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 激酶和微管相互作用蛋白 1; JAKMIP1
JAMIP1
多个 α 螺旋和 RNA 连接蛋白;MARLIN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JAKMIP1
细胞遗传学位置:4p16.1 基因组坐标(GRCh38):4:6,026,199-6,200,549(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Couve 等人使用大鼠纹状体 cDNA 文库的酵母 2 杂交筛选,以一段 γ-氨基丁酸 B 受体 1(GABBR1;603540) 作为诱饵(2004) 鉴定了一个新的序列,随后他们使用该序列从大脑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人类同源物,命名为 Marlin1。推导的 626 个氨基酸的人类蛋白质包含 3 个卷曲螺旋区域,其中 2 个包含预测的亮氨酸拉链基序。该蛋白与大鼠和小鼠直系同源物具有 95% 至 98% 的序列同一性。对大鼠组织的 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脑中大量表达,睾丸中中等表达。免疫印迹分析显示大约 80 kD 的人类蛋白质。
Steindler 等人使用 Jurkat T 细胞 cDNA 文库的酵母 2 杂交筛选,以蛋白酪氨酸激酶 2(TYK2;176941) 的 FERM 结构域为诱饵(2004) 鉴定了相同的基因,他们将其命名为 JAMIP1。对人体组织的 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大约 2.5 kb 的转录物在成人大脑和睾丸中水平较高,而在脾脏、外周血淋巴细胞、肺和肠中水平较低。 JAKMIP1 与 JAKMIP2/NECC1(611197) 和 JAMIP3/NECC2(611198) 具有约 58% 的序列同一性。
库夫等人(2004) 证明重组 MARLIN1 与 GABBR1 强烈相互作用,并且这两种蛋白共定位于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的同一神经元亚群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ARLIN1 在细胞体的中心区域和神经元投射的近端区域更为突出。它在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的海马神经元中形成离散颗粒。当用 siRNA 减少 MARLIN1 表达时,可以看到 GABBR2(607340) 的量增加。库夫等人(2004) 还证明 MARLIN1 与 RNA 相关,并提出 GABBR2 的失调可能是改变 RNA 代谢或靶向的结果。
斯坦德勒等人(2004) 表明 JAKMIP1 蛋白与 TYK2 和 JAK1 的 FERM 结构域结合(147795)。 N 末端区域将蛋白质靶向微管聚合物;当在成纤维细胞中过度表达时,该蛋白质会严重扰乱微管网络,诱导形成紧密且稳定的管束。斯坦德勒等人(2004) 提出 JAKMIP1 可能参与细胞极化、信号复合物分离和囊泡转移。
Libri 等人通过研究人原代淋巴细胞亚群中的 JAKMIP1 mRNA 和蛋白表达(2008) 发现 JAKMIP1 在初始外周 CD4(186940) 和 CD8(参见 186910) 阳性 T 细胞中不存在,但在经历过抗原的 T 细胞中高度表达。在 T 细胞受体(参见 186790)和 CD28(186760) 刺激以及效应蛋白(例如颗粒酶 B(GZMB;123910) 和穿孔素(PRF1;170280))的平行诱导下,脐带血 T 淋巴细胞中诱导了 JAKMIP1 的表达。 JAKMIP1 在记忆和效应 CCR7(600242) 和 CD27(TNFRSF7; 186711) 阴性 T 细胞亚群中的表达较高。对肾移植受者的监测表明,从初次感染到高峰期和潜伏期,巨细胞病毒特异性 CD8 阳性 T 细胞表现出 JAKMIP1 的高度上调。 JAKMIP1 的沉默导致细胞毒性增强,表明 JAKMIP1 可以调节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利布里等人(2008) 得出结论,JAKMIP1 属于效应记忆特征基因组,在维持受控细胞毒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通过序列分析,Steindler 等人(2004) 将 JAKMIP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4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