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进行性肌阵挛,1B; EPM1B
有证据表明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1B(EPM1B) 是由 PRICKLE1 基因(608500) 的纯合突变引起。
有关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EPM1A(254800)。
▼ 临床特征
贝尔科维奇等人(2005) 报道了一个以色列阿拉伯家庭,其中 8 名成员患有早发性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癫痫发作年龄为 7.3 岁(范围为 5 至 10 岁)。 5 名患者出现肌阵挛性癫痫发作,1 名患者出现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2 名患者同时出现两种情况。在 4 例病例中,父母报告婴儿期行走迟缓,儿童期行走或跑步困难,与癫痫发作前的共济失调一致。阳光会使肌阵挛发作加剧。该疾病呈进展性,3 名患者只能坐轮椅。没有明显的进行性痴呆; 1 例患者脑 MRI 正常。该家族的临床表型与经典的 Unverricht-Lundborg 病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发病年龄较早且病程稍严重。
施特劳斯伯格等人(2005) 描述了一个以色列阿拉伯血缘家庭,其中 3 名同胞患有早发性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向上凝视麻痹、伸肌足底反射、轴突感觉神经病变和正常认知。 4 岁左右出现进行性共济失调。两名年龄较大的同胞,分别为 11 岁和 9 ,出现了光敏性肌阵挛和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最小的患者在 4 岁时尚未出现癫痫发作。所有患者的具体特征包括震颤、辨距困难、振动和位置感受损以及足底伸肌反应。遗传分析排除了已知的常染色体隐性共济失调基因座。
埃尔-尚蒂等人(2006) 报道了一个约旦近亲家庭,其中 4 名同胞在 15 个月大时出现步态共济失调,随后在 4 岁时出现细震,进展为粗动作震颤,并在大约 8 至 10 岁时出现失张力癫痫发作。脑部 MRI 未显示小脑发育不全的证据,认知功能也未受影响。癫痫发作和震颤对药物有反应。埃尔-尚蒂等人(2006)指出,没有一个患者有明显的肌阵挛发作,并得出结论,动作性震颤与四肢共济失调有关,而不是与动作性肌阵挛有关。震颤在疾病过程早期以精细运动开始,随着手接近目标而加剧,并在达到目标后持续几秒钟。然而,作者认为震颤可能由共济失调性震颤和动作性肌阵挛两部分组成。巴苏克等人(2008) 指出 El-Shanti 等人报告的受影响家庭成员(2006) 出现了进行性肌阵挛癫痫发作,并且一些患者还出现了向上凝视麻痹。
▼ 测绘
通过对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痫和共济失调的近亲家族进行纯合性作图,Berkovic 等人(2005) 鉴定出与 12 号染色体的连锁(标记 D12S1663 处的最大 lod 得分为 6.32)。单倍型分析将疾病位点(称为 EPM1B)缩小到 12 号染色体上由标记 D12S345 和 D12S1661 定义的 15 Mb 着丝粒周围区域。
通过对患有常染色体隐性共济失调和震颤的约旦家族进行连锁分析,El-Shanti 等人(2006) 发现与 12 号染色体连锁(多点最大对数值为 3.3)。单倍型分析描绘了 12 号染色体上最小的 18.67-cM(23-Mb) 着丝粒周围区域。
▼ 分子遗传学
Berkovic 等人报告的受影响家庭成员中(2005),施特劳斯伯格等人(2005) 和 El-Shanti 等人(2006),巴苏克等人(2008) 在 PRICKLE1 基因中发现了相同的纯合突变(R104Q; 608500.0001)。研究结果与创始人效应一致。
陶等人(2011) 在 2 名不相关的肌阵挛性癫痫患者中鉴定出 PRICKLE1 基因中的 2 种不同的杂合突变(分别为 R144H;608500.0002 和 Y472H;608500.0003)。一名患者患有轻度智力障碍,没有为另一名患者提供额外的临床信息。没有提供任何一位患者家属的信息。作者指出,纯合子(Bassuk et al., 2008)和杂合子突变均可导致癫痫发作,这表明存在剂量效应。陶等人(2011) 得出结论,PRICKLE 信号传导对于预防癫痫发作很重要,并提出了 2 个假设:(1) PRICKLE 影响细胞极性并有助于功能性神经网络的发育;(2) PRICKLE 影响钙信号传导,这可能在癫痫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被破坏,在癫痫发作发生中的作用。
▼ 动物模型
陶等人(2011) 证明斑马鱼、果蝇和小鼠中 Prickle 基因的破坏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和与癫痫发作一致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