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先天性静止性,1E 型; CSNB1E
CSNB,完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这种形式的完全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CSNB1E) 是由染色体 17q12 上的 GPR179 基因(614515) 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完全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cCSNB) 是一组临床和遗传上异质性的视网膜疾病,其特征是非进行性夜视障碍、视网膜电图(ERG) b 波缺失以及其他视觉功能不同程度的受累。患有 cCSNB 的个体和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的 ERG 波形缺乏 b 波,因为无法通过视网膜去极化双极细胞传输光感受器信号(Peachey 等人的总结,2012)。
有关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的一般表型描述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CSNB1A(310500)。
▼ 临床特征
皮奇等人(2012) 研究了 2 名患有完全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cCSNB) 的先证者。第一个先证者在诊断时年仅 10 ,没有夜盲症家族史,也没有近亲结婚史。他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20/70,轻度近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眼球震颤,有早发性夜盲症病史,视网膜外观正常,戈德曼视野完整。暗适应的 ERG 显示出明显减少的 b 波,而获得高闪光亮度的 ERG 具有强劲的 a 波,而在对照中没有看到后续的 b 波。在光适应条件下,ERG 波形显示方波 a 波,但保留了晚期正 ERG 分量。第二位先证者是一名挪威裔女性,诊断时年龄 20 岁。她患有旋转性眼球震颤、非常不寻常的金色眼底、先天性夜盲症和视力下降。第二个先证者的 ERG 与第一个先证者相似,选择性地缺失暗适应 b 波和方形光适应 a 波。皮奇等人。 Miyake 等人(2012) 指出,这些 ERG 异常已被证明是 ON-双极通路选择性功能障碍的特征,而 OFF-双极通路保留(1994),从而将 cCSNB 与 b 波减少的其他视网膜疾病区分开来。
▼ 分子遗传学
Audo 等人在一个黎巴嫩血统的近亲家庭中,其中 3 名同胞患有完全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并且索引患者的 GRM6(604096) 和 TRPM1(603576) 基因突变呈阴性(2012)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鉴定了与该疾病分离的 GPR179 基因(H603Y; 614515.0001) 中的错义突变的纯合性。对一名葡萄牙裔男性 CSNB 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 GPR179(278delC; 614515.0002) 中 1 bp 缺失具有纯合性。随后对 40 名 CSNB 患者的 GPR179 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另外 3 名患者具有复合杂合突变(参见例如 614515.0003-614515.0004)。
皮奇等人(2012) 分析了 44 名缺乏去极化双极细胞(DBC) 功能的 cCSNB 患者的候选基因 GPR179,并鉴定了 2 名具有 GPR179 失活突变复合杂合性的先证者(参见 614515.0005-61451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