,对感染诱发的急性脑病 4(IIAE4) 的易感性是由染色体 1p32 上的 CPT2 基因(600650) 的杂合或纯合变异赋予的。

▼ 说明

急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儿童中。其特点是高烧,并在12至48小时内出现热性惊厥,常导致昏迷、多器官衰竭、脑水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通常是病毒性的,特别是流感,尽管已发现其他病毒甚至支原体也可引起这种疾病(Chen 等人,2005 年总结;Shinohara 等人,2011 年总结)。

有关急性感染引起的脑病易感性的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610551。

▼ 临床特征

陈等人(2005) 发现,34 名患有流感相关急性脑病的日本儿童中,41.2% 的血清酰基肉碱比率升高,表明线粒体长链脂肪酸代谢存在缺陷。所有随访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后,高烧时升高的酰基肉碱比率均显着下降。对一名不幸死亡的女孩的家庭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该儿童的 CPT2 基因(F352C 和 V368I;600650.0018)中的耐热等位基因为杂合子。在热性惊厥期间,她的血清酰基肉碱水平显着升高。她的两个未受影响的兄弟是等位基因杂合子,而他们的父亲是等位基因纯合子,与非发热状态下的正常值相比,血清酰基肉碱略有升高。这位母亲是仅 368I 取代的杂合子,在非发热状态下酰基肉碱水平正常。

马克等人(2011) 报道了两名来自香港的无亲属关系的中国男孩患有致命的病毒性急性脑病。 1 名患者的传染源为 A 组柯萨奇病毒,另一名患者的传染源为 H1 亚型甲型流感病毒。两名患者均出现高烧、癫痫发作、病情迅速恶化并伴有脑水肿和多器官衰竭。所有突变携带者(包括无症状父母)的血浆酰基肉碱含量均升高。

▼ 分子遗传学

Shinohara 等人在 29 名患有感染引起的急性脑病的日本患者中(2011) 发现 CPT2 基因(600650.0018) 外显子 4 中 352C 变异的频率显着高于对照(27.6 vs 13.5%,优势比为 2.44,p = 0.011)。所有 352C 患者均具有 368I 等位基因和 647M 等位基因(CIM 单倍型)。临床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患者和伴有双相性癫痫发作和晚期扩散减少的急性脑病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没有差异,并且良好和不良预后之间没有相关性。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HHV6、支原体和轮状病毒。

马克等人(2011) 发现,来自香港的 2 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男孩患有致命的病毒性急性脑病,其 CPT2 基因中变异 F352C 为杂合子,变异 V368I 为纯合子。

▼ 发病机制

久保田等人(2012)发现10名临床诊断为感染引起的急性脑病的患者在发作期间的血清ATP水平显着低于恢复期,并且低于9名热性惊厥患者。作者推测,ATP 减少可能反映了全身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无法维持血脑屏障,这可能导致急性缺氧损伤或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