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27B; IMD27B
免疫缺陷 27B、分枝杆菌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IFNGR1 缺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有证据表明免疫缺陷 27B(IMD27B)(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由染色体 6q23 上的 IFNGR1 基因(107470) 杂合突变引起的。
免疫缺陷-27A(IMD27A;209950)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等位基因。
▼ 说明
免疫缺陷 27B 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IFNGR1 缺陷引起。患有 AD IFNGR1 缺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的、中度严重的环境分枝杆菌或卡介苗(BCG) 感染。与完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IFNGR1 缺陷(IMD27A) 的患者相比,来自 AD IFNGR1 缺陷的患者的细胞在体外显示出对 IFNG 的残留反应,表明 IFNGR1 的缺陷是部分的。 AD IFNGR1 缺乏症的临床特征通常比完全 AR IFNGR1 缺乏症儿童的临床特征轻,并且分枝杆菌感染通常发生较晚(平均年龄为 13.4 岁 vs 1.3 岁),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期更长。在 AD IFNGR1 缺陷的患者中,鸟分枝杆菌往往会引起单灶性或多灶性骨髓炎。大约 5% 的 AR 或 AD IFNGR1 缺陷患者存在沙门氏菌病,并且在单个患者中报告了其他感染(Al-Muhsen 和 Casanova 综述,2008)。
▼ 临床特征
Heyne(1976) 描述了一对兄妹在新生儿期接种后出现全身卡介苗感染的情况。该男孩后来患有肠道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骨髓炎和“肠假结核病”。推测巨噬细胞存在缺陷。
霍兰德等人(2017) 报道了一名 13 个月大的女孩和她 33 岁的母亲患有 AD 杂合 IFNGR1 缺陷并遗传了 M. genavense 感染。母亲还患有进行性骨髓炎。女孩最初出现肺炎,母亲出现臀部疼痛。
▼ 分子遗传学
Heyne(2002) 指出 Heyne(1976) 报道的该家族后来被 Jouanguy 等人报道为 C 家族(1999),具有部分 IFNGR1 缺陷和 IFNGR1 基因中 4 个核苷酸缺失的常染色体显性形式(107470.0006)。
▼ 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多尔曼等人(2004) 使用全球患者队列比较了隐性和显性 IFNGR1 缺陷的临床特征。他们通过病史以及遗传和免疫学研究对患者进行了评估。隐性缺陷,多尔曼等人(2004) 在 22 名患者中发现,导致细胞对 IFNG 的反应完全丧失,并且表面 IFNGR1 表达缺失。他们在 38 名患者中发现了显性缺陷,通常是由于细胞质结构域截短导致无功能的 IFNGR1 蛋白积累,这些蛋白可能阻碍野生型等位基因编码的分子的功能,从而导致对 IFNG 的反应性减弱但并非不存在。尽管临床表型相关,但 Dorman 等人(2004) 发现隐性形式的患者发病年龄较早(3 岁 vs 13 岁),分枝杆菌疾病发作次数较多(每 100 人年观察 19 例 vs 8 例),分枝杆菌疾病更严重(涉及 4 个器官 vs 2 个器官) )、更短的平均无病间隔(1.6 年 vs 7.2 年)以及更低的 Kaplan-Meier 生存概率。隐性患者也更容易因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而患病。然而,具有显性突变的患者更有可能患有鸟分枝杆菌复合型骨髓炎,并且只有显性突变的患者才会出现骨髓炎,而没有其他器官受累。多尔曼等人(2004) 得出结论,IFNGR1 基因型、临床疾病特征和细胞对 IFNG 的反应性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他们认为,IFNG 产生、信号传导或相关途径的细微缺陷可能导致由有毒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
▼ 发病机制
詹森等人(2002) 研究了来自 3 个不相关家庭的 8 名患者的巨噬细胞和 T 细胞功能,这些患者由于 818del4 突变杂合性而导致部分 IFNGR1 缺陷(107470.0006)。他们发现,响应 IFNG 刺激,TNF(191160) 的产生正常,但 IL12(参见 161560) 的产生和 CD64(FCGR1A; 146760) 的上调强烈减少,并且巨噬细胞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或弓形虫的杀伤作用被完全消除。临床上,患者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和沙门氏菌,但没有感染弓形虫,尽管 8 名患者中有 6 人有接触过弓形虫的血清学证据。对对照和患者巨噬细胞的进一步研究表明,IFNG 诱导的弓形虫杀伤部分是由 TNF 介导的,而 IFNG 诱导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杀伤似乎不依赖于 TNF。詹森等人(2002) 提出,TNF 在 IFNG 诱导杀死细胞内病原体弓形虫、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不同作用可以解释部分 IFNGR1 缺陷的患者对这些生物体的选择性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