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毒症
肌肽酶缺乏症
细胞遗传学位置:18q21.3 基因组坐标(GRCh38):18:56,200,001-63,900,000
▼ 临床特征
佩里等人(1967) 描述了两名没有血缘关系的儿童患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严重的精神缺陷和肌阵挛癫痫发作。即使饮食中排除了所有二肽来源,两者都会通过尿液排出肌肽(参见 609064)。两人的脑脊液中高肌肽浓度异常高。当喂食鹅丝氨酸时,孩子们会通过尿液排出鹅丝氨酸,但不会排出其水解产物甲基组氨酸。佩里等人(1967) 表明其中一个,或许两者,都存在肌肽酶(见 609064)活性缺陷。其中一个孩子有德国和荷兰血统,是表亲父母的后代。另一个孩子有中国血统。
佩里等人(1968)发现正常人血清中将二肽肌肽和鹅肌肽水解成其组成氨基酸的酶在这两名患者中几乎不存在。没有对父母的酶水平发表评论。肌肽是丙氨酸和组氨酸的二肽。
斯克里弗等人(1968)评论了高β-肌肽血症和苯丙酮尿症发生的精神发育迟滞之间的可能关系(261600)。
Heeswijk 等人报告的受影响的荷兰儿童的案例(1969),父母是近亲结婚,并且血清肌肽酶活性降低。
Terplan 和 Cares(1972) 报道了另一个患有这种罕见异常的家庭。两名分别为 7 岁和 4 岁的兄弟去世了。一位6岁的妹妹身体正常,但出现了化学变化。父母的肌肽酶活性较低。对年长男孩的尸检显示,他有严重的轴突变性,有许多“球状体”。灰质、脱髓鞘、纤维化和浦肯野纤维损失。
威利等人(1997)报道了一名患有肌张力减退、发育迟缓和震颤的 30 个月大女孩的病例,尽管她摄入了名义数量的肉,但仍分泌大量肌肽和鹅氨酸。严格的无肉饮食改善了这些异常现象,但并没有消除。发现血清肌肽酶活性极低。
▼ 细胞遗传学
威利等人(1997) 在他们的肌肽酶缺乏症患者中发现了 18 号染色体的末端缺失,并在 q21.3 处出现断点。
▼ 遗传
威利等人(1997) 发现他们的肌肽酶缺乏症患者的父母都没有表现出 18 号染色体缺失,这表明它是在患者或父母的生殖细胞中从头产生的。分子研究表明,患者的父本 18 号染色体被删除。患者父亲的尿肌肽排泄和血清肌肽酶活性正常。另一方面,母亲的肌肽酶活性较低。患者的兄弟表现出中度高肌酸尿症和中等酶活性,与携带者状态一致。总的来说,这些发现向 Willi 等人提出了建议(1997) 认为肌肽酶的基因座位于 18 号染色体的远端长臂上,并且它们被认为与这种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不寻常的遗传机制一致。威利等人(1997) 得出的结论是,该患者可能是半合子缺陷,从她的母亲那里获得了缺陷等位基因,并且由于染色体缺失,没有从她的父亲那里获得等位基因。