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6 抗原; CD6

T 细胞分化抗原 CD6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CD6

细胞遗传学位置:11q12.2 基因组坐标(GRCh38):11:60,971,680-61,020,377(来自 NCBI)

▼ 说明

CD6 是一种单体 105 kD 或 130 kD 膜糖蛋白,参与 T 细胞激活。两种 CD6 形式之间的大小差异是由于磷酸化的差异造成的(Robinson 等人,1995)。

▼ 克隆与表达

柘植等人(1985) 通过单克隆抗体识别出分子量为 120 kD 的 T 细胞抗原 Tp120。该抗原在所有 T 细胞上表达。

Aruffo等人通过用抗CD6抗体筛选人外周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cDNA表达文库(1991)克隆了编码CD6的cDNA。预测的 468 个氨基酸蛋白包含 24 个氨基酸信号序列、3 个胞外“富含半胱氨酸的清道夫受体”序列(SRCR) 结构域(参见 CD5L;602592)、跨膜结构域和 44 个氨基酸的胞质结构域(参见 Robinson 等,1995)。它与 CD5(153340) 显示出显着的同源性。通过 Northern 印迹分析,CD6 在 T 细胞中表达为大约 3 kb 的 mRNA。

罗宾逊等人(1995) 通过用人 CD6 cDNA 筛选胸腺 cDNA 文库,克隆了小鼠 Cd6 cDNA。预测的 665 个氨基酸的小鼠蛋白具有 243 个氨基酸的胞质结构域。通过Northern印迹分析,小鼠Cd6主要在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表达。作者指出,人类 CD6 主要在外周 T 细胞和成熟髓质胸腺细胞中表达。

由于人 CD6(44 个氨基酸;Aruffo 等人,1991)和小鼠 CD6(243 个氨基酸;Robinson 等人,1995)的细胞质结构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大小差异,Robinson 等人(1995) 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mRNA 使用 RT-PCR 来分离包含人 CD6 C 末端编码区的 cDNA 克隆。由 Aruffo 等人分离的 5 引物序列组成的杂合 cDNA(1991) 和作者分离出的最长的 3-prime 序列编码了一个预测的 668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细胞质结构域中含有额外的 200 个氨基酸。针对来自表达杂合 cDNA 的细胞的 CD6 免疫沉淀单体 105-和 130-kD 蛋白质的抗体;这两种蛋白质在平行实验中与内源性 CD6 免疫沉淀发生共迁移。罗宾逊等人(1995) 指出,内源性 CD6 的免疫沉淀并未显示出与包含 44 个氨基酸胞质结构域的预测 CD6 蛋白大小相对应的较小蛋白。作者鉴定了另外 2 个缺少编码胞质结构域近膜区域序列的 cDNA,并表明较短的 cDNA 代表选择性剪接的 CD6 转录本。

鲍文等人(1997)证实Aruffo等人分离的CD6 cDNA序列(1991)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他们鉴定了由编码细胞质结构域的外显子的可变剪接产生的额外mRNA。通过Northern印迹分析,这些选择性剪接的转录本并不是非常丰富。

▼ 基因功能

Joo 等人通过使用 CD6 融合蛋白进行免疫沉淀分析(2000) 在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上鉴定出 2 个 CD6 配体、CD166(ALCAM; 601662) 和 3A11。 Saifullah 等人使用 FACS 分析(2004)表明CD166和3A11在源自胸腺、皮肤、滑膜和软骨的多种上皮和间充质细胞系上以不同水平表达。 IFNG 增强了 3A11 的表达,但不增强 CD166(147570)。基于这些和其他发现,Saifullah 等人(2004) 得出结论,3A11 和 CD166 是不同的 CD6 配体。

Enyindah-Asonye 等人利用质谱、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印迹分析(2017) 确定单克隆抗体 3A11 识别 CD318(CDCP1; 611735)。 Pull-down 分析证实可溶性 CD6 结合 CD318。对野生型和 CD166 缺陷细胞的进一步分析和流式细胞术表明 CD6 与 CD318 和 CD166 相互作用。 CD318 在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上表达,并分泌到类风湿关节炎(RA; 180300) 或幼年炎性关节炎(见 604302) 患者的滑液中,但不分泌到血清中,但不分泌到骨关节炎(OA; 见 165720) 患者的滑液中。 CD318 参与滑膜组织中 T 细胞的募集和保留。用 IFNG 处理滑膜成纤维细胞导致 T 细胞不仅粘附到 CD166,而且粘附到 CD318。在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 Cd318 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致病性 T 细胞浸润减少。恩因达-阿索尼耶等人(2017) 得出结论,CD318 是 CD6 的配体,这种相互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很重要。

▼ 基因结构

鲍文等人(1997) 报道 CD6 基因至少包含 13 个外显子,跨度超过 25 kb。

▼ 测绘

Tsuge 等人通过对人-小鼠体细胞杂交体的研究(1985) 显示 11 号染色体与 Tp120 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LDHA(150000)的同工酶分析证实了人类11号染色体的存在。

鲍文等人(1997)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测定,将 CD6 基因定位到 11q13 处的 YAC 重叠群。 CD6基因的位置接近相关基因CD5,Bowen等人提出(1997)表明这些基因源自共同的祖先基因。勒孔特等人(1996) 发现小鼠 Cd6 和 Cd5 基因位于 19 号染色体近端相距小于 55 kb 的串联阵列中,该区域与人类 11q 显示同线性。

▼ 分子遗传学

De Jager 等人在对 2,624 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MS;126200) 和 7,220 名对照者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荟萃分析中,随后在一组孤立的 2,215 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和 2,116 名对照者中进行了复制(2009) 鉴定了几个新的 MS 易感性位点,包括 CD6 基因中的染色体 11q13(rs17824933)(p = 3.79 x 10(-9))。

通过 RT-PCR 和功能分析,Kofler 等人(2011) 表明 CD6 基因内含子 1 中 rs17824933 的 MS 风险等位基因(G) 与 CD4(186940) 阳性和 CD8(参见 186910) 阳性 T 细胞中全长 CD6 的表达降低相关。因此,来自具有风险等位基因的个体的 CD4 阳性 T 细胞的长期激活过程中,增殖会减弱。用外显子 5 特异性小干扰 RNA 敲低全长 CD6,在保护性等位基因纯合子个体中诱导了类似的缺陷(C)。来自具有风险等位基因的个体的 CD4 阳性 T 细胞表现出一致的 CD6 外显子 5 表达不足,该外显子编码蛋白质中的 ALCAM 结合位点。科夫勒等人(2011) 得出结论,rs17824933 的 MS 风险等位基因与 CD4 阳性 T 细胞增殖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