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纤连蛋白沉积的肾小球病 2; GFND2
家族性肾小球肾炎,伴有纤连蛋白沉积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有证据表明纤连蛋白沉积肾小球病 2(GFND2) 是由染色体 2q35 上编码纤连蛋白 1(FN1; 135600) 的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纤连蛋白沉积肾小球病是一种遗传异质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特征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高血压,可导致 20 岁至 50 岁的终末期肾衰竭。病理检查显示肾小球增大,伴有系膜和内皮下纤维沉积,对纤连蛋白显示出强烈的免疫反应性(Castelletti 等,2008)。
有关 GFND 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137950。
▼ 临床特征
马祖科等人(1992) 描述了一对患有缓慢进展性肾病综合征的意大利母女。首次检测到蛋白尿的年龄分别为 25 岁和 11 岁。两名患者的肾活检显示相似的肾小球变化,包括系膜柄明显增宽、基底膜不规则增厚以及系膜和内皮下沉积物的存在。电子显微镜显示巨大的肾小球电子致密沉积物,含有 12 纳米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系膜和肾小球基底膜上有强烈的纤连蛋白染色。正如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所示,大多数肾小球纤连蛋白源自血浆。母亲的肾小球功能缓慢下降,第一次检查后 8 年进行的第二次活检显示肾小球变化几乎没有改变,与惰性进化一致。 Mazzucco 等人对母女俩的组织学结果进行了回顾(1992),斯特罗姆等人(1995) 指出沉积物本质上是颗粒状的,在系膜和内皮下空间中有一些 12 nm 的原纤维。在这个家庭的后续行动中,Castelletti 等人(2008)指出,53 岁的母亲肾功能中度下降,25 岁的女儿肾功能正常。母亲的一位姑妈因肾病去世,享年 37 岁。
阿斯曼等人(1995)报道了一对来自荷兰的受影响父子。父亲在 30 岁时发现了低度蛋白尿和高血压,儿子在 18 岁时发现了蛋白尿。两名患者的肾活检显示出一种独特形式的纤维性肾小球肾炎,其特征是肾内大量沉积均质的嗜酸性物质。系膜和内皮下区域。淀粉样蛋白染色呈阴性,免疫球蛋白染色呈微弱。然而,该材料对血浆来源的纤连蛋白染色强烈。电镜显示系膜和内皮下沉积物由不规则排列的纤维或直径10至12 nm的微管组成。两名患者的疾病均呈惰性病程,几乎没有肾功能恶化。阿斯曼等人(1995) 得出结论,伴有大量纤连蛋白沉积的纤维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肾小球肾炎。
新美等人(2002) 报道了一名 3 岁日本男孩患有蛋白尿、镜下血尿和高血压。肾功能完好,但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增大,外周环和系膜中有颗粒状纤连蛋白沉积。没有免疫沉积物,也没有全身性疾病的证据。随后发现其他十二名家庭成员有轻度血尿或蛋白尿,但没有进行活检。先证者的肾功能在 7 年的随访期间得以保留。
▼ 遗传
Strom 等人审查的 6 个受影响的家庭支持 GFND2 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5)。其中 4 个家庭有 2 代人受影响,其中 1 个家庭有 1 名父亲和 4 名儿子。
▼ 测绘
Strom 等人首次报道了一个意大利大家族与 GFND2 的连锁分析(1995),卡斯特莱蒂等人(2008) 发现与染色体 2q34 上的 FN1 基因连锁(标记 D2S128 和 D2S2361 的 2 点 Z-max = 3.084)。连锁被排除在 1q32 上的 GFND1 基因座之外。
▼ 分子遗传学
Castelletti 等人在来自 6 个不相关家庭的 GFND2 受影响个体中(2008) 鉴定了 FN1 基因的杂合突变(135600.0001-135600.0003)。 Mazzucco 等人此前曾报道过其中四个家庭(1992),斯特罗姆等人(1995),阿斯曼等人(1995)和 Niimi 等人(2002)。尽管 3 个家族具有相同的突变,但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创始人效应。 15 个受影响的家庭中有 6 个(40%) 被发现存在 FN1 突变,表明存在遗传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