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 7; CDCA7
JPO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CDCA7
细胞遗传学位置:2q31.1 基因组坐标(GRCh38):2:173,354,872-173,368,997(来自 NCBI)
▼ 说明
CDCA7 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 Notch(参见 190198)靶标,参与造血干细胞(HSC) 的出现(Guiu et al., 2014)。 CDCA7 还与转录因子 MYC(190080) 相互作用,似乎在调节 MYC 功能中发挥作用(Gill et al., 2013)。
▼ 克隆与表达
Prescott 等人使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来鉴定 Myc 靶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 Rat1a 细胞中 Myc 过表达所赋予的贴壁孤立生长表型(2001) 鉴定了一个新基因,他们将其称为 JPO1,随后从脾 cDNA 文库中克隆了全长人类 cDNA。 JPO1 编码推导的 371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假定的亮氨酸拉链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对多种人体组织的 RNA 进行斑点印迹分析,检测到 JPO1 在小肠和胸腺中水平最高,在胎儿胸腺、胎儿肺、结肠、胃和阑尾中水平较高,在骨髓、脾脏、淋巴结和阑尾中水平较低。外周血白细胞。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出 47 kD JPO1 带。瞬时转染的 COS-7 细胞的免疫荧光显微镜显示出强烈的核染色。
贵等人(2014)报道了人类CDCA7的2个剪接变体,编码450和37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Variant-2 与 382 个氨基酸的小鼠 Cdca7 蛋白同源。小鼠 Cdca7 具有 10 个和 11 个残基谷氨酰胺重复序列,而人类 CDCA7 亚型仅具有 6 个残基谷氨酰胺重复序列。原位杂交检测到小鼠肝脏中的 Cdca7 以及妊娠中期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簇状结构中 HSC 前体中的 Cdca7。 Cdca7在所有发育阶段的HSC中表达,并且在分化的造血谱系中表达较低。人CDCA7变体2在培养物中的人血内皮前体中高度富集。
▼ 测绘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Prescott 等人(2001) 将 JPO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2q31。
▼ 基因功能
Prescott 等人使用 Northern blot 分析(2001) 观察到贴壁 Rat1a 细胞中的 JPO1 mRNA 水平高于非贴壁 Rat1a 细胞,以及 Rat1a-Myc 细胞中的 JPO1 mRNA 水平高于 Rat1a 细胞。 RNase 保护测定表明,非贴壁 Rat1a-Myc 成纤维细胞中的 JPO1 转录水平比非贴壁 Rat1a 成纤维细胞高 20 倍。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人淋巴细胞系和乳腺癌细胞系中JPO1和Myc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Prescott 等人使用 Myc 诱导细胞系(2001) 发现 Myc 表达诱导后 JPO1 表达增加。其他分析表明 JPO1 是 Myc 的直接靶基因。 Rat1a 和 CB33 人 B 淋巴细胞中 JPO1 的过表达不会改变细胞生长速率或改变细胞凋亡水平,但确实诱导 Rat1a 细胞的贴壁依赖性生长并增加 CB33 细胞的克隆形成性。普雷斯科特等人。然而,(2001) 确定 JPO1 不足以在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促进肿瘤发生。
普雷斯科特等人(2001)发现JPO1可以补充Myc突变体W135E中不能有效转化Rat1a细胞的缺陷。 JPO1 在 W135E 细胞中严重受损。 JPO1 和 W135E 的共表达显着增加了 Rat1a 细胞集落形成,达到与单独 Myc 相当的水平。
吉尔等人(2013) 鉴定了人CDCA7蛋白中的二分核定位信号,并表明该位点附近的蛋白14-3-3-β(YWHAB; 601289)的结合导致CDCA7从细胞核易位至细胞质。 MYC 和 14-3-3 以竞争性方式与 CDCA7 结合,并且 MYC 相互作用位点附近的 thr163 上的 AKT(164730) 依赖性 CDCA7 磷酸化促进 CDCA7 从 MYC 解离以及 CDCA7 与 14-3-3 的结合,导致CDCA7易位至细胞质。 CDCA7 的共表达使 MYC 表达细胞对细胞凋亡敏感,并减少 MYC 诱导的啮齿动物成纤维细胞转化。
贵等人(2014) 将胚胎小鼠 Cdca7 鉴定为在 HSC 前体中激活的 Notch-Rbpj(147183) 靶基因。 Cdca7的表达维持了小鼠造血祖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并且Cdca7的敲除迫使HSC分化。 Cdca7 不会改变细胞存活或增殖。 Notch 的药理抑制可降低 Cdca7 表达并诱导 HSC 分化。
Jenness 等人使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2018) 发现 Hells(603946) 和 Cdca7 形成了由染色体过客复合物(参见 AURKB, 604970)和核小体共同调节的染色质结合复合物。 Cdca7 直接与核小体结合,然后将 Hells 招募到染色质并刺激 Hells 的核小体重塑活性。 HeLa 细胞中的敲除实验证实 HELLS 的 CDCA7 依赖性染色质结合在人类中是保守的。携带与 ICF3(616910) 患者突变相对应的突变的重组非洲爪蟾 Cdca7 可以与 Hells 相互作用,但无法将 Hells-Cdca7 复合物招募到染色质上。 Cdca7 突变体保留了刺激 Hells 重塑活性的能力,表明 Cdca7 具有 2 个孤立的功能,即它将 Hells 招募到染色质,一旦到达那里,它就会激活 Hells 重塑活性。
Unoki 等人在转染的 HEK293T 细胞中使用免疫共沉淀分析(2019) 发现 HELLS 和经典的非同源末端连接(C-NHEJ) 蛋白 Ku80(XRCC5; 194364) 和 Ku70(XRCC6; 152690) 与 CDCA7 发生免疫共沉淀。 C-NHEJ 蛋白的免疫共沉淀对 CDCA7 锌指结构域中 ICF3 相关的 arg274-to-cys(R274C; 609937.0001) 突变敏感。携带 ICF 相关 CDCA7 或 HELLS 突变的 HEK293 细胞具有细胞核增大、中心体扩增、染色体分离异常、增殖缺陷、非整倍体、细胞凋亡和 γ-H2AX(H2AFX; 601772) 积累。进一步分析表明,CDCA7和HELLS通过促进Ku80在DNA双链断裂位点的积累来参与C-NHEJ活性,并且在具有CDCA7或HELLS突变的细胞中Ku80的积累显着延迟和减弱。然而,由这些基因突变引起的 C-NHEJ 缺陷并不会引起卫星重复序列的 CG 低甲基化。
▼ 分子遗传学
Thijssen 等人在来自 4 个不相关家庭的 5 名患有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ICF3; 616910) 的患者中(2015) 在CDCA7 基因中发现了 4 个不同的纯合错义突变(609937.0001-609937.0004)。这些突变是通过纯合性作图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仅在 1 个家族中证实了突变的分离。所有突变均发生在保守的 C 端锌指结构域的残基处,但尚未对变体进行功能研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 CDCA7 基因的敲除导致着丝粒重复序列的 CpG 甲基化减少,与在患者细胞中观察到的情况类似。
▼ 动物模型
贵等人(2014) 发现斑马鱼中吗啉介导的 cdca7 敲除减少了 HSC 数量和造血内皮规范所需的细胞数量。
▼ 等位基因变异体(4 个选定示例):
.0001 免疫缺陷-中心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
CDCA7、ARG274CYS
Thijssen 等人在一名男性患者(A 家庭)中,由土耳其近亲结婚生,患有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ICF3;616910)(2015) 在CDCA7 基因的外显子8 中鉴定出纯合的c.820C-T 转换,导致保守的C 末端锌指结构域中的残基处的arg274 至cys(R274C)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纯合性作图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在 ExAC 数据库中未找到它。没有对该变体进行功能研究。患有该疾病的一个无关家族在同一残基上有不同的取代(R274H;609937.0004)。 Braegger 等人报告了该患者(1991)(患者 2)和 Kloeckener-Gruissem 等人(2005)。
.0002 免疫缺陷-中心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
CDCA7、GLY294VAL
Thijssen 等人在一名疑似近亲结婚父母所生的法国女孩中发现,患有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ICF3; 616910)(2015) 在 CDCA7 基因的外显子 8 中发现了纯合 c.881G-T 颠换,导致保守的 C 末端锌指结构域中的残基处出现 gly294 至 val(G294V)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纯合性作图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在 ExAC 数据库中未找到它。没有对该变体进行功能研究。
.0003 免疫缺陷-中心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
CDCA7、ARG304HIS
Thijssen 等人在一名法国女性中,由近亲父母出生,患有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ICF3; 616910)(2015) 在CDCA7 基因的外显子8 中鉴定出纯合的c.911G-A 转变,导致保守C 端锌指结构域中的残基处的arg304 到his(R304H)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纯合性作图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它在 ExAC 数据库中的出现频率较低(8.24 x 10(-06))。没有对该变体进行功能研究。
.0004 免疫缺陷-中心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
CDCA7、ARG274HIS
Thijssen 等人在 2 名同胞中,由近亲土耳其父母出生,患有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 3(ICF3; 616910)(2015) 在CDCA7 基因的外显子8 中鉴定出纯合的c.821G-A 转变,导致保守C 端锌指结构域中的残基处的arg274 到his(R274H)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纯合性作图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该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它在 ExAC 数据库中的出现频率较低(8.24 x 10(-06))。没有对该变体进行功能研究。一名患有该疾病的无关患者在同一残基上有不同的取代(R274C;609937.0001)。该家族的先证者被 de Greef 等人报告为患者 P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