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OSHI 肌营养不良症 3; MMD3

三好肌病3

Miyoshi 肌营养不良症 3(MMD3) 是由染色体 11p14 上的 ANO5 基因(608662) 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2L(LGMD2L;611307)也是由 ANO5 基因突变引起的。

有关三好肌营养不良症的一般表型描述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MMD1(254130)。

▼ 临床特征

林森等人(1998) 报道了一个患有 Miyoshi 肌病的荷兰家庭,该病并非由 Dysferlin 突变(DYSF; 603009) 引起,且与 10 号染色体上的 MMD2 基因座(613318) 无关。发病年龄为 39 至 51 ,出现的症状是无力由于下肢远端肌肉不对称无力而踮起脚尖。

贾斯瓦尔等人(2007) 报道了 2 名芬兰兄弟患有三好肌病。这位 41 岁的先证者自 20 岁起就报告小腿肌肉不适。二十多岁的时候,他跑步就有困难,30岁以后就无法跑步了,行走时步态摇摇晃晃。体格检查可见小腿肌肉轻度无力,趾短伸肌肥大,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MRI 显示受影响肌肉的脂肪浸润。他46岁的兄弟临床上无症状,但血清肌酸激酶升高,MRI显示下肢远端肌肉脂肪浸润。

Penttila 等人在 16 名男性患者中,大多数是芬兰裔,具有隐性 ANO5 突变(2012) 发现只有 3 人有与三好肌病一致的下肢远端无力。一名患者出现下肢近端和远端无力。其余患者的近端肌无力与 LGMD2L 表型更为一致。没有特定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临床变异性

彭蒂拉等人(2012) 观察到,具有 ANO5 突变的女性患者的表型始终比具有类似突变的男性更温和。在一个由 25 名突变携带者组成的队列中,包括 9 名女性和 16 名男性,其中大多数是芬兰人,尽管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并且肌肉活检样本中发现肌病,但没有一名女性出现临床可检测到的肌无力。与男性相比,他们的 MRI 脂肪退行性变化也较轻,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也较轻。女性表现为肌痛、运动不耐受、小腿肥大或孤立性高肌酸激酶血症。即使在同一家庭的同胞中,这些性别差异也很明显,并且没有特定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 测绘

通过 Linssen 等人报道的 2 个 Miyoshi 肌病家族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1998) 和 Jaiswal 等人(2007),博尔杜克等人(2010) 在染色体 11p14.3-cen 上 rs722490 和 rs509244 之间发现了一个名为 MMD3 的新基因座的连锁,累积 lod 得分大于 2.5。该位点与 LGMD2L 候选区域重叠。

▼ 分子遗传学

在患有 MMD3 的荷兰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Linssen 等人,1998),Bolduc 等人(2010) 鉴定出 ANO5 基因中的纯合突变(191dupA; 608662.0004)。两个患有三好肌病的芬兰兄弟(Jaiswal 等,2007)被发现在 ANO5 基因(R758C;608662.0006)中的另一个突变是纯合的。在 LGMD2L(611307) 家族的杂合状态下也观察到 191dupA 突变,证实这两种疾病是等位基因。患者肌肉活检的电子显微镜显示肌膜破裂,Bolduc 等人(2010) 假设膜修复存在缺陷。

▼ 发病机制

贾斯瓦尔等人(2007) 发现来自 2 名患有 Miyoshi 肌营养不良症 3 型芬兰兄弟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表现出膜修复缺陷。然而,细胞表现出正常的钙触发溶酶体胞吐作用,这被认为是膜伤口修复的一种机制,表明必须涉及另一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