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型耳腭指综合症; OPD1

肿瘤内皮标志物 1; TEM1
内皮唾液酸蛋白

OPD I 综合征
OPD综合症1

此条目中涉及的其他实体:
耳腭指频谱紊乱,包括
额腭指骨发育不良,包括

I 型耳腭指综合征(OPD1) 是由染色体 Xq28 上编码细丝蛋白 A(FLNA; 300017) 的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引起的。

▼ 说明

耳腭指综合征 1 是由 FLNA 基因突变引起的 4 种耳腭指综合征之一。这些疾病包括额干骺端发育不良(FMD1;305620)、耳腭指综合征-2(OPD2;304120)和梅尔尼克-针综合征(MNS;309350),构成了一个表型谱。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患有 OPD1 的男性患有腭裂和轻度骨骼异常,以及由听骨异常引起的传导性耳聋。 FMD 的特点是全身骨骼发育不良、耳聋和泌尿生殖系统缺陷。患有 OPD2 的男性除了后脑、心脏、肠道和肾脏的多种畸形外,还存在致残性骨骼异常,这些畸形经常导致围产期死亡。最严重的表型 MNS 的特征是杂合子中骨骼发育不良。受影响的男性表现出与 OPD2 个体相似的严重畸形,导致产前死亡或生命最初几个月死亡(Robertson 评论,2005)。维洛斯等人(2000) 认为这些疾病构成一个单一的实体,他们将其称为“额牙腭指骨发育不良”。

▼ 临床特征

杜丁等人(1967) 描述了 3 名男性同胞患有传导性耳聋、腭裂、特征性面容和全身性骨发育不良。宽阔的鼻根使患者看起来像是拳击手。脚趾间距较宽,类似于树蛙的脚。无法区分X连锁和常染色体遗传。 Langer(1967) 对同一患者进行了 X 线检查(Taybi(1962)报道的男性患者可能患有这种病症。)传导性听力损失、拇指和大脚趾有些宽、指甲短、无名指弯曲、桡骨头脱位、漏斗胸和轻度侏儒症还具有特色。第二掌骨和跖骨基部的次级骨化中心是其特征。

Turner(1970) 观察到受影响的同父异母兄弟有不同的父亲,因此支持 X 连锁遗传。 Weinstein 和 Cohen(1966) 认为存在 X 连锁形式的腭裂。受影响的男性和携带者女性表现出距离过远和额叶正中突出。通过 5 名可能是杂合的雌性相连的 3 个同胞中的 4 名雄性受到影响。 Gorlin(1967) 认为这个家庭的病症是 OPD 综合征。手和脚的 X 射线变化是一致的(Gorlin,1971)。加尔等人(1972)和波兹南斯基等人(1974) 证明了手和脚的 X 光照片中的杂合子变化。

Pazzaglia 和 Beluffi(1986) 描述了一个有 4 代人受影响的家庭。 1 名患者出现严重脊柱侧凸,这一特征显然以前在 OPD 综合征中没有报道过。同样在这个家庭中,没有耳聋或腭裂的人。另一方面,许多骨骼发现被认为是有特征的。该谱系与 X 连锁遗传一致,在女性中具有可变和中间表达。

罗森鲍姆等人(1986) 描述了一个有受影响的母亲、儿子和女儿的家庭;只有男性的表达才完整。母亲与她的丈夫是堂兄妹。另一对夫妇是该男子及其妻子的堂兄弟姐妹,他们的 3 个孩子被认为患有拉森综合征(245600),表现为先天性髋部和膝盖脱位,并伴有面部扁平。

勒马雷克等人(1988)描述了一个有5代人受影响的家庭。他们认为这种疾病被 Fitch 等人称为 OPD II(304120)(1983)可能是等位基因。

Kozlowski(1993) 指出,OPD I 中典型的是第二掌骨和第五跖骨较长。腕外骨的发生与 Larsen 综合征相同,特别是肘部的典型变化,尤其是尺骨近端的窝加深。 Kozlowski(1993) 强调,OPD I 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骨发育不良,可能有非常微妙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可能会被忽视,直到在受影响更严重的家庭成员中发现这种疾病。另一方面,OPD II 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Gorlin(1993) 指出智力低下不是 OPD I 的特征。

维洛斯等人(2000)报道了一例轻度 OPD2 病例、一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和某些额干骺发育不良表现的 OPD2 重度病例、一例与 Melnick-Needles 综合征相似的致命 OPD2 病例,以及 3 名不相关的男孩,其母亲患有以下疾病: MNS(1 例为严重形式,1 例为致命形式,以及 1 例流产胎儿)。他们回顾了这些疾病和 OPD1 的特征,并提出这些疾病构成一个单一的实体,他们称之为“额耳腭指骨发育不良”。维洛斯等人(2000) 还讨论了与类似综合征的关系,例如尤尼斯-瓦龙综合征(216340)、III 型致骨质增生(108721) 和飞去来器发育不良(112310)。

莫拉瓦等人(2003) 描述了 2 个家庭,其中男性和女性均表现出与严重进行性脊柱侧凸相关的 FMD 面部和骨骼特征。一些人还患有听力损失和泌尿生殖系统异常,导致 Morava 等人(2003)表明这些是 Verloes 等人描述的额齿腭指骨发育不良的例子(2000)。

▼ 测绘

在对患有 OPD1 的 3 代家庭的研究中,Hoo 等人(1991)和霍尔等人(1992) 发现了与 X 染色体远端长臂上的 DNA 标记连锁的暗示。 Biancalana 等人对另一个家庭的研究(1991) 排除了与 Xq26 区域的联系,并为 OPD1 基因与 Xq28 的定位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据报道,综合对数值为 3.19。

罗伯逊等人(2001) 发现更严重、经常致死的表型(称为 OPD2)与 OPD1 基因座定位的远端 Xq28 的同一区域存在关联。这为 OPD1 和 OPD2 之间的等位性提供了支持。此外,还可以将疾病间隔的大小减少到 1.8 至 2.1 Mb。他们证明,OPD2 的女性携带者表现出与高风险单倍型分离的倾斜失活,并且可能与她们表现出的疾病特征的严重程度成反比。

▼ 分子遗传学

罗伯逊等人(2003) 证明 OPD1 是由编码细丝蛋白 A 的基因中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引起的(FLNA; 300017)。他们还证明了 OPD2 中的 FLNA 突变。

Hidalgo-Bravo 等人在一名患有 OPD1 的 26 岁墨西哥女性中(2005) 鉴定了 FLNA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300017.0020)。该患者具有 OPD1 的显着特征,包括腭裂;注意到 X 失活模式对母体等位基因极度倾斜。

罗伯逊等人(2006) 在 2 位患有 OPD1 的兄弟中发现了 FLNA 基因(300017.0009) 的突变。在母亲的白细胞中未发现该突变,表明存在种系嵌合现象。作者强调了这一发现对于遗传咨询的重要性。

Stefanova 等人在 6 名患有颅骨骨质增生和 4 代家系中各种骨骼异常的女性中进行了研究(2005) 鉴定了 FLNA 基因缺失的杂合性(300017.0016)。受影响女性的表型类似于 FMD,与 OPD1 和 OPD2 有一些重叠,但没有 MNS 特有的体征。然而,男性患有严重的骨外畸形并早逝,因此与 OPD2 和 MNS 重叠。斯特凡诺娃等人(2005) 的结论是,该家族的疾病最好被描述为连接 FMD 和 OPD2 表型的中间 OPD 谱表型。

曾克等人(2006) 描述了一名患有 FMD 和 OPD1 表现的女孩的 FLNA 基因(300017.0022) 的从头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