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小板减少症,孤立的,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MACTHC1
有证据表明常染色体显性分离性巨血小板减少症 1(MACTHC1) 是由染色体 20q13.3 上 TUBB1 基因(612901)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常染色体显性分离性巨血小板减少症 1(MACTHC1) 的特征是发现血小板数量低和异常大且形状不规则的血小板。受影响的个体出血次数没有增加,血小板功能正常;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是实验室偶然发现的(Kunishima et al., 2009)。
孤立性巨血小板减少症的遗传异质性
另请参见 MACTHC2(619840),由染色体 22q11 上的 TUBA8 基因(605742) 突变引起。
▼ 临床特征
国岛等人(2009) 报道了一名日本男孩偶然发现患有血小板减少症(40-60 x 10(9) 血小板)。外周血涂片显示明显的巨型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活检显示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正常。患者的母亲也患有巨血小板减少症。先证者培养的成熟巨核细胞显示出大且不规则的泡突出,表明巨核细胞破碎和大血小板释放受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症是由外周破坏引起的,而不是血小板生成不足。
▼ 遗传
Kunishima 等人报道的 MACTHC1 在家族中的遗传模式(2009)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弗雷森等人(2005) 在 33 名不相关的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有 8 名(24.2%) 在 TUBB1 基因中发现了杂合性 gln43-to-pro(Q43P) SNP。然而,由于这 8 个家族的遗传更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且没有发现其他 TUBB1 变异,因此尚不清楚该 SNP 对表型的贡献有多大。这种变化与其他因素一起可能导致巨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Kunishima 等人在一名患有巨血小板减少症的日本男孩和他的母亲中(2009) 鉴定了 TUBB1 基因中的杂合突变(R318W; 612901.0001)。
关联待确认
有关孤立性巨血小板减少症与 TUBA4A 基因变异之间可能关联的讨论,请参见 191110.0007。
▼ 动物模型
骑士查理王小猎犬有很高的遗传性巨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戴维斯等人(2008) 发现犬 Tubb1 基因中的 asp249 到 asn(D249N) 突变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研究表明存在血小板微管,但很可能不稳定且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